孙婉:孙中山之女,结两次婚生四子,母子离别60年终没见一面

孙中山有两个女儿,大女儿19岁因病去世,小女儿孙婉后来由哥哥做媒,嫁给了戴恩赛。两人婚后感情很好,生了一儿一女。孙中山的外孙们自然姓戴,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人都不知道,孙中山还有两个姓王的外孙。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要从孙婉第一段不幸的婚姻说起。看了她的故事,我算明白,婚姻里所谓的婆媳问题,夫妻问题,门第观念问题,是不分人家的,即便是孙中山的女儿,依然不能免俗。


下面就详细讲讲她的故事。


孙婉:孙中山之女,结两次婚生四子,母子离别60年终没见一面

孙婉1896年11月12日在檀香山出生,跟她父亲孙中山的生日是同一天,她之所以出生在檀香山,是因为父亲反清革命失败,被清政府四处搜捕,她母亲便来到檀香山投靠大伯。她在那里出生、成长,直到大伯因为支持父亲导致农场破产,11岁的她,便跟母亲姐姐随大伯奶奶来到香港谋生。


在檀香山,他们一家的生活是比较有保障的,但是大伯破产到香港谋生,日子就变得非常难了。三年后,她奶奶去世,大伯和母亲连买棺材的钱都拿不出,也可见生活的困难。


奶奶去世后,母亲便带着她和姐姐跟父亲团聚,然而才团聚几个月,父亲便被南洋驱逐出境,父亲离开,母女三人的生活没有了着落,生活全靠别人救济过活,但是当救济的人自身都难保的时候,那就没有办法顾得上她们了,所以她们母女的生活是非常窘困的。


这在孙中山给友人的信里也能看出一二。

“...自弟离榔之后,两女读书,家人多病,医药之费,常有不给...常有过期收不齐者,此亦长贫难顾之实情也。”


孙婉:孙中山之女,结两次婚生四子,母子离别60年终没见一面

兄妹三人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她和母亲来到南京,她和姐姐经常陪在父亲身边,后面父亲辞去总统,她便跟哥哥姐姐一起去了美国读书。这年她16岁。说起来,到这里为止,孙婉随家人四处漂泊,颠沛流离的日子好像终于安定了下来。


到美国的第二年,她姐姐因病去世,父亲想到小女儿在美国读书,身边没有人照顾,就托熟人对女儿多加关照。这个人就是王伯秋。


王伯秋比孙婉大12岁,湖南人,出身官宦之家,早几年留学日本的时候,加入了同盟会,人上进有学识,孙中山对他很是赏识。日本的学业完成之后,来到美国,在哈佛大学读书。


孙中山也没有想到,孙婉跟王伯秋你来我往一段时间后,竟谈起了恋爱,他也不知道,女儿竟没有经他同意就跟王伯秋结了婚。但是,当孙中山知道这事后,并没有意见,因为王伯秋也确实很优秀。这么看的话,这月老就是孙中山自己。


孙婉跟王伯秋婚后感情很好,不久他们的女儿便出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两人带着不满三岁的女儿踏上了回国的邮船,在这艘船上,孙婉生下了第二个孩子。

孙婉:孙中山之女,结两次婚生四子,母子离别60年终没见一面

两人感情好,两人都想回国跟家人团聚,但是两人却绕道去了日本,这是为什么?


其实,王伯秋家里有个老婆,是他15岁的时候,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的。妻子还给他生了一儿一女。两人绕道日本,是因为两人结婚,王伯秋的母亲完全不知情,他妻子也不知情。


虽说王伯秋的第一个妻子是封建婚姻的结果,但是这个女人自从嫁到王家,是非常称职的妻子、儿媳妇,人很贤惠,跟王伯秋母亲的关系处的很好。再者,王伯秋的父亲在他结婚没多久便去世了,母亲带着他和6个弟弟妹妹的生活,非常不容易。这么多年,他在外求学,一家大小事务多亏了这个妻子帮着母亲张罗。


如今,他担心母亲会不接纳孙婉。所以,他们决定先到日本,然后给家里写信,试着说服家人接受这件事。


孙婉:孙中山之女,结两次婚生四子,母子离别60年终没见一面

结果,当他母亲接到信时,他儿子刚因病去世,原配妻子悲痛欲绝,他母亲便不忍心把这事告之,也没有把孩子夭折的事告诉他。但是,就他在外面结婚生子这件事是很不满的,要他赶紧回国。


王伯秋只好跟孙婉先回国,孙婉和两个孩子住在上海哥哥家里,王伯秋赶回南京见母亲。临走的时候,他让孙婉等她好消息。


然而,等王伯秋回家,他母亲坚决反对他和孙婉的结合。其实也不难理解,他们家是清朝官宦之家,辛亥革命才过去没几年,人的思想,尤其是像他母亲这样的老封建人物,思想的转变是很难的。再者,如果让孙婉过门,他就得跟原配离婚,而原配这么多年来,贤惠孝顺,从哪说都对得起他们王家。所以,他母亲一听说要跟原配离婚,就非常生气,也绝不同意。


这事就卡在这了。


孙婉:孙中山之女,结两次婚生四子,母子离别60年终没见一面

那孙婉知道王伯秋的家里情况吗?她是知道的,她也不在乎名分,就只想跟王伯秋一起生活。然而,作为孙中山的女儿,她不在意,孙中山在意,孙中山娶宋庆龄,就是先跟她母亲办了离婚手续的。


孙中山了解这事后,就提出,如果王伯秋不离婚,他就不同意这门婚事。


两家家长都有自己的坚持,孙婉和王伯秋该怎么解决呢?当然更重要的是,对王伯秋来说,他该怎么选择?


王伯秋选择了 听母命。


那孙婉和两个孩子要怎么办?孙婉这年才23岁。不得不说,王伯秋和他母亲的一顿操作真的很绝。


孙婉:孙中山之女,结两次婚生四子,母子离别60年终没见一面

王伯秋自知愧对孙婉和孩子,他就当起了缩头乌龟,他做出的决定一个字也没跟孙婉说。孙婉在上海等啊等,等来的是王伯秋的弟弟。他弟弟来干嘛呢?来要孩子。


他母亲觉得孙婉这俩孩子是他们王家的骨血,要认祖归宗的。他弟弟上门被孙婉哥哥拒之门外,就想了一招,写信给孙婉,哄骗孙婉说,


“老太太想看看两个孩子,叫我到上海带他们去南京。如果老太太高兴了,就会同意你去南京和哥哥团聚的。”


“我先带姐弟俩回去,让老太太看看,她心里欢喜了,就会接受你。你放心好了。”


此时,女儿三岁,儿子才几个月,孙婉不舍,但还是同意了。


孙婉怎么也没想到,这一分开,她跟女儿的再见中间隔了50多年,而儿子,此生再也没见。


孩子被带走后,孙婉还在翘首以盼,几乎每天都给丈夫写信,她说,“我等您三年,希望您能回心转意,回到我的身边”,她等着丈夫来接她一家团聚。然而,她的希望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点消失了,因为刚开始王伯秋还会回信,还会解释,慢慢地没了任何音信。孙婉带着受伤的心,去了澳门找母亲。


孙婉:孙中山之女,结两次婚生四子,母子离别60年终没见一面

25岁的时候,哥哥给她寻了一门婚事,对方叫戴恩赛,广东人,比她大两三岁,是个很有学识也很有能力的年轻人,他们在澳门举办了婚礼。戴恩赛对她很好,婚后她生了一儿一女,由父亲分别赐名成功、永丰。


尽管已经再婚,尽管家庭幸福,又有了两个孩子,但是身为一个母亲,怎么可能会不挂念另外两个孩子呢,他们过得怎么样?他们生活得好吗?


1929年,戴恩赛要去巴西工作,孙婉同行。走之前,她给王伯秋写信说,


“我们虽然离异了,但孩子仍是我们的亲生骨肉,我很想念他们。现在,我将随丈夫去巴西,我希望在出国前能看看两个孩子……”


两人约定了见面时间和地点。然而,王伯秋的母亲反对孙婉见孩子

,担心孙婉是借口要带走孩子,最后见面的是王伯秋夫妇和孙婉夫妇,孙婉到底是没见到孩子。


她握着王伯秋妻子的手说,“你是个贤妻良母,我把两个孩子都托付给你了。”


孙婉:孙中山之女,结两次婚生四子,母子离别60年终没见一面

孙婉的这双儿女在王家倒没受过什么委屈,因为王伯秋的母亲和妻子都很喜欢他们,

孙婉的儿子是在1942年从王伯秋弟弟那得知真相的,抗战胜利后,王伯秋的妻子跟她儿子说了真相,但是却说她已经不在人世。


孙婉儿子信以为真,很是伤心,但事实是,孙婉在1949年和丈夫搬居去了澳门,这谎话是为了断了他找生母的想法。


孙婉的女儿后来去了台湾,60年代中期,她女儿得知母亲还健在,便在帮助下,双方取得了联系,后来他们在香港见了一面。这时,她女儿54岁,她也已74岁高龄了。


母女俩见面,抱头痛哭。

“王家待你好不好?”

“很好!否则我今天不可能来看你了。”


“当年你和父亲很浪漫,你恨不恨我父亲?”

“你父亲是个很好很好的人,当初我们十分恩爱。”

“你现在还想我爸爸吗?”

孙婉听了笑笑

“那你恨不恨我祖母?”

“我不恨她,你祖母很精明,她当时那么做,也是没办法。”

“不过,我对你外祖父有意见。”


母女俩在香港相处三个月后,孙婉女儿说,“我感到我妈妈很可怜”。因为国内时局紧张,孙婉没能等到儿子的到来。


孙婉:孙中山之女,结两次婚生四子,母子离别60年终没见一面

1979年,孙婉托人特意到上海带回儿子的照片。之后,孙婉托人跟儿子约定暑假在香港见面。看着儿子的照片,孙婉感慨说,“老了,老了,分手时他才几个月,现在成老头了。”“快了,快了,我马上可以见到儿子了!”


可惜的是,这年6月10日孙婉因病去世,享年84岁。孙婉跟儿子分别60年,终是没能见上一面。


孙婉这一生,结了两次婚,生了四个孩子,跟戴恩赛的一双儿女,儿子早在1952年便因病去世,女儿终生未嫁。跟王伯秋的一双儿女,母子分离那么多年,最后都没见上儿子一面,让人觉得很是遗憾。


看孙婉第一段婚姻故事,虽然她从没有记恨过王伯秋,也不恨王家的人,但是从我这个旁观者来说,我觉得王家做事还挺绝的,我为她最后没能见到儿子一面感到心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