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2020的討論,釐清了2021數字中臺的走向

整個2020的討論,釐清了2021數字中臺的走向

在整個2020年,“數字中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2020年,Gartner首次把“中臺架構”和“數據中臺”列入了中國ICT技術成熟度曲線;“數據中臺”“業務中臺”入選了國資委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通知》;“數字中臺”進入了中國信通院《雲計算發展白皮書(2020)》;艾媒諮詢、愛分析等分析機構紛紛發佈了“數字中臺”“數據中臺”等相關市場研究報告。

與2015年阿里巴巴推出“中臺”概念時相比,到2020年在全社會範圍內實施的中臺項目已經進入規模化落地的階段:地產、汽車、食品、家電、3C、酒飲、服飾、日化、藥業等一批企業實施或推進了中臺項目。已經落地了近百個中臺項目的雲徙科技,自2019年推出《中臺戰略》一書後,再次於2020年推出《中臺實踐》一書,詳細披露了地產、汽車、直銷、零售、渠道等行業和領域的中臺實踐。此外,還有多家企業或機構推出了詳細的中臺實踐。

究竟什麼是中臺?什麼是業務中臺?什麼是數據中臺?中臺與傳統ERP、CRM等企業信息化系統,有何本質上的不同?這些經過2020年一整年的業界大討論,已經理出了一個比較清晰的結論框架——以阿里巴巴和雲徙科技為代表的數字中臺(業務中臺+數據中臺),代表了移動和雲計算時代面向消費者的新一代企業級技術,是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大國和第一大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大國的場景之下而誕生的下一代企業管理軟件。

消費主導型經濟催生數字中臺

當今世界經濟正從產品主導向消費主導轉型,而作為消費大國的中國也在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投資和出口主導向消費主導的戰略性轉變。2019年,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率57.8%,拉動GDP增長3.5個百分點,連續6年成為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而2019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首次超過40萬億,僅次於美國而成為世界第二消費大國。以“互聯網+零售”為代表的線上零售以及線上線下融合,正在成為引領中國國內大循環的重要動力。

在傳統的產品主導型經濟下,誕生了ERP、CRM等工業經濟下的企業管理軟件。產品主導即意味著市場供小於求,產品的設計、生產、製造等由廠商主導,由此而奠定了世界工業革命以來長達百年的層級化企業組織結構。而ERP、CRM等企業管理軟件,則是適配於產品型經濟的軟件模式。消費主導則意味著市場供大於求,消費者開始主導產品的設計甚至生產製造與流通,特別是電商等新零售的出現更導致了多樣的前端零售場景,企業組織架構演進到以中臺為主的扁平化架構。

數字中臺是消費主導型經濟下的新一代企業管理軟件。阿里巴巴在2015年提出了“中臺”的概念,實際上就是當零售場景從一個電商APP擴展到多個電商APP以及後來的直播電商、小程序電商、線上線下融合零售等多個多種類零售場景,由此而引發了零售企業IT架構和組織架構的深刻變革,同時也引發了產業鏈上相關物流、製造、渠道等企業的架構變革。阿里巴巴在2015年提出的中臺,即指將共享的電商業務模塊和組織能力沉澱到中臺,以供快速開發新電商APP之用,早在2010年的時候阿里巴巴就基於可複用的共享模塊在1個半月內推出了“聚划算”,引發了業界對中臺架構的關注。

2020疫情引發了大規模的無接觸式經濟,進一步導致線下零售向各種線上零售場景的加速過渡,即使疫情過後也將深刻影響線下消費向線上消費的消費習慣大遷移。因此數字中臺在2020年受到全社會的關注,特別是首次進入Gartner的中國ICT技術成熟度曲線,就是受消費經濟和無接觸式經濟雙重推動的結果。

數字中臺都解決了哪些問題?

源於阿里等電商與互聯網技術的數字中臺,經過自2010年以來的發展,目前已發展為業務中臺、數據中臺以及承載業務中臺及數據中臺的技術平臺,主要解決了碎片化消費場景和消費者數據的管理以及消費者和用戶運營的問題。這實際上源自2003年阿里巴巴將1688、淘寶和天貓的用戶管理,獨立抽象出一個“用戶中心”進行統一管理,此後阿里集團所有應用的用戶管理也都基於統一的“用戶中心”而不再各自單獨開發,這就是業務中臺的起源。今天,阿里巴巴上萬個應用都在調用一個統一的用戶中心。

雲徙科技是最早將阿里巴巴中臺技術進行產品化及對外輸出的阿里雲合作伙伴,雲徙科技的數字中臺軟件代表了一個全新的來自中國自研的企業管理軟件品類。雲徙科技的數字中臺歷經了三代產品的演進,到2020年的數字中臺3.0已經推出了業務中臺和數據中臺雙中臺軟件以及軟件定義中臺核心技術。以雲徙科技的業務中臺為例,其中包括了商品中心、交易中心、庫存中心、店鋪中心、會員中心、工單中心、用戶中心、營銷中心等數十個共享業務單元,面向全企業生態範圍內提供消費者和用戶的統一運營、統一管理、統一協同等。

而數據中臺則是業務中臺在規模進一步擴大的過程中,再次剝離和抽象出來的數據服務層。例如在雙十一這樣的大促場景中,為了保證基於分佈式技術的業務中臺軟件可以無限水平擴展,就需要把相應的數據處理再抽離出來也實現水平無限擴展性。雲徙科技的數據中臺提供了CDP消費者數據平臺、面向業務中臺的主題數據模型、數據標籤管理、數據資產管理與數據分析等,實現全企業生態範圍的數據融通與貫通,與業務中臺相配合而完成業務與數據的閉環,是大數據技術與業務領域相結合的企業級數據管理與數據服務軟件。

由於業務中臺具有較強的業務屬性而不易在市場上產生混淆,數據中臺則很容易讓很多企業產生困惑,特別是面向非消費者的工業企業和B2B企業。實際上,與面向工業場景的管理軟件不同,面向消費場景的業務中臺與數據中臺主要解決多變和碎片化的互聯網+消費場景下企業能力快速重組的問題;而工業場景多為不變與固化的流程場景,面向工業場景的數據中臺等管理軟件更多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為目標。

這些企業實踐進一步指明瞭方向

為了進一步理解面向互聯網+消費場景的數字中臺,具體來看相關企業的典型實踐:蒙牛與良品鋪子。過去21年蒙牛成長了2100倍,今天蒙牛的競爭對手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競爭對手,而是擁有互聯網基因並以內容營銷和消費者洞察為核心賣點的公司。而良品鋪子則是在疫情期間門店全部停擺但收入不降反增,2020年一季度營收增長了4.16%且成功上市。

今天蒙牛以6大品類和奶粉、奶酪、鮮奶等400多個產品全面滿足不同消費者的營養需求。蒙牛的雙中臺建設開啟了數字化轉型,就是圍繞“消費者第一、第一、第一”這句核心價值觀而展開。眾所周知,在快銷行業普遍認為,蒙牛不是B2C企業而是B2B企業,依靠七八千家經銷商和全中國大約200萬家門店服務中國消費者。之前蒙牛不太需要知道消費者是誰,但現在一定要知道消費者是誰。因為蒙牛要思考如何彙集多端全渠道銷售觸達消費,並通過統一訂單路由分配和履約,完成支持不同類型訂單分配至經銷商倉、店倉、大倉,通過社會化物流配送和門店配送(自提)等配送方式滿足不同需求。

彙集多端全渠道銷售、統一訂單路由分配及履約、全局訂單支撐多端商城、全鏈路供應鏈協同等,這些“難處”今天都在通過蒙牛的業務中臺得到解決。而蒙牛的數據中臺是為了拉平業務消費和數據開發之間的速度不匹配,解決響應力跟不上的問題,將“數據應用和分析決策”能力以快速、準確、智能、端到端、規模化的方式賦予業務、產生成效。

良品鋪子所在的休閒零食行業雖然小但卻很複雜:產品多,1000多個SKU,每年有300款以上產品上新;渠道多,基本上要覆蓋所有渠道,因為零食是場景觸發的購買——消費者看到了可能就會購買,沒看到也可能就不購買;此外還有用戶多、環節多、競爭多等。良品鋪子與雲徙科技合作的會員業務中臺從全企業層面打通了會員數據,從而賦能營銷渠道和營銷系統。2020年,良品鋪子繼續與雲徙科技合作數據中臺,包括通過數據中臺支撐數據智能分析、經營決策分析報表與報告等上層應用,以及圍繞用戶群體進行數據驅動的運營。

雲徙科技在近5年來完成了近百家企業的數字中臺實踐,TCL、創維、新華文軒、龍光地產、富力集團、美的地產、上汽集團、長安福特、久久丫、良品鋪子、蒙牛、聯想等地產、汽車、消費品等企業都積極採用了業務中臺和數據中臺,這些企業最大的特點就是需要直接面向最終消費者,需要不斷快速重組企業能力以捕捉碎片化和多變的消費者及消費機會,從而不斷創新商業模式。這些企業的集體實踐說明:消費經濟下的新一代企業管理軟件呼之欲出。

總結來說:消費主導型經濟下的數字中臺並不是“一陣風”,也不是一個階段性的軟件形態,而是將長期存在並將融入企業管理實踐的下一代企業管理軟件。隨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50%,而中國的互聯網+消費場景日益多樣化以及領先於全球其它國家,在中國互聯網+消費場景下產生的數字中臺等新一代企業管理軟件,將隨著疫情後的經濟復甦而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對於面向消費者的廣大企業來說,數字中臺並不是一個可選項,而是數字化轉型的必選!(文/寧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