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額訂單撐爆中國市場:集裝箱短缺還會持續4個月

中國海關總署公佈數據顯示,2020年9月份,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達到283,7億美元,環比增長了18.2%,其中紡織品出口131.5億美元,環比增長35.8%,服裝出口152.2億美元,環比增長6.2%。從1-9月海關數據顯示,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2157.8億美元,增長9.3%,其中紡織品出口1179.5億美元,增長33.7%。

從海關外貿數據看到,中國的紡織出口行業在過去數月中出現了快速增長,為此,諮詢了幾家做外貿服裝紡織的公司,得到的反饋如下:

據相關人員介紹,“隨著年底旺季的臨近,我們的出口訂單快速增長,不僅是我們,其他幾家做外貿的公司訂單也非常多,造成了國際海洋運費的大幅增加,爆艙甩櫃現象頻繁出現”。

據阿里國際站臺運營相關人員反饋,“從數據上看,近期國際貿易的訂單在快速增長,阿里內部制定雙百標準,就是服務100萬標箱和100萬噸增量交易商品”。

據相關資訊公司數據顯示,從9月30日至10月15日期間,江浙地區的印染開工率出現了明顯上漲。從9月底平均開工率72%上漲至10月中旬的90%左右,其中紹興、盛澤等地區的開工率更是出現了21%左右幅度的增長。

市場火爆!集裝箱短缺還會持續4個月,直到2021年!

近期幾個月集裝箱在全球分佈嚴重不均,部分地區嚴重不足,部分國家又嚴重積壓。目前亞洲航運市場集裝箱短缺現象尤為嚴重,此現象在中國尤為嚴重。

全球前三大集裝箱設備租賃公司的Textainer和Triton都表示,未來幾個月集裝箱還將繼續短缺。

據集裝箱設備租賃商Textainer稱,在明年2月中旬之前,集裝箱供需狀況還難以恢復平衡,集裝箱短缺將持續到2021年春節之後。

託運人將不得不保持耐心,並且可能還要為貨物的海上運輸支付至少五六個月的額外費用。集裝箱市場的反彈已使海運費用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這種情況似乎仍在繼續,尤其是從亞洲到長灘和洛杉磯的跨太平洋航線。

自7月以來,一系列因素推高了價格,嚴重影響供需平衡,最終使託運人面臨運輸成本高昂,航行次數過少,集裝箱設備不足以及班輪準班率非常低的局面。

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是集裝箱短缺,這促使馬士基和赫伯羅特告知客戶,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到平衡。

鉅額訂單撐爆中國市場:集裝箱短缺還會持續4個月

總部位於舊金山的Textainer是全球主要集裝箱租賃公司之一,也是最大的二手貨櫃賣方,專注於海上貨物集裝箱的採購、租賃和轉售,將貨櫃箱出租給逾400家海運業者。

該公司的市場營銷高級副總裁Philippe Wendling認為,集裝箱短缺可能還會持續四個月,直到明年2月。

最近最多的話題朋友圈之一:缺箱!缺箱!漲價!漲價!!

鉅額訂單撐爆中國市場:集裝箱短缺還會持續4個月

鉅額訂單撐爆中國市場:集裝箱短缺還會持續4個月

鉅額訂單撐爆中國市場:集裝箱短缺還會持續4個月

全球疫情仍在繼續,航運業的壓力也絲毫不減。

在此提醒,各位貨主貨代朋友們,此次缺箱潮短期內預計不會消失,大家合理安排出貨,提前通知安排訂艙,且訂且珍惜~

“不敢結匯,結了就虧”,在岸、離岸人民幣匯率雙雙創本輪升值最高紀錄!

而另一方面,在外貿訂單火爆的同時,外貿人似乎並沒有覺得市場給他們帶來了驚喜!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10月19日人民幣中間價報6.7010,上調322點,創去年4月18日以來新高。10月20日,人民幣中間價繼續上調80個基點,報6.6930。

10月20日早間,在岸人民幣最高升至6.68元,離岸人民幣最高升至6.6692元,均刷新本輪升值以來高位紀錄。

鉅額訂單撐爆中國市場:集裝箱短缺還會持續4個月

10月20日16:32在岸人民幣匯率

鉅額訂單撐爆中國市場:集裝箱短缺還會持續4個月

在岸人民幣走勢


鉅額訂單撐爆中國市場:集裝箱短缺還會持續4個月

10月20日16:33離岸人民幣匯率

鉅額訂單撐爆中國市場:集裝箱短缺還會持續4個月

離岸人民幣走勢

央行已經出手,自2020年10月12日起,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20%下調為0。此舉將降低企業遠期購匯成本,有利於增加購匯需求,緩和人民幣升勢。

從當週人民幣匯率走勢來看,在岸人民幣在美元指數回升的情況下有部分回落,不少企業將之視為結匯時機,而離岸人民幣匯率仍保持持續上漲態勢。

瑞穗銀行亞洲首席策略師張建泰最新點評稱,中國央行出手調降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表明其對人民幣前景評估發生了轉變;考慮到拜登在民意調查中的領先優勢,美國大選可能將成為人民幣升值而不是貶值的風險事件。

“不敢結匯,結了就虧”!而外貿人經過這段時間的起起起起起落起起起,已經徹底沒了脾氣。

如果從年初開始算的話,人民幣已經升值了4%。如果從5月底的低點算起來,人民幣匯率在第三季度漲幅累計達到3.71%,為自2008年一季度以來最大季度漲幅。

而且不僅僅是對美元,人民幣對其他新興貨幣升值幅度更大,例如對俄羅斯盧布升值31%,對墨西哥比索升值16%,對泰銖升值8%,對印度盧比升值7%;對發達貨幣升值幅度要相對小一些,例如對歐元相對貶值了0.8%,對日元升值0.3%,但是對美元、加元、英鎊的升值幅度都在4%以上。

在這幾個月人民幣明顯走強後,企業結匯意願明顯下降。6至8月的即期結匯率分別為57.62%、64.17%和62.12%,遠低於5月的72.7%,也低於同期的售匯率,顯示出企業偏向持有更多外匯。

畢竟,如果你在今年摸到了7.2的匯率,現如今6.7都不到,那怎麼狠得下心去結匯呢?

人民銀行數據顯示,9月底境內居民和企業外幣存款餘額連續四個月攀升,達8487億美元,刷新2018年3月創下的歷史高點。這其中可能就有你我不捨得結匯的貨款。

從目前全球服裝紡織行業的生產力集中度來看,在疫情影響較弱的國家中,中國是唯一一個符合條件的國家。並且,中國還是全球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和出口國,中國在紡織服裝行業的產能巨大,這一系列因素,都決定了訂單從海外轉移到中國的可能性。

隨著中國雙十一等購物節的到來,消費端的增長,有望給中國大宗商品帶來二次利好驅動,不排除造成化纖、紡織、聚酯等產業鏈中大宗商品價格再度上漲的可能。但同時也要警惕匯率上漲、債務違約收款情況的發生。

來源:浙江外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