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歷史中的英雄,卻因三國演義被詆譭千年,如何還曹操公道?

曹操字孟德,出生在官宦世家,在東漢末年來說,算是真正的紈絝子弟,稱得上官二代了,一般來說,亂世的官二代,大多是無惡不作的存在了,但是曹操真正稱得上是個另類。《三國志》稱其為漢相曹參之後,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曹嵩繼承了曹騰的侯爵,在漢靈帝時官至太尉。但大家都知道,東漢末年的宦官,實在是聲名狼藉,被天下人詬病了幾千年,曹操也因為這個身份,被當時的政治對手當成是話柄,不斷的攻擊。但是負責任的說,曹操才是真正三國時期的風雲人物,對當時華夏民族的進步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下面小編就跟大家詳細聊聊曹操其人。

本是歷史中的英雄,卻因三國演義被詆譭千年,如何還曹操公道?

公元174年,曹操順應大漢察舉制度,在洛陽為官,任職洛陽北部校尉。

公元178年,曹操因親戚的案子,被牽連罷免,回老家賦閒。

公元180年,曹操又被朝廷徵召,任命為議郎,可謂是金子到哪兒都放光,有能力的人總是被人記著的。

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曹操被拜為騎都尉,受命與皇甫嵩等人合軍進攻潁川的黃巾軍,結果大破黃巾軍,斬首數萬級,個人能力在這裡進行了一次完美的展示。

公元188年,漢靈帝為鞏固統治,設置西園八校尉,曹操被任命為八校尉中的典軍校尉,這應該是算是簡在帝心了,不受皇帝信任是不可能做到這個職位的。

本是歷史中的英雄,卻因三國演義被詆譭千年,如何還曹操公道?

公元189年,漢靈帝駕崩,太子劉辯登基,何太后臨朝聽政。大將軍何進想趁靈帝駕崩、宦官失勢之機誅滅十常侍,於是何進便召時任幷州牧的董卓進京,脅迫何太后同意。然而此舉打草驚蛇,董卓尚未抵達京城,何進已被宦官下手謀殺。當時的曹操和袁紹都是何進手下的重要將軍,曹操建議何進用軍隊來平滅十常侍,不能孤身犯險,但是何進一意孤行,結果在宮中被斬。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曹操對時局和人心的把握是相當準確的。

同年九月,董卓入京,執掌朝政,把漢少帝廢為弘農王,而改立其弟陳留王為漢獻帝,又派人把弘農王母子毒死,自稱太師,專擅朝政。曹操見董卓倒行逆施,不願與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師洛陽。有資料記載,曹操曾密謀刺殺董卓,只是行刺未遂,只能連夜逃走。從此事看出曹操有一腔熱血,且有勇有謀,敢隻身面對強權,也能審時度勢,真可謂大丈夫。曹操到陳留後,"散家財,合義兵",且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

這一階段的曹操,真正是大漢王朝的忠臣,為了大漢天下,可謂是付出了全部。人的權力慾是隨著年齡和周圍環境的不斷變化而變化的,相信此時的曹操,想做的只是光復大漢王權,平定天下叛亂,驅除董卓而已,而他能夠做到一呼百應,召集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真正展示出了他的號召力和人格魅力。

本是歷史中的英雄,卻因三國演義被詆譭千年,如何還曹操公道?

公元190年正月,袁術等人共推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曹操任代理奮武將軍,參加討董軍。此時的曹操識大局,不居功自傲,為了大義,可以犧牲自我利益,作為首倡義兵者,把盟主之位讓與袁紹,自己幹陪末座,可見其心胸之寬廣。

公元191年,曹操在東郡大敗於毒、白繞、眭固、於扶羅等,袁紹表其為東郡太守。

公元192年,青州黃巾軍大獲發展,連破兗州郡縣,陣斬兗州刺史劉岱。濟北相鮑信等人迎曹操出任兗州牧。

公元193年春,曹操在匡亭六百里大追擊大敗袁術、黑山軍、南匈奴。徐州牧陶謙率軍攻入兗州南部的任城,曹操率軍征討陶謙攻克徐州十餘城。

本是歷史中的英雄,卻因三國演義被詆譭千年,如何還曹操公道?

公元196年八月,曹操迎漢獻帝。很多人都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實這句話是劉備和孫權強加到曹操頭上的惡名。曹操手下的重要謀士荀彧,一生忠於漢室,曹操用他的建議迎回漢帝,固然是一種政治手段,但絕對不是為了謀篡漢室做的準備,而是真正把自己定位成一個臣子的角色的。而曹操對漢帝的態度很明確,就是奉天子以令不臣。他們要尊重天子,號令天下,然後平定大漢叛亂。這一舉動在當時來說,絕對是順應潮流的正義之舉。

本是歷史中的英雄,卻因三國演義被詆譭千年,如何還曹操公道?

公元197年正月,曹操討伐張繡。好色的毛病讓曹操在此這裡吃了大虧,曹昂、典韋在這裡戰死,讓他追悔莫及。

公元199年,曹操派史渙、曹仁擊破張楊舊部眭固,取得河內郡,把勢力範圍擴張到黃河以北。

公元199年十二月,曹操自率軍屯於官渡,準備迎擊袁紹。官渡之戰,曹操擊潰了最大的敵人袁紹,由他統一北方已是大勢所趨。官渡之戰也是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公元206年,曹操攻滅高幹,平定幷州。此時的曹操完成了自己的人才積累。曹操最大的成功,在於他的用人之道。創業初期的曹操,可謂是胸懷天下,收攬天下人才為己用,唯才是用,他允許自己的手下有各種各樣的缺點,哪怕是德行不足,只要有才能,他都可以大膽使用,這是一個成功者的必備條件,也是他成功的基礎。三國時期人才輩出,不管是自己的手下,還是敵人手下的謀士,只要身具真才實學,他都誠信對待,例如許攸等人,即便貪財倨傲,他也一樣以禮待之,不得不讓人佩服。

本是歷史中的英雄,卻因三國演義被詆譭千年,如何還曹操公道?

公元207年,曹操為了肅清袁氏殘餘勢力,也為了徹底解決三郡烏桓入塞為害問題,決定遠征烏桓。

公元208年,開闢玄武池訓練水軍。六月,曹操廢三公,恢復丞相制度,並自任漢朝丞相。基本平定北方後,兵鋒轉而南向。七月,進軍南征荊州劉表。八月,劉表病死,其子劉琮接任荊州牧。九月,曹操大軍進至新野,劉琮以為無法抵擋,舉荊州之眾投降曹操。十一月孫劉聯軍大敗曹軍,舟船被燒。曹操率軍從華容道陸路撤回江陵。撤軍北還。

公元211年,曹操開始對關中用兵。

公元215年三月,曹操見劉備已取得益州,而漢中是益州門戶,劉備必然要攻取漢中。於是曹操搶先一步,率十萬大軍親征漢中張魯。

公元220年正月,曹操還軍洛陽。當月,病逝在洛陽,終年六十六歲,諡曰武王。

曹操一生到死沒有謀篡漢室,這是不爭的事實。不管如何詆譭他,但他到死都是漢臣,這在當時的年代來說,絕對是人品的見證。所有人都知道漢統衰落,名存實亡,但是曹操卻一直讓這個王朝延續了下來,這是功德。但是後世的史學界因為體統的問題,一直在這個問題上詬病曹操為漢賊,實在是有點欲加之罪的意思。按照當時的情況來說,如果沒有曹操,天下的確是稱王稱帝的就多了,天下有可能就不是所謂的三足鼎立了,而是會變的更加紛亂。

本是歷史中的英雄,卻因三國演義被詆譭千年,如何還曹操公道?

歷數曹操一生,除了征戰,就是不斷地改革,曹操的性格則非常複雜,他多疑卻敢於用人,好色卻不貪戀於色,暴虐卻不大肆殺戮,專橫卻不屑於細節,每個性格特點有非常具有兩面性,可謂是天生的政治家,在政治和個人需求上,總是很明確的趨向政治,剋制個人愛好,這是很多成功人士都不一定能做到的。

曹操一生創造了很多膾炙人口的經典故事,這一點讓人心生敬佩。

本是歷史中的英雄,卻因三國演義被詆譭千年,如何還曹操公道?

行刺張讓,這樣的膽略,那些所謂的江湖豪傑跟他相比,差太遠了。三國時期,武藝比曹操強的人太多了,不說那些所謂的五虎上將、五子良將之類的,江湖遊俠還有被吹捧上天的王越等人,各個號稱來無影去無蹤,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卻沒有曹操的膽略。此時的曹操才真正堪稱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本是歷史中的英雄,卻因三國演義被詆譭千年,如何還曹操公道?

望梅止渴,這是一個經典的心理學案例,很多專家都對這一典故研究並發表論文。經典的故事總是能夠永恆流傳的,曹操望梅止渴的故事,就是這樣。

本是歷史中的英雄,卻因三國演義被詆譭千年,如何還曹操公道?

割發代首,曹操說:"自己制定的法律而自己違反,如何能統帥屬下呢,然而我身為一軍之帥,是不能夠死的,請求對自己施予刑法"。於是拿起劍來割斷頭髮投擲在地上。很多人可能會說,為什麼只是頭髮,這不是作秀嘛。需要重點說明的是,古人對頭髮的看法。古人對身體髮膚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現在,他們不會隨便損害自己的頭髮,不像現在的年輕人,動不動把自己的頭髮染得五顏六色的,在古人看來,頭髮和頭同樣重要,頭飾更加重要,這是一個人的形象和身份,能夠當著全軍上下割法,這比武將當眾受杖責的刑罰更重。

本是歷史中的英雄,卻因三國演義被詆譭千年,如何還曹操公道?

迎回文姬,野史傳說曹操一直非常喜歡蔡文姬,即便他被匈奴擄走多年,依舊對他念念不忘,但是曹操迎回蔡文姬以後,卻沒有把她霸佔,而是給他安排家庭,讓她能夠更好的生活,這或許就是真正的愛情吧。

本是歷史中的英雄,卻因三國演義被詆譭千年,如何還曹操公道?

才華橫溢的曹操,是三國著名的詩人,東漢末年的三曹,是文壇佳話。父子三人留下了很多經典的詩句,這在古代的將領中是非常少見的。

曹操的一生,稱得上勞苦功高,對漢室乃至整個華夏民族的貢獻不可謂不大。但是一部三國演義,讓曹操被人鄙視了幾千年,真是讓人唏噓。劉備自稱帝室之胄,卻割據自立,讓大漢天下分崩離析,全然沒有為天下和漢室考慮,只是一味的謀求自己的利益。孫權就更不用說了,自以為手握江東六郡八十一州,就可以稱王稱霸,真正是歷史的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