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是不是以後都看不到華農兄弟了?

我想,是不是以後都看不到華農兄弟了?


第一次在網上看到華農兄弟還是因為竹鼠,他拎著一隻竹鼠說,哎呀這隻竹鼠好像中暑了,沒辦法,只能拿到河邊燉了。


當時感覺這理由很扯淡,竹鼠嚶嚶嚶地好無助,整個畫面非常詼諧。


這是第一次接觸華農兄弟,也是首次知道竹鼠這種嚶嚶怪。


竹鼠屬竹鼠科,因吃竹子而得名,喜棲身於竹林、馬尾松林等處,是種很萌的小生物。


野生竹鼠是國家保護動物,跟東北的鱘鰉魚一樣,捕撈違法,但養殖尚處於灰色地帶。


事實上,市面上售賣的竹鼠,都是養殖的,這玩意捕捉售賣的成本高到嚇人,只有養殖才有穩定的貨源。


我想,是不是以後都看不到華農兄弟了?


後來持續關注華農兄弟是因為農家的生活環境,吸引著我這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北方城市小子。看他們的視頻是我緩解緊張工作壓力的方式之一,網上可以雲擼貓,我這就叫雲野遊。


華農兄弟生活的地方,生態環境好到驚人,山青水綠,物產富饒,隨意在小溪旁支個架子,就地取材就能燒烤竹鼠,公雞在附近撲騰亂跑,大黃狗在燒烤架旁乾著急。


後來華農兄弟越來越火,光B站粉絲就達到快600萬,網友紛紛參與其中,弄出了什麼:吃竹鼠的一萬個理由等無厘頭搞笑梗。通過多期視頻,大家也確實對加深了對竹鼠的瞭解,很多老饕已經磨刀霍霍,品嚐起竹鼠來,我也動過這個念頭,後來一查,價格實在是不便宜,打消了念頭。


新冠疫情開始後,疫情最先定性是由野生動物傳播,其中竹鼠赫然在列,我的第一反應是華農兄弟這下糟糕了,恐怕要涼。


我想,是不是以後都看不到華農兄弟了?


只要蓋上了疫情的帽子,在當時的情境下,這幾項養殖業就直接被宣判死刑,果然,年後再也沒見過華農兄弟,我還特地查了一下他們近況,據說在轉型挖野菜。


一聲嘆息,特種養殖是地方政府扶貧工程的一部分,也是很多貧困戶投入了終生積蓄,想搏一搏脫貧致富的救命稻草,這麼一棒子打死,很多人都面臨著血本無歸的可怕境地,還是希望能夠多想辦法,努力妥善解決好這一系列問題,就算以後不讓再養,至少讓響應政府號召搞特種養殖,積極脫貧的人們,把成本收回,給大家留下條活路。


還是希望能夠繼續在網上看到華農兄弟浪蕩在山樹野花間的。


我想,是不是以後都看不到華農兄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