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怎麼那麼多9.9包郵的茶葉?

茶事多艱,但茶葉真不像人們所想象的是個“暴利”職業!


幾年前,跟著社會經濟的開展,人們越來越注重養生健康。茶葉也隨之迎來了一波開展高峰期。茶鄉許多人靠茶葉開了視野,跳出“農”門,發了家,致了富。所以,許多人都以為茶葉是個“暴利”職業,行內行外的人開端蜂擁而至,各路遊資也沒有忘掉本錢逐利的本性,接踵而至。

網上怎麼那麼多9.9包郵的茶葉?

所以有了各式各樣不切實際的炒作,紅茶、普洱價格水漲船高,鐵觀音“被黑”事情屢次產生,導致人們對茶葉的品質也有所擔憂,還有茶園的無序擴張,後續管理的跟不上等等。
無形中,茶葉被人們貼上了“暴利”職業的標籤。可是商場這雙無形的手,自有其運行規律,當供遠遠大於求的時候,職業的調整期也就隨之降臨。 炒作畢竟是少數人的作為,炒作只是一時的波濤,炒作終將回歸平常。

網上怎麼那麼多9.9包郵的茶葉?

茶葉歸於人們日常健康飲品的客觀現實,決議了茶葉自身並不會由於炒家的炒作而價格遍及虛高。可是,我們發現,當富貴落盡,不幸的是,最受傷的卻是一輩子依靠茶葉賴以生存的人們。
如今在全國許多茶業商場裡,一家家茶葉店關門轉讓或關閉,不在少數;在全國許多茶業主產區裡,一些茶農轉而外出打工掙錢,也不在少數;迄今為止,在滬深主板上市的茶葉企業是零。職業外人士能夠隨時抽身而去,各路遊資也能夠說走就走,可是關於一輩子深植於茶葉本業的人們來說,這無異所以場”災難“。

網上怎麼那麼多9.9包郵的茶葉?

商場的供需平衡被損壞,商場的秩序被搗亂,商場的品牌效應被削弱。
1、前史價值許多名茶都是有點前史見識的,比方以前是貢品,或許有某某名人做“背書”(碧螺春的“嚇殺人香”的典故)等等,話說皇帝做背書能便宜的了麼?再比方我國曆次評選的N大名茶,這些茶經歷幾十年的沉積,就算一年只漲價5%,這幾十年下來價格就要翻幾倍。

網上怎麼那麼多9.9包郵的茶葉?

2、品牌價值比方“謝裕大”的黃山毛峰,那幾個傳統牌子的龍井,這個跟買名牌的意思也差不多,名牌的茶能比散茶貴出幾倍的價格一點都不稀罕。再比方每年茶葉產區評選的茶王,一斤的拍賣價格就能摺合一套房子了。3、茶葉自身價值這個就分許多內容了。茶葉等級:這個跟茶葉採摘期、嫩度、茶型、炒制水平……都有關係;原產地:原產地的茶青都比其他產地貴,很可能就隔座山的茶青就能差幾十。

網上怎麼那麼多9.9包郵的茶葉?

話說西湖總共就那點龍井茶青,很多的茶青都是周邊產地乃至四川這些當地產的,僅這個成本價格距離幾倍都正常。產地約束:比方君山銀針,總共就那麼大的當地,每年就那點產量,物以稀為貴;人工or機制:一般手工炒制的茶比同等級機制的貴一些,並且人工是年年漲,茶葉價格也節節高。4、以上這些決議的供求關係和炒作等比方我家那邊開了一茶博會,統一定名漢中仙毫……這樣一炒作,價格就青雲直上了。再比方廬山雲霧,九成多本地人就消化了,根本就不愁賣,價格能不高麼?

網上怎麼那麼多9.9包郵的茶葉?

這和是否暴利沒有關係,更沒辦法正面答覆是否暴利。這麼說吧,當你覺得暴利一般都是基於兩個原因。一是不懂得區別好壞,這很正常,我國這麼多茶,許多茶可能便是晚採摘了1個星期就貴上百元的都有,所以除非是這個範疇的從業者,或許老茶客,不然都分不出來好壞。二是商家準備宰你,在之前有次去茶葉商場,看有家的西湖龍井非常美麗(留意,是西湖龍井而不是龍井)詢價是800一兩,也便是8000一斤。

網上怎麼那麼多9.9包郵的茶葉?

這茶確實美麗,芽頭矮小、勻稱、規整。後面進入這個職業才知道這根本就不是西湖龍井,乃至連龍井茶都不是,這是烏牛早,批發價最貴最貴也就1000多一斤,一般的正常價格一般才200-300一斤。但茶商看我不懂,就報我800一兩的價。所以在老茶客眼裡,茶葉的價格不可能存在暴利,由於他們識貨。假如你準備買茶,主張買明碼標價的包裝茶,且零售價在500元每斤(500克)以內的茶,這個價格,性價比最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