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禽中的“頂級戰鬥機”——金雕

金雕分佈廣泛,它們的活動範圍幾乎涵蓋了整個北半球,除了南美洲和大洋洲之外,幾乎所有的地方都有金雕的分佈。這是一種狡猾的猛禽,它們卻極少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除了那些居住在山區或山腳下大平原上的居民能看到金雕,一般人往往很難在一年當中見到一兩對或者更多金雕。金雕能適應任何環境,包括海邊或者是河流以及森林以及山脈。即便是在寒冷的加拿大北部或者是西歐,也能看到這些鳥類。金雕在距離覆蓋著苔蘚的荒涼岩石僅僅幾米的空中滑翔,它們擁有高超的飛行技巧。

猛禽中的“頂級戰鬥機”——金雕

鳥王國中出色的獵手

儘管金雕飛行起來十分有力,但是在速度上,金雕沒有許多鷹隼的速度那麼快,甚至連白頭海雕也趕不上,畢竟它們的體型很大,所以相對就不具備速度的優勢了。它們不能像白頭海雕那樣在飛行中追逐和捕捉到它們渴望的獵物,而是在一定的高空中瞄準目標直撲下來。然而,它們敏銳的目光彌補了這種捕獵方法的不足。在相當高的高空中,它們能夠準確地偵查到獵物,並且瞄準獵物的位置金雕極少會失誤,在確定了目標獵物的位置以後,它們就會如流星般迅速落在獵物藏身的地點。

猛禽中的“頂級戰鬥機”——金雕

在極高的蒼穹中時,金雕的迴旋方式異常美麗:此時,它們繞著大圈旋轉,速度極為緩慢,完全展現出了鳥類之王的美麗雄姿。這樣的迴旋通常會持續進行幾個小時,顯然這樣的飛行活動對它們來說是十分輕鬆自在的。

猛禽中的“頂級戰鬥機”——金雕

金雕的巢穴

金雕是一種高貴的鳥類,它們不喜歡居住在嘈雜的地方,也不喜歡和其他鳥類居住在一起。它們總是將巢穴安置在陡峭的懸崖上或是人類難以企及的峭壁上。鳥類學家曾經長期觀察過金雕,發現它們從來不會在樹木上築巢。金雕的巢穴尺寸巨大,形狀扁平,僅僅由一些枯死的枝葉和判棘組成,十分簡陋;甚至有時候,金雕還會把卵產在裸露的岩石上。

猛禽中的“頂級戰鬥機”——金雕

金雕的繁殖

金雕通常一次產卵2枚,有時也會產3枚。鳥卵長9釐米左右,大的一端直徑有6釐米。卵殼厚而且平滑,為暗白色,整個看去彷彿刷上了一層具有不規則形狀的棕色斑紋,而在大的一端這些斑點更密集。金雕產卵的時間通常在2月底或3月初。這種鳥類行蹤隱秘,一直到19世紀初人們也沒有能觀察過孵化出殼的幼鳥,這些幼鳥在它們能夠照顧自己之前是不會離開巢穴的。在這些幼鳥能夠自己捕食之後,親鳥就會將它們從巢穴中趕走,緊接著還要將它們趕出自己的獵場。這樣的一對金雕,會連續數年在岩石海岸上繁殖育雛,被它們用作巢穴的甚至是同一片岩石裂縫。

猛禽中的“頂級戰鬥機”——金雕

金雕的叫聲沙啞尖利,有時候與犬吠聲相似。尤其在繁殖季節,金雕會變得極為吵鬧、騷亂不安。這時候它們的飛行也更為迅速,落地也更為頻繁,表現得極為焦躁。而一旦鳥卵落地,它們也就會安靜下來了。

兇殘的猛禽

金雕可以連續幾天不進食,而一旦發現食物,它們便會貪婪地大口吞嚥。年幼的小鹿、浣熊、野兔、野火雞以及其他較大型的鳥類都是它們經常捕食的獵物對象。它們和禿鷲是完全不同的,只有在餓極了的時候,它們才會吃一些腐肉。其他的時候,它們從來不會飛落在腐肉旁。儘管金雕會直接吞嚥掉連帶著毛髮和骨頭的大塊獵物,並在之後將無法消化的部分嘔吐出來,但是它們在更多的時候還是會好好地清理掉動物的皮毛和鳥類的羽毛的。金雕的肌肉強健有力,生命力頑強,能夠安然無恙地度過最殘酷的寒冬,並且在最惡劣的天氣中捕獵。一隻完全長成的雌性金雕重5.4千克左右,雄性金雕比雌性金雕輕大約1.1千克。這一物種極少會從它們的繁殖地遷徙到很遠的地方,一對金雕之間的配偶關係似乎會維持很多年。

猛禽中的“頂級戰鬥機”——金雕

誕生後的第四年,金雕才會長出最美麗豐滿的羽毛。其他作者所認為的環尾雕,其實是第二年和第三年的金雕。美國西北部的印第安人喜愛用這種雕類的尾羽來裝扮他們的身體和武器,他們獵殺金雕也也是出於這種目的。不過印第安人這種陋習已經被美國阻止,目前這種鳥類已經被列入了世界二級保護物種,當地人已經不能再肆無忌憚地捕殺金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