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博),曾經奮鬥的自己

這一段經歷快過去三年了,而在今年又有了繼續考博的衝動,卻被疫情衝散了激情,只留下那一段還未來得及抹去的記憶。在學生生涯中有最美的青春記憶、最悠閒的校園生活,總是充滿著朝氣蓬勃。但每一個人生階段都有遺憾的,我的大學也不意外。說道遺憾,其實有很多,如沒有參加校慶活動、代表隊沒有堅持下去……但其中有一件遺憾的事至今一直糾結著我,也影響著我。

在研究生二年級的時候,由於在研究生院辦公室實習,也不知何時何事有了考博的衝動,老師們也建議讓我嘗試一下,就稀裡糊塗的報了名參了考。2016年10月份在研究生招考網上填寫了需要的信息,繳納了180元報名費,在網上購買了教學論、學校體育學以及考博英語一本通就開啟了自己的複習路。剛開始,面對次年3月複習的結束時間,自己有點茫然,並請教了師兄師姐的複習方法,也正是這樣才讓自己靜心開始複習。

到目前為止我還清楚的記得那6個月是如何度過的那個時候的我才是人生中最自律、最有動力的時刻。

考研(博),曾經奮鬥的自己

奮力的第一站:積極準備和反思

按照自己的要求每天大概有8小時的學習時間,上午學習英語,下午熟記學校體育學、教學論,晚上繼續攻讀英語翻譯和作文,中午的間隙繼續碼我的畢業論文。每天過著宿舍、食堂、自習室(圖書館)三點一線的生活,但這一段時間感覺自己過得特別的充實和滿足。雖然考試結果有點讓人失望,但大體上符合自己的預期,最終還是跪在了英語面前。通過這次也算告訴自己以下幾個事情:

  • 努力準備一定會有所收穫、成長。雖然自己英語沒有過線,但是其他兩門課分數還不錯,較為滿意。
  • 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和複習方法,也第一次體會到“先把書讀厚再把書讀薄”的道理,感覺並非讀書無用。
  • 理論真的離不開實踐。在考試中有一道題主要考察當前基礎體育教育教學改革的現狀,對於那時候的我來說,只是從書本、文章中的文字概括中去了解和認識,並沒有親身去體會,沒有去過一線教學現場,在回答的時候有點“有心無力”之感。
  • 知識與能力離不開積累。一句耳熟能詳的話語“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出現在40分的論述題中,你如何來拆解呢?這一個內容其實在我們日常的學習中就經常出現,卻沒有真正意義上去深入的瞭解和解讀,導致我只能從字面意思較為膚淺的回答了。


考研(博),曾經奮鬥的自己

僥倖的第二戰:不要抱有僥倖心理

轉眼間來到了畢業季的時間,面對是就業還是繼續深造的兩難選擇。那時自己也比較糾結,但是要生活、要生存,自然將重心放到了找工作上面,在考試這塊就沒有安心準備。那一次考試,成績結果就沒有任何期待,我也沒有去查成績,至今還是一個謎,但是自己心理很清楚,過不了。

在這一次考試過程中,我有點後悔,後悔沒有安心準備。英語考試作文是在第一次考試複習中預備的模板之一“論運動的重要性”,曾經下筆如有神的英語作文,此刻腦海中卻是一片空白,僅存著一絲絲熟悉的感覺。

在考場中本是同場競技,有點紙上兵戎相見的味道。別人奮筆疾書,你卻昏昏欲睡。我感觸最深的就是60分一道論述題“談談您對學校體育學這本書的看法,如果您是編輯要重新修訂,您會如何做?”(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我絞盡腦汁才寫完兩張A3答題紙,而我斜前方的考試者,找監考老師拿了5-6次,再一次“有心無力”之感湧上心頭。

也再次告誡我自己,面對任何事不要抱有僥倖心理,你永遠不會知道別人是多麼努力、勤奮的準備與付出。毫無準備的上場,只會浪費自己更多時間和精心,而做的則是無用功。

帶著這樣的遺憾我畢業了,目前就職於一所中學,擔任體育老師。 如今,工作快三年了,找不到複習的書本,知識已在腦海中談忘,連再次拿起書本的勇氣似乎也消失不見。當我再次有繼續深造的想法的時候,老師卻告訴我:“堅持考了三年的老師,都已經考上了,這幾年你在幹嘛?”

面對兩戰的失利,雖然自己有所不甘。可自己還要面對生活與生存,留下的只有無奈。

兩戰失利的我,還能三戰嗎?還需要繼續堅持嗎?我不知道何時再去。

#尋找100個考研故事##為了考研,那些拼了命的瞬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