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平:石家庄,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

家庄,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

张辉平

十九世纪末,在华北平原西南部,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南岸,有一个小村庄,这个小村庄名叫石家庄村。据考证,这个村庄形成的时间是明朝。清光绪《获鹿县志》记载:“石家庄,县东南三十五里,街道六,庙宇六,井泉四。”十九世纪末,这个小村庄占地0.1平方公里,人口只有500多人。

石家庄的北面就是滹沱河。在远古时代的三十万年前,石家庄一带的先民就在滹沱河沿岸渔猎,生活。考古学家在石家庄市平山县的沕沕水,发现了3万年前旧石器人类遗址;经进一步的研究,又发现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石家庄一带的先民在这里完成了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的历史过程。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他们具备了从山洞走向平原生活的条件,便在滹沱河沿岸建了立定居点。在距今约7000年,这一带的先民们已熟练掌握了烧制陶器的技术,走进了吃熟食的时代。

在滹沱河南岸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其珍贵的文物证明了石家庄在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作用。

据考古学家的证据,4000多年前,石家庄一带,有先商文化遗址,证明平山、鹿泉、元氏一带,就是商民族祖先契及其儿子昭明的聚居地。这是“先商文明从这里走来”的证据。上世纪70年代,考古队发现的藁城台西商代遗址,证明是商代王畿内的一个都邑,距今有3400多年的历史。

张辉平:石家庄,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


石家庄成为现代城市的崛起,始于19世纪末。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慈禧太后采纳张之洞的建议,修建卢(卢沟桥)汉(汉口)铁路。山西巡抚胡聘之趁机又奏请修筑正太铁路(正定到太原的铁路。正定原名“真定”,清朝雍正皇帝即位后,因避其名讳胤禛,改“真定”为“正定”)得到批准。为避免在滹沱河上建造大桥耗费资财,将正太铁路与卢汉铁路的交会点选在滹沱河南岸的柳林铺,所以当时正太铁路又称“柳太铁路”。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卢汉铁路改称京汉铁路。第二年,京汉铁路通至石家庄村东并建站,因石家庄村太小,所以,以七里外的大镇振头村作为站名。

1925年,直隶省兴起市自治制,石家庄商务会呈请获鹿县,也要求建“石家市”(将“石家庄”改为“石家市”)。但因石家庄村人口不足1万,于是就把休门(休:当地人读qiu音)村、栗村合并在内,后来以石家庄、休门两村名各取一个字,建成“石门市”。虽然名字成为“石门市”,后因人口和城市规模诸多原因,没能设市,依旧为县管镇的规格建制。但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人口从农村大量的涌入,石门逐渐成为重要的物流转运中心,慢慢替代了获鹿县“旱码头”的物流中心地位而成为交通枢纽和城市崛起的先导。

因修京汉铁路和正太铁路而形成了石门,所以以后的人们说石家庄是“火车拉来的城市”。

正太、京汉铁路通车后,振头、石家庄两个车站并存,把石门市区自然分成东西两部分,很多过往的车辆、行人,必须穿过京汉铁路,给石门东西方向的交通带来极大的不便,经常发生火车轧死或撞伤人畜的事故。铁路员工和各界代表联名上书正太铁路局的法国总办,要求拨款建桥,法国总办却一直置之不理。正太铁路工人对此非常气愤,经部分工人倡议,全铁路线的华、法(国)员工2500人,每人捐献一日工资,筹齐了建桥经费。唐山人赵兰承包了建桥工程,从1907年春季开始施工,不到一年时间,便建成了跨越正太铁路的大桥。从此,火车从桥下通过,行人从桥上跨越,方便了过往行人和车辆。该桥因采用大块方石砌成,故名“大石桥”。当时的市民为铁路工人慷慨无私精神所感动,编歌谣夸赞道:“大石桥,大石桥,工人血汗来建造,一块青石一份情,青石哪有情义高。”到现在,石家庄市俗称的桥东、桥西即以此桥为界。大石桥经历和见证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是石家庄市一座重要的历史纪念建筑,已被列为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7年10月10日,日本侵略军占领了石门,后来又将其建成一个军事、交通基地,扶植伪政权。侵华日军为扩大资源掠夺,将石太铁路改建为标准轨,又修筑了石门至德州铁路。从此,石太铁路与京汉铁路、石德铁路并轨运行,石门的交通地位进一步提高。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军盘踞在石门。解放石门是我晋察冀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指示在华北地区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早在1947年初,国民党在石门就不断加强防御工事。我军为了孤立石门之敌,进而攻打石门,进行了一系列战前的准备工作,于4月8日至4月12日,解放了正定、栾城,扫除了石门外围敌人近百处碉堡。9月8日,石门守敌乘我军在大清河北作战之机,又一度占领我正定、栾城,被我冀中区独立八旅及十一分区部队和民兵击退,并攻克了石家庄以东的村庄及元氏以东的董堡、叩村等敌人临时据点数十处。再次光复栾城。11月6日拉开解放石门战幕,经过激烈决战、巷战,我军全歼敌九十四团及伪军李春国部2200余人。接着,我军在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援下,摧毁了敌石门外围坚固的工事,攻克了石门,全歼敌第三军的三十二师和其他伪军2万余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石门后,朱德总司令在西柏坡创作了一首古体诗作《攻克石门》:

石门封锁太行山,勇士掀开指顾间。

尽灭全师收重镇,不教胡马返秦关。

攻坚战术开新面,久困人民动笑颜。

我党英雄真辈出,从兹不虑鬓毛斑。

饱经沧桑的石门终于在1947年11月12日回到人民的怀抱,迎来了新生。石门,成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解放的第一座大城市,建立起的第一个以城市为中心的人民政权。自此,石门市遂更名为“石家庄市”。从石家庄解放到1968年石家庄市成为河北省省会,她的纺织工业、医药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成为石家庄市的支柱产业。

在距石家庄西90公里的太行山脚下,有一个我们熟悉的著名小山村——西柏坡。这个滹沱河北岸的小山村,不仅风光秀丽,而且水土肥美,她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西扼太行山,东临冀中平原,交通方便,易守难攻。1948年党中央、毛主席移驻西柏坡,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并在1949年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西柏坡被人们称为“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从此,西柏坡成了石家庄一帧红色的名片,也成了人们接受红色教育、传承革命传统的红色基地。

张辉平:石家庄,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


石家庄市所管辖的区县,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在距石家庄市区东南,沿308国道驱车35公里,有一座著名石桥——赵州桥,它是一座世界上现存年代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拱桥。它建造工艺独特,在世界桥梁史上首创“敞肩拱”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赵州桥始建于隋代,由匠师李春设计建造,后由宋哲宗赵煦赐名“安济桥”,并以之为正名。1961年3月4日,安济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石家庄市区北面,和石家庄市区隔滹沱河相望的正定,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城内有一著名寺院——隆兴寺。隆兴寺,别名大佛寺,位于正定县城东门里街,公元586年(隋文帝开皇六年)建成寺院,时称龙藏寺,唐朝改为龙兴寺,清朝改为隆兴寺,是国内保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

正定乒乓球训练基地,是在一所少年乒乓球体校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1978年被河北省政府命名为省重点体校,1992年张燮林带领国家乒乓球队来此,为备战25届奥运会进行封闭式训练,从此开始称为“河北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1995年中国乒乓球协会命名“基地”为“中国乒协正定国际培训中心”。二十多年来,“基地”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乒乓球世界冠军。

荣国府,是正定县城又一著名景点,1986年,为配合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拍摄,由正定县人民政府投资350多万元兴建而成的以明末清初文化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

石家庄市的栾城区,2014年撤县设区,它是唐代武则天时期宰相苏味道的祖籍。《旧唐书•苏味道传》中记载“苏味道,赵州栾城人”。宋代大文豪苏轼、苏辙是苏味道的第十一代世孙,苏辙曾著有诗文集《栾城集》。苏味道墓在栾城区的苏邱村,现保存完好。

在石家庄市区西部的太行山里还有大量的旅游名胜。如石家庄市区西南80多公里的嶂石岩和石家庄市区西部的苍岩山、清凉山、天桂山、驼梁、五岳寨等等,或以风景优美著称,或以夏天避暑、秋季赏红叶为特色而成为旅游胜地。

每座城市都有的她的母亲河。和北京的永定河,上海的黄浦江,广州的珠江,天津的海河等等城市一样,石家庄市有她的母亲河——滹沱河。虽然滹沱河流域面积不大,只是子牙河的一个支流,但它滋养了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石家庄一带的先民。到现在还对石家庄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发挥着巨大作用。曾几何时,滹沱河河滩黄沙滚滚,河床裸露,植被被破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政府在太行山麓滹沱河上修筑了岗南水库和黄壁庄水库,承担起对石家庄市进行调水和防洪排涝的作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石家庄市政府和沿滹沱河的县市对滹沱河进行了彻底整治,经过5年的整治,滹沱河湿地建成,沿岸绿树成荫,河中水草丰茂,昔日的滚滚沙尘源变成石家庄市美丽的“后花园”。

1992年石家庄正定机场开始奠基,1995年正式通航,从此石家庄有了她的国际机场。

现在,东西南北的高铁及京港澳高速、青银高速、太行山高速、朔黄高速在石家庄市或穿市而过,或擦边而过。便利的交通使石家庄市成了名副其实的交通枢纽。

千年沧桑,百年巨变。石家庄这个由火车拉来的城市,演变成为一个具有11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尤其是解放以来她的巨大进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结果,体现了石家庄人民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奋斗及艰苦的努力。

张辉平:石家庄,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

作者简介: 张辉平, 微信名 “天街小雨” , 石家庄市栾城区人,退休教师,石家庄市作协会员。平时喜欢用笔记录生活,歌颂生活中的正能量,抨击生活中的假丑恶。散文《洨河岸边话沧桑》被收入“石家庄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散文荟萃《太行礼赞》”一书。有短诗文发在《老人世界》《燕赵诗词》《散文风》等杂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