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艺术家吴琼评传(16)

黄梅戏艺术家吴琼评传(16)

第四章

16, 同窗忆趣

1975年,小琼为了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同时也为了躲避母亲的责罚,她以全县头名状元的好成绩,被安徽省艺术学校录取,她是全校第一个来报到的学生。1980年,她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毕业了.在这所学校里,她度过了五年难忘的学子生涯.

在这段苦中有乐的短暂时光里,她和同窗有过面红耳赤的吵吵嚷嚷,有过不依不饶的打打闹闹,但更多的是和大家快乐与纯真的同学情谊,匆匆五载岁月,小琼和同学们留下许多趣闻佳话。

她多次回忆说:"1975年夏天,我考进了当时的安徽省艺术学校,开始学唱黄梅戏,那时我十三岁。由于我的基础比较差,刚开始的时候,专业课上我常常是被老师骂的对象,也是一些同学私下取笑的素材。偶尔我还会挨老师的鞭子,特别是练习跑圆场,因为我是扁平足,既跑不快也跑不漂亮,挨鞭子就很正常了。所谓挨鞭子,不过是老师狠狠地举起,又轻轻地放下罢了,一点不疼,样子吓人,最要命的是丢脸。加上我的形象也不是特别好,很多人断定,我只能唱老旦了。”

为了在业务上力争第一,她把自己的练功计划排得满满的,圆场、基本功、毯子功,还有唱腔、念白、小品,她都不放过,都要拿第一。

报到那天,学校首先是给全省各地新来的学生们安排宿舍.为了节约房间,容纳更多的同学住宿,学生们的床都是上下双层铺.小琼她们被分配到一间20多人的大宿舍.小琼虽然性格耿直,却是个很宽容大度的人,为了方便新学友,她无私地主动把下铺让给了一位新同学,自己睡到上铺去.为此,老师还着实把小琼表扬了一番。

这个新同学叫杨俊,是当涂县人,看上去好像比别的同学年龄小些.但谁都没想到,就是这个小杨俊,竟然首先跟同学发难,而且对手竟是让给她下铺的小琼。

原来,小琼因为睡在她上铺,每次爬上爬下时,难免得先踩杨俊的床帮,几天后,杨俊看在眼里,便不高兴了。这个当涂小姑娘是个心直口快,嘴没遮拦的人,而小琼更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一个针尖,一个麦芒,这样两个不服输的人碰到一起,正所谓棋逢敌手,将遇良才,三句不投,两句就干了起来,像野孩子似的,你一言,我一语,话赶话,没好话,吵着吵着,就动起了手,难分难解地扭打在一起。

二人为这件小小的"上下铺事件",一连打闹了好几天,谁也没有主动消停的意思,结果不知怎的这事被老师晓得了.老师严厉训斥她们道:

"从今天起,如果发现你们再打架,就把你两人都开除!"

老师这一招还果然灵验,当下就把杨俊和吴琼吓住了.她们小心心里暗自思忖道:

“如果真的被学校开除了,那我们就会被送去下放当知青,成天去田里劳动,再说,要是因为打架,真的被学校遣送回家,那名声也难听死了。”

于是,她们知趣地收敛起各自的脾气,握手言欢,一笑泯恩仇,从此以后,两个"仇家"反而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她们一起练功,一起溜出学校买零食,这种不打不相识的友谊,一直保持到现在。

小琼是虎年出生的,而她的脾气性格也很有一些虎的味道,脾气倔强,好胜心强,干什么都不服输,都想争个第一.同学马兰则不同,她也是虎年生的,但性格很温和,平时比较随性,不显山不露水,做事不喜欢张扬,学业也不那样突出,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

这样两只虎,怎么可能形成"二虎相争"的局面呢?

这时候的马兰,因为长得比较胖,在排戏的角色安排上,老师总是让她扮演老旦的时候多一些,如《杨门女将》中的佘太君、《打金枝》中的母后等,她对老旦的角色也不反感,让演就演,不争不抢.因为平时大家都看不见她有多努力,谁也没有把她当做什么竞争的对手,所以大部分同学都能与马兰和睦相处,没有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就连一向争强好胜的小琼都觉得她和马兰的成绩有不小的悬殊,一直没有把她作为自己的对手去较劲.

杨俊在回忆起马兰时,是这样说的:

“马兰在学校里没有后来那么突出,因为那个时候她倒嗓子,就跟男孩子变声一样,唱不起来。而且马兰小时候比较胖,所以在学校很不显眼。那个时候真没想到日后马兰会成为我们中最耀眼的一个。”

看来大家当时对马兰的认识还是很一致的.

然而她们参加工作不久后,小琼和众姐妹才发现,原来学生离校后,工作分配得好与不好,是和做学生时的成绩一点钩也不挂的。

这时候,小琼才开始正眼重新审视马兰,且很快就感受到了压力。因为这个在学校时成绩并不如自己的同学,居然在走出校门后,很快就迸发出那么多不为人知的闪光点。

小琼后来在谈到马兰时,不无自谦但颇诚挚地说:“在学校就有人说我长得难看。而马兰在上妆之后的魅力,她站在聚光灯下的震慑力,是无数演员可望而不可及的,如果说马兰在台下只做到了八分,上台后却能做到十二分。我正好与她相反,这也正是我的悲哀所在。她的容貌和气质,我永远也无法赶上。”

话是这么说,可事实是,小琼的唱功虽为第一,她的容貌也并不丑,但她不得不演了几年"双簧".

小琼在学校读书时最要好的朋友是杨俊,进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后,因为和吴亚玲同住在一间单身宿舍里,两人的关系自然就亲近了许多。她们的感情相对来说,是比较深的。因为接触时间长,彼此很了解,也很投缘,特别是在性格方面。亚亚总说小琼是一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实际上亚玲的性格也有执拗的一面,比如,她要是认为是正确的事,你很难说服让她改变看法.不过作为一个女人,小琼曾说:

"如果说一个完整的女人是由结婚、生子来论的话,我们几个姐妹当中,只有吴亚玲最顺利地完成了一个女人的这一完整过程。”从这一点而言,小琼是很羡慕的她的. 在五个姐妹中,袁玫1984年被选去饰演电视剧《红楼梦》中袭人的角色,随后就离开了剧团.她是第一个涉足电视剧的演出,也是最早离开省黄梅戏剧院的. 在学校时,袁玫各方面的课程都优秀,尤其练功很吃苦,有一次在练功时,把胳膊都摔折了。因为那是快毕业的时候,眼看就要走向社会了,大家都很珍惜这段最后的学校时光,努力地作最后的冲刺,每天很晚了,同学们还在练功房里压腿呀,打把子呀,翻跟头呀,各练各的。袁玫见有的同学练走‘旋子’,她突然不知哪来的勇气,在同学的帮助下,也来了一个,结果还没有飞起来就‘砰’地一声摔倒了,当时就把胳膊给断了。小琼和几位同学赶紧背袁玫去了医院.

杨俊和吴亚玲很有意思,她跟吴亚玲经常是见了面就忍不住要笑,演对手戏时,更是笑起来就没有个完,有一回,她俩笑得竟然把老师都给气跑了,可是过了一会儿老师回来批评她们的时候,两个人还是不停地笑,弄得老师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1972年,年仅10岁的小琼代表本县第一小学宣传队参加县里的文艺汇演,以一首声情并茂的陕北民歌<>,而一歌成名,红遍全县,展示了她日后将成为一名当红歌后所具备的天赋和才华。 在省黄梅戏艺术学校,她虽然学的是戏曲艺术,但这并不与她后来进军歌坛的愿望相悖,反而令她的戏与歌相得益彰,互为映衬,独具风味(当然.她之所以改唱歌,有刻意为之的意思在内).应该说,她用两只翅膀飞翔,为她最终成为名伶歌后,并创立黄梅戏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先决性的条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