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吸金超6200億 七成是權益產品

今年以來,新基金繼續上演發行盛宴,唱主角的是權益類基金。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5月6日,今年以來已成立新基金425只,募集規模合計6295.35億元,平均單隻基金成立規模為14.81億元。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髮行數量分別達到93只和162只,這兩類權益基金募集規模分別為1163.94億元和3145.52億元,合計4309.46億元,佔新基金募集規模的68.45%。

今年前兩個月,市場行情較好,投資者入市熱情高漲,權益基金募集規模爆棚,形成史上第三次權益基金髮行高潮。前兩波權益基金髮行高潮出現在2007年和2015年:2007年1月至9月合計成立了31只權益基金,募集規模合計2806.8億元,平均單隻募集90.54億元;2015年上半年成立了394只新基金,合計募集規模超過1萬億元,平均募集規模25.89億元。

今年一季度基金銷售再度火爆,每週都有“日光基”、千億資金追捧、比例配售創出新低……募集規模超50億元的產品達到21只,還出現了4只百億規模的權益新基金,分別為易方達研究精選、匯添富中盤積極成長、匯添富大盤核心資產和華夏中證新能源汽車ETF。

權益新基金受到空前歡迎。在“一日售罄”的基金中,權益基金達到30只。不過,基金髮行的火爆並非全面開花,爆款基金主要聚集在興全、睿遠、匯添富、易方達、富國等基金公司旗下,資金追逐的對象是擁有良好口碑基金經理發行的新基金。此外,在火爆的發行市場上基金公司表現得較為理性,面對狂熱的資金並沒有盲目擴張規模,多隻基金實行了限額髮售。

新基金募集的資金將為市場帶來更多新“彈藥”。若按照60%的平均倉位計算,今年以來新發權益類基金將給市場帶來約2500億元的增量資金。

不僅權益基金火爆,固定收益類基金也受到資金追捧。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成立了152只新基金,合計募集規模達到1826.17億元,佔整體發行規模的29.01%。而且,有16只債券基金同樣做到了“一日售罄”,英大安惠純債、博時穩悅63個月定開債、華安鑫浦87個月定開債、富國匯優純債63個月定開、民生加銀聚享39個月定開債、華夏鼎佳等新基金募集規模超過了50億元。

從基金公司來看,南方、博時、富國、鵬華、廣發、華夏、易方達、國泰、平安、招商等基金公司都已發行了10只以上的新基金。

在託管方面,共有33家託管人參與了2020年以來的新基金託管,其中,招商銀行(港股03968)、工商銀行(港股01398)、中國銀行(港股03988)、建設銀行(港股00939)託管的新基金數量超過了40只。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