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神神叨叨“意有所指”,媽媽要抓住“靈魂力”,嘗試賦能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寶媽在日常帶娃的過程中可能發現過寶寶的“反常行為”,比如寶寶自己抱著玩具小熊“神神叨叨”,給玩具熊講故事,和玩具熊聊天,甚至還時不時要給玩具熊喂水或分享自己的零食。

更有甚者,如果自己的玩具被弄丟或弄壞,寶寶還會大哭不止,即使家長買來一個新的娃娃也於事無補,這種反應並非是寶寶故意較真,其實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或許很多媽媽第一次接觸這個詞,那麼什麼是泛靈心理?

這個概念是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的:他認為小孩子的認知中,是沒有生命體與非生命體的,世界萬物都像他一樣能說話、能吃飯、能睡覺、能思考……

他們會把身邊的玩具、生活用品、小動物在主觀上擬人化,和他們交流做朋友。當然,隨著孩子們年齡的增長,他們會逐漸區分出動物、植物以及沒有生命的玩具。

寶寶的神神叨叨“意有所指”,媽媽要抓住“靈魂力”,嘗試賦能

通俗的表現為:會把玩具認作自己的“小夥伴”、或者“弟弟”、“妹妹”;如果媽媽把玩具收拾到櫃子中,他們會認為玩具怕黑,怕孤單;會給自己的娃娃穿衣服,假裝吃東西;會怕鬼、怕怪獸……

總之,泛靈心理是3-6歲的幼兒在生命發展過程中的必經階段,是很普遍的現象。

這個時期的幼兒會將自身的“五覺”(即視覺,嗅覺,味覺,聽覺,感覺)賦予身邊的事物,認為“萬物皆有靈”。

寶寶的神神叨叨“意有所指”,媽媽要抓住“靈魂力”,嘗試賦能

隨著年齡增長,孩子會有一個逐步的變化:

  • 3歲的孩子看任何事物都是富有生命的;
  • 4、5歲的孩子認為會動的事物就是有生命的;
  • 6、7歲的孩子依然還有泛靈思維存在。

之後伴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技能的儲備增多,孩子們的泛靈心理也將漸漸消失。

孩子的泛靈思維究竟是如何產生的?

關於泛靈心理的產生原因,許多人認為是由於寶寶缺乏父母的陪伴,內心孤獨,沒有安全感,只能利用主觀意識改變客觀事物,將注意力轉移到一個玩具上去。

但是研究表明,許多經常有父母陪伴的幼兒,也會經歷泛靈期,而且更為嚴重。可見,這兩者並無太大關係。

中國的心理學家認為,寶寶把沒有生命的個體看成有生命的和有心理活動的認知現象只是暫時的、不穩定的,它是

由於自身知覺或表層認知對事物的擬人化而產生的泛靈心理。

寶寶的思維水平決定寶寶對於有生命的事物的正確的、系統的心理認知。這是3~6歲寶寶泛靈心理產生的根本原因。

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寶寶長大一些後,泛靈心理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失了。

寶寶的神神叨叨“意有所指”,媽媽要抓住“靈魂力”,嘗試賦能

既然這種心理的產生無法避免,那如何利用好這項能力,才是關鍵

媽媽要嘗試抓住寶貝的“靈魂力”,做好正確的引導,從而賦予寶貝更多“神技能”才是寶媽們應該關注的重點。

1、幫助寶寶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

寶寶們由於缺乏更多的閱歷和知識,無法對身邊接觸到的事物有一個客觀的認知,家長們往往也要費心費力地向寶寶們解釋他們提出的“十萬個為什麼”。

此時,家長如果能夠巧妙地運用“泛靈心理”,對幼兒進行教育,會輕鬆不少。

✔舉個例子:當媽媽向寶貝解釋為什麼會有日出和日落時,媽媽可以用充滿童真的語氣說:太陽公公起床了!太陽公公要休息了!

利用這些充滿泛靈色彩的話語形容身邊的事物,會使寶寶更有興趣、更容易認識事物。

利用“泛靈化”的事物對幼兒進行教育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主要是指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神話故事等。

比起向寶寶直接解釋晦澀難懂的道理,這種教育方法效果好得多。有的家長將這些寓言、童話故事編成小節目和寶寶一起表演,從而給寶寶更直接的心理體驗,更容易接受和認識事物。

幼兒的泛靈心理是由於認知發展不充分導致的。我們利用“泛靈心理”進行教育的同時,還應正確引導寶寶學會辨識人和物,促進寶寶從根本上去認識事物,不斷提高他們的認識能力。

寶寶的神神叨叨“意有所指”,媽媽要抓住“靈魂力”,嘗試賦能

2、棘手問題,巧用擬人化方法

世界萬物對於寶寶來說都是新奇無比的,當他們看到自己不能理解的事物時就不免向爸爸媽媽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

面對這些問題,家長們如果直白地用科學知識回答寶寶,他們會不理解,但是又不能不回答,這樣會挫傷寶寶積極思考,探究問題的積極性。

這個時候,家長們就可以巧妙利用寶寶們的泛靈心理,用擬人化的答案去回答寶寶。

  • “小河為什麼會動?”
  • “它們在爭著向大海媽媽的懷抱跑去。”
  • “小草為什麼會發芽?”
  • “小草就像小寶寶一樣,一天天長高。”
  • “天為什麼會黑?”
  • “月亮姐姐上班的時候,小朋友就要休息了。”

這樣的回答,總比你對寶寶說,“你還太小,爸爸(媽媽)跟你說,你也不懂”更能滿足寶寶的求知慾望。

寶寶的神神叨叨“意有所指”,媽媽要抓住“靈魂力”,嘗試賦能

3、培養寶寶的愛心和同情心

家長可以多多運用擬人化方法,應對寶寶的疑問,同時激發其泛靈心理,使其同化到外界事物中。

當我們教育寶寶要保護大自然,愛護小動物,愛護身邊的一桌一椅、一草一木和其他小朋友也要友好相處時,我們都可以利用泛靈心理,使他意識到自己需要人的關懷,其他人其他事物也需要他的關愛,激發其同理心和同情心,學會換位思考。

✔舉個例子:寶寶在玩玩具時,教育寶寶不要用力摔打玩具,“小汽車如果摔壞了,它也會疼的”;寶寶在看書時,可以提醒他要愛護書籍,“封面是書的衣服,衣服被撕壞,書會哭的”“不要去掐花,它會傷心的。”寶寶聽了以後會十分小心,生怕傷害了它的“小夥伴”。

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泛靈心理利用得當,可以幫助寶寶提高能力,如果過度使用,結果將會適得其反。

寶寶的神神叨叨“意有所指”,媽媽要抓住“靈魂力”,嘗試賦能

家長們千萬不要讓“泛靈心理”誤導寶寶

1)不要讓“泛靈心理”,為錯誤行為推卸責任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當寶寶沒看腳下的路不小心被凳子絆倒時,照顧寶寶的家長常常會一邊撫慰寶寶,一邊指使或幫助寶寶去拍打凳子。

受“泛靈心理”的負面影響,寶寶一般都會認為是凳子的錯,和自己無關,打了凳子後,自己也會得到心理的平衡。

這種做法是不妥的,因為這等於為寶寶推卸責任,不利於培養他們的責任感。

寶寶的神神叨叨“意有所指”,媽媽要抓住“靈魂力”,嘗試賦能

2)不要利用“泛靈心理”,恐嚇寶寶嚇唬寶寶

家長平時可能喜歡恐怖刺激的影視節目,還會帶著寶寶一起看,或者寶寶一淘氣就會用魔鬼恐嚇寶寶。

如:不聽話就來抓他等類似的話語。殊不知,此時的寶寶在泛靈期,最容易受這些影響。他們會分不清什麼是現實,什麼是虛構的,他們會把虛構的怪獸、魔鬼通過想像衍生到現實生活中,他們對這些恐怖的事物尚缺乏辨析能力,懵懂無知從而產生恐懼心理,甚至還會出現幻覺,看到怪獸出現。

此時的家長千萬不要給寶寶講有恐怖情節的故事或看恐怖的影視節目。這樣對寶寶的心理和生理發展都會帶來非常不利影響。

泛靈心理是3-6歲幼兒普遍的心理現象,家長們不用過度擔憂寶寶為何會對著玩具娃娃說悄悄話,應正確的認識這一現象,併合理利用這一時期,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引導幼兒為其天賦賦能,你的寶寶一定會成為有用之才。

寶媽們,你家寶寶有類似行為嗎?你是如何處置的?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喜歡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