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荒漠中最壯麗的色彩——丹霞大峽谷 平山湖(續~甘州)

  • 從景觀的角度看,紅層般發育在地質時期內陸盆地的河流或湖泊環境中,所以其岩石的組成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盆地邊綠往往堆積著巨厚的堅硬礫岩,往盆地中心則漸變為砂岩、粉砂岩和更軟弱的泥質岩。平山湖大峽谷的丹霞地貌發育在相對堅硬的古盆地邊緣區域,而相對軟弱的粉砂質和泥質岩則發育著紅層丘陵,它們極富韻律感和層次感,在藍天白雲和薄雪的映襯下,構成了一幅色彩斑斕的遼闊畫卷。
西部荒漠中最壯麗的色彩——丹霞大峽谷 平山湖(續~甘州)

“絲綢古道三千里,華夏文明八千年。”位於河西走廊中部、張掖市腹地的甘州,因其為絲路上東西方文化的交匯之地而聲名遠播。在這個因為黑河貫穿全境而形成的荒漠綠洲裡,合黎山之北和巴丹吉林沙漠西南,有一處叫做平山湖大峽谷的丹霞地貌區,更是被攝影師稱讚“是甘州境內最壯麗的色彩”。

西部荒漠中最壯麗的色彩——丹霞大峽谷 平山湖(續~甘州)

  • 甘州是乾旱區的“綠翡翠

張掖南部是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的祁連山,北部是中國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自然地理環境深深地影響著這裡的一切,也形成了張掖極其多樣化的景觀。張掖治所所在地甘州區,地處北緯39度,相當於東部沿海大連市的緯度,屬於暖溫帶;但因深居亞歐大陸腹地,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是典型的乾旱氣候區。冬季這裡被西伯利亞寒風吹襲而寒冷徹骨;夏季的暖溼季風受到青藏高原的阻隔,難將水汽輸送到這裡。但南部的祁連山區冰山聳立,數十條冰川的融水彙集成為黑河,在甘州的南部流入河西走廊,不僅形成了連綿的綠洲,甚至在乾旱的大地上形成了數處溼地,成為眾多珍奇野生動物的家園。因此,也就有了“若非祁連山頂雪,錯把張掖當江南”的感嘆。張掖的丹霞、彩丘、荒漠、冰山、森林、草場、河流、溼地相交融,共同孕育著甘州燦爛的歷史與多元交融的文化。

西部荒漠中最壯麗的色彩——丹霞大峽谷 平山湖(續~甘州)

經過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的紅色砂岩,形成了陡峭的山峰和成片的奇巖怪石。許多崖壁高達幾百米,氣勢雄渾。有的地方怪石形態各異,卻又組合有序,讓人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妙。平山湖大峽谷是由赭紅色的白堊紀礫岩、砂岩在間歇性的洪流強烈沖刷和冰雪融水的緩慢侵蝕下形成的峽谷地貌,岩石以交錯層理、色彩斑斕稱奇。在峽谷兩側的崖壁上,能清晰地看到暴雨和洪水所留下的痕跡.

西部荒漠中最壯麗的色彩——丹霞大峽谷 平山湖(續~甘州)

甘州的自然風光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就屬這個位於甘州區北部平山湖大峽谷的丹霞地貌。它不僅見證了幾千年的絲路繁華,更是親歷了地球上一個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的變遷我們將時光退回到兩億年前,此時的祁連山區正掙扎著從海洋、海岸帶變成陸地。之後的五千萬年間,強烈的地殼運動使祁連山拔地而起,其北麓和龍首山南緣的兩條深斷裂之間的地塊斷陷為盆地,這就是河西走廊的前身,而龍首山一合黎山北麓,則斷陷形成了平山湖盆地。在距今一億年前後,兩個盆地中堆積了厚厚的紅色碎屑,並慢慢成為岩石。隨著青藏高原的隆起,祁連山地區自800萬年前再次大規模抬升,上述兩個盆地也隨之抬升,並受到流水與風沙的不斷侵蝕。由於氣候乾溼的頻繁變化,祁連山北麓的盆地中沉積了雜色的岩石,抬升後經過自然的侵蝕,形成了如今大名鼎鼎的張掖七彩丹霞。平山湖盆地中堅硬的岩層,在地殼運動中產生很多裂隙,流水首先從紅層上的裂隙進行下切和剝蝕,形成狹長的一線天式的“巷谷”,溝壁則沿垂直裂隙發生崩塌,使巷谷進一步加深和擴大,發育了豐富多彩的丹霞地貌。如今的平山湖丹霞地貌區,仍然保留了大量一線天和峽谷地貌,還有被切割得支離破碎而又連綿不斷的峰林、峰叢。

  • 丹霞是氣候和流水塑造的奇觀

紅色是丹霞地貌的重要特徵,也因為這一明豔的紅色,使得丹霞地貌從各種地貌類型中脫穎而出,備受全世界矚目。丹霞為什麼是紅色的?這要先從鐵元素說起。地球上的絕大多數岩石都含有一定的鐵元素,通常狀況下,鐵元素既可以是黑色的二價鐵,也可以成為赭紅色的三價鐵存在。丹霞的紅色便是由於三價鐵含量較多而形成價鐵是沉積物在氧化環境下的產物,也說明了紅層沉積時期的環境總體上為氧化環境。

西部荒漠中最壯麗的色彩——丹霞大峽谷 平山湖(續~甘州)

在距今1億年前後的白堊紀,地球處於一個暖熱的時期,巨大的亞歐大陸腹地發育乾燥大陸性氣候。熾熱的烈日烘烤著大地,岩石碎屑中的二價鐵離子在沉積後不斷被氧化為三價鐵,而使得岩石成為紅色。盆地中堆積的碎屑顆粒開始在地下巨大壓力的作用下相互膠結形成紅層岩石。紅層的紅色也為了解過去的氣候提供了一條線索。幾百萬年來,龍首山和祁連山的持續抬升,也牽動了兩側盆地紅層的抬升。因為地勢高差增大,流水變得異常活躍,它們不斷沖刷,在平山湖盆地的紅層削切出縱橫交錯的峽谷和巷谷。在乾旱區裡,不可小覷那些偶發性的暴雨和平常的涓涓細流,它隨性而走,刻蝕出了千姿百態、嶙峋怪異的丹霞地貌。

西部荒漠中最壯麗的色彩——丹霞大峽谷 平山湖(續~甘州)

平山湖大峽谷的丹霞地貌,分佈於平山湖地質公園的南側,靠近龍首山的山頂。這裡曾經為盆地的邊緣,來自周圍山上的洪水攜帶的粗大岩石碎屑往往在這裡堆積,形成堅硬的礫岩,經風化侵蝕後,形成以赤壁丹崖為特點的丹霞地貌;而往盆地中心則漸變為河、湖積細砂,以軟弱的粉砂岩或者泥質岩為主,多發育為紅色丘陵。總體上來說,來自於山坡上的冰雪融水或夏季降雨,沿原始裂隙下切,形成很多深狹的溝谷,比較窄的溝谷即稱為一線天,進一步擴大為峽谷,再繼續侵蝕崩塌形成寬谷。丹霞地貌的演化,就是這樣在外動力的作用下,溝谷展寬,崖壁崩塌後退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山峰也在不斷縮小,形成峰叢、峰林、孤峰、石牆石柱,形成千峰競秀、萬壑崢嶸的丹霞奇觀。對於丹霞地貌而言,是大自然每時每刻都在演繹的“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的辯證與深刻。

西部荒漠中最壯麗的色彩——丹霞大峽谷 平山湖(續~甘州)

  • 色彩是凝固的歲月記憶

平山湖大峽谷記錄了一個地質年代—白堊紀時期的氣候變遷,也記錄了青藏高原北部邊緣的滄桑鉅變,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琢,造就瞭如今的奇峰林立,也切割出如迷宮般的峽谷巷谷群,它們無時無刻不在展示時光無法磨滅的莊嚴之美。平山湖地質公園中的峽谷,或開闊或幽閉,或筆直或蜿蜒。步入寬闊平直的山谷,會發現光線在崖壁上盡情展示,變幻出綺麗的光影,而攀爬於狹小曲折的一線天,或側身或匍匐,用肢體去觸摸帶有歲月溫度的岩石,則在一瞬間似乎感受到了天地之間的山脈律動跟南方的丹霞娟秀柔美不同,平山湖大峽谷的丹霞是粗獷壯闊的。它赤城萬仞,層層疊疊,赤裸裸地鋪於龍首山麓,浩浩蕩蕩,蔚為壯觀。尤其在太陽餘暉的照耀下,猶如萬里火紅的雲霞,又如一片躍動著火苗的火海,燃燒了整個天空。荒無人煙的巖漠、戈壁和崎嶇的地勢,使得這裡人煙稀少,但那樣正好給了這片美景展示壯美野性所需的更多空間。也因而,這片土地能讓慕名而來的訪客心生自豪、

西部荒漠中最壯麗的色彩——丹霞大峽谷 平山湖(續~甘州)

敬畏和震撼,為能身臨其境而自豪,為它的恢宏而心生敬畏,更為時間的壯麗和永恆震撼。在平山湖之外,流淌千年的黑河依舊日復一日地滋養著張掖,歷史上曾經綻放絲路繁華的甘州,也在國家吹響的重振絲路的號角里,漸漸恢復昔日的氣度,與城市的喧囂相比一度顯得默默無聞的平山湖大峽谷,也許會藉助這樣的機遇,以驚豔瑰麗的姿態闖入世人視野,讓人一窺大自然的狂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