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選之子:大禹治水的成功其實只是搭了氣候變化的順風車

我們從小的歷史課本聽到的關於王朝更迭的故事,總結原因無外乎就是政治腐敗、外戚專權、太監干政、紅顏禍水、農民起義、官逼民反,原因一大堆,但很少會跟天氣扯上關係。

可是根據近些年的分析,越來越多的歷史學者經過研究得出結論,地球氣候的變化對人類歷史的文明進程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力,絕對不容小覷。

天選之子:大禹治水的成功其實只是搭了氣候變化的順風車

光說咱們國家,在1.5萬年前,當時的氣候從嚴寒的時期開始逐漸變暖,因為天氣變暖了,自然資源肯定就豐富了,這直接導致了人類開始大擴張。

從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時候的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開始,中國氣候處於第一次溫暖期,那時候溫度升高,積雪消融,雨水充沛,暴雨連連,於是大江大河開始洪水橫流,吞噬我們的家園,吞噬我們的土地,搞得我們的先民世代與水患展開鬥爭。

天選之子:大禹治水的成功其實只是搭了氣候變化的順風車

直到大禹登場,他在當時戰勝了洪水,如果沒有大禹當年治水的成功,可能就沒有後面的夏朝,也就可能沒有商朝。可見正是大禹治水的成功改變了整個後世的歷史方向,可以看作一次歷史大事件!

說到大禹治水,我這邊還有一個問題,是因為出現了大禹,所以才把水患治住,還是大禹之所以把水患治住成為千古留名的英雄是因為命好呢?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經過對古代氣候變遷的研究,大禹治水的時候其實是恰恰就趕上了小冰期的開始,就是氣候從溫暖溼潤逐漸變為寒冷乾旱,氣候導致直接降雨減少繼而水患驟減,所以大禹當年之所以能夠治水成功,很有可能剛好趕上了老天爺賞臉,否則天天狂風暴,就是再怎麼堵再怎麼疏也沒招。

天選之子:大禹治水的成功其實只是搭了氣候變化的順風車

夏朝建立以後共傳了14代,到了大約公元前1556年的時候,這個時期的黃河流域因為氣候開始轉冷的原因而發生了大面積的乾旱,那時候糧食大減產,老百姓喝不上水吃不飽飯死了很多人,於是就把矛盾對準了當時的統治者--夏桀!

他為了轉移人們對朝政的不滿,就自作聰明地不斷的在當時發動對外的征伐,一次還行,大傢伙同仇敵愾,可是根本問題沒有解決,打完仗回來以後還是沒有糧食,於是沒辦法就再來一次掙扎,次數多了,就自然而然地引起了當時各部落的不滿與反抗!

當年在黃河流域遊牧的商部落首領湯就藉著天下大旱老百姓活不下去都是夏朝統治者暴虐荒淫為由,率領其他諸侯國一同打起了奪權戰爭,最終夏朝滅亡建立了大商朝,也就是說夏朝的滅亡商朝的建立跟氣候也是息息相關的。

天選之子:大禹治水的成功其實只是搭了氣候變化的順風車

可是自大商朝建立以後就很奇怪,在歷史上商朝五六百年間屢屢遷都,商朝初期遷了八次,商朝後期遷了五次。國都是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哪能隨便遷,那為什麼商朝遷都如此頻繁呢?現在看來應該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氣候。

因為經過對比分析,在商朝早期的一段時間裡可以看到,比起夏朝當時的乾旱,中原地區氣候忽然又再一次轉冷了,就是說夏季季風減弱,大的降雨開始向南移,導致了整個黃河流域迎來了大量降雨。

黃河中下游水患連連,作為全國的大糧倉基本上都在下游,良田被洪水淹沒,這就意味著農業要崩潰,而農業崩潰就意味著建立在農業之上的商朝的統治也不牢靠,怎麼辦?

商朝比夏朝聰明,不斷選擇那些適合農業生產的地方來建立都城。不斷選擇移居的地方,讓人民的生產生活更加安定,這也許就是歷史上商朝遷都的一個重要原因。

天選之子:大禹治水的成功其實只是搭了氣候變化的順風車

我們對照一下氣候表,會驚奇的發現,每一次朝代都是一些戰事大爆發,都跟氣候的變化驚人的吻合!比方說,在西周末年有個統治者叫做周厲王,在他任內不是發生了著名的國人暴動,而這一時期恰恰是中國最冷的時候,平均氣溫大概估算要比現在的溫度低兩度左右,很快西周滅。

天選之子:大禹治水的成功其實只是搭了氣候變化的順風車

我們再往後看,東漢也很不幸,恰好是夾在公元100年到150年以及公元250年到340年之間。那麼夾到這兩個時期之間就代表著你可能要被老天爺搞死,因為這兩個時期恰好是全國洪水和乾旱最頻發的時期,與此同時當年北方的遊牧民族也是肆虐,也可能是他們也被不給力的氣候給逼上梁山了,如果水草豐美牛馬安定,誰願意豁出命來刀戈相見,總之腐朽的東漢的統治加上內部的原因已經日漸嚴重,終於是平地一聲驚雷,百年東漢名存實亡!

我們把時間軸再往後調,來到北宋南宋時期,這個時候的氣候處於全球氣候的寒冷期,這就更糟了,先是北方開始逐漸冷起來,北方崛起了,遼金由於當時所處的氣候越來越寒冷,生存環境持續惡化,那彪悍的他們為了生存矛頭直指北宋,金滅北宋與南宋並存,而南宋偏安江南,北方的嚴寒沒有抵達到這裡,在適宜的氣候條件下,使得南宋在長江流域的平原地區能夠大量地開墾農田,種植水稻發展三年!

天選之子:大禹治水的成功其實只是搭了氣候變化的順風車

別看南宋就巴掌大窩在南方,但因此也是因禍得福使得富甲天下,後來南宋又助元滅金,最後南宋又被元所滅,到了元末的時候,當年中國處於第四次寒冷期,在這個時期紅巾軍起義,大明開始了!而明朝末年我國的氣候是愈加寒冷,天不好收成差,中原災荒嚴重,社會階級矛盾極度尖銳,李自成為了混口飯時被逼上梁山,後來直接打進了北京,逼得崇禎皇帝煤山自縊。

一口氣講了這麼多,可以發現歷史上一次次的改朝換代,確實跟氣候的變遷有著密切的關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