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京,不去雍和宫等于白来

到北京,不去雍和宫等于白来?那他到底有哪些神奇之处呢?

一宫二帝万世香?

“粘杆处”、"血滴子“ 最早刑侦处?

乾隆为啥要将雍正的王府改庙?

雍和宫三绝是那三绝?

一宫二帝万世香

我们知道,雍和宫是雍正住的地方,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也是在这里出生,在雍和宫东边一个如意室的地方诞生,在雍和宫法轮殿内成放着一个金丝楠木雕刻而成的洗三盆,按照民间洗三朝的习俗,弘历降生三天便在这个盆中沐浴,祈福吉祥如意,福寿延绵。盆身有四条鲤鱼,最大一条独占一面,龙头鱼身,鱼幻化为龙,隐含飞黄腾达的意思。所以这个木盆也叫鱼龙变化盆。弘历深受康熙喜爱,甚至坊间猜测为了让皇孙弘历当皇帝,才把皇位传给胤禛。就是所谓一宫二帝。香火从清朝旺盛至今,它也是最大藏传佛教寺庙中心。

到北京,不去雍和宫等于白来

鱼龙变化盆

粘杆处”、"血滴子“ 最早刑侦处?

胤禛在雍王府期间,成立了一个叫“粘杆处”的组织。这个组织原本是为了让胤禛能够清净读书,在夏秋时节专门为王府捕蝉而成立的。这个不起眼的组织缺位胤禛的登位立下汗马功劳。粘杆处让胤禛了解了当前的形式,并一步步赢得了康熙的喜爱。

后来发展成了十分强大的情报收集组织,其成员后被叫做“血滴子”。这些情报很好地帮助胤禛分析朝堂局势,逐步赢得康熙帝的喜爱,并为之后的帝王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乾隆为啥要将雍正的王府改庙?

《喇嘛说》碑文中所述,目的有二:其一是因为蒙古和西藏等地盛行佛教,其二是喇嘛教又最为盛行,不可不保护。这倒有点像我们今天的民族宗教政策,事实上是这样的吗?

历史学家们认为,乾隆帝把雍和宫改成喇嘛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是为缅怀过去,表示对父亲的思念和一片孝心。乾隆皇帝在宫改庙的碑文中写道,自从雍正皇帝灵柩安葬之后,在雍和宫就供奉着他的影像,每年都要去参拜,作为皇位的继承人,对于龙潜禁地雍和宫,乾隆帝自然不敢玷污其圣名而辟作他用。但是如果长久闲置下去,他也担心不足以表达对父亲的追忆和怀念。在唐宋年代,有把先帝的住所改为宗庙宫祠的先例,这对乾隆帝是一个启发。再则,雍正帝生前自号破尘居士,又称圆明居士,时常跟十四世章嘉呼图克图和弘素等僧侣来往,并以“不着僧服的居士”自称,晚年一心炼丹寻求长生之术。乾隆帝考虑到先帝生前信奉喇嘛教,因此把雍和宫改成喇嘛庙,选高行梵僧居此,晨钟暮鼓,唱诵朗朗,以此表示对先帝的崇奉与缅怀,既高洁,又庄严隆重。这些大概是乾隆皇帝把雍和宫改为喇嘛庙的初衷

至于他如何想起把雍和宫改成喇嘛庙,相传,乾隆帝曾经向章嘉活佛详细询问佛教在西藏的发展情况、怎样出家以及讲习佛法的寺院是如何形成的等等一系列问题,章嘉活佛对此一一作了详尽的回答。乾隆帝认为,佛教之所以能够在西藏长时期内得到发展,全部取决于寺庙。如果能建造一座修习经卷的大寺,将会有益于佛教的流传。此后不久,在章嘉活佛的策划下,这一工程很快动工了,并得到了国库拨款,上面这些史料,说明乾隆皇帝由于信奉佛教而引发了他对藏传佛教发展的关心,应该是将雍和宫改庙的一个原因。

然而乾隆皇帝既然从小就虔诚信仰佛教,却为什么在即位后九年才提出宫改庙呢?这其中是否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呢?

史学家们综合分析当时清廷内外的形势认为,乾隆帝自己所说的治国安边,怀柔蒙藏少数民族,实现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定才是将雍和宫改作喇嘛教寺庙的最主要的原因,即位后九年才提出宫改庙也是出于形势所逼。

除此之外,关于乾隆帝为什么把其父雍正帝的府第改为喇嘛庙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即赎罪说。传说康熙朝期间,各皇子之间的皇位之争非常激烈。当时的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心胸狭窄,生性多疑,为争夺皇位,他不择手段地铲除异己。他在自己的行宫即雍和宫内训练了一批武功盖世但杀人如麻的杀手,因这些杀手所用武器均是一种名叫“血滴子”的来自西域的兵器,所以被称为“血滴子”杀手团。胤禛运用这些杀手残杀权臣,弑兄屠弟,终于在1722年康熙帝驾崩后,荣登大宝。

乾隆帝即位后不满其父严政,代之以宽政,同时对其父雍正朝的一些案件进行纠错。为弥补父“谋反、逼母、弑兄、屠弟”等滔天罪行,故而将雍和宫改为喇嘛庙。

雍和宫三绝是那三绝?

雍和宫为佛家圣地,自然有许多珍贵事物。除了由乾隆帝亲自设计“掣签金瓶”外,最著名的,莫过于木雕三绝。

白檀木强巴大佛

到北京,不去雍和宫等于白来

白檀木强巴大佛

这座强巴大佛为雍和宫“三绝”之冠,它的巨大,从脚至顶高达18米,且地下还深藏了8米,共计26米之巨。乃乾隆十五年,第七世达赖格桑嘉措进供的白檀巨木为基础,精心雕凿而成。

关于它,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话说当年有三个红卫兵来砸佛像。第一个爬上走廊,举起斧头想砍断铁索。斧头落下,没有碰到铁索,却正好砍在自己的腿上;第二个人拿过斧头又砍,却一斧砍空,掉下平台,当即昏死过去。第三个人被吓得站都站不起来。据说这三个人后来没有一个活下来的。从此以后,再没有人敢动佛像一下,佛像就这样安然无恙地保存了下来。

紫檀木五百罗汉山

到北京,不去雍和宫等于白来

紫檀木五百罗汉山

法轮殿为寺院僧侣集体诵经的场所,俗称“大经堂”。殿内供奉的宗喀巴大师铜坐像背后,有一座高2.5米、宽3米的木雕艺术品,它由紫檀木雕凿而成,并用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铸造了500尊罗汉,称《紫檀木五百罗汉山》。

金丝楠木护佛巨龛

到北京,不去雍和宫等于白来

金丝楠木护佛巨龛

昭佛楼,原为乾隆生母钮祜禄氏孝圣宪皇太后拜佛之所。在殿内的北墙,有一座巨大的护佛巨龛,是用珍贵的金丝楠木雕镂,佛龛从地面直达楼顶,贯通二层大殿阁楼,雕凿了正龙、侧龙、行云龙、布雨龙、盘柱龙、滚地龙等各态金龙共计九十九条。

镇宫之宝

到北京,不去雍和宫等于白来

在法轮殿内的宗喀巴大师像前,供奉着一座释迦牟尼佛像。这座佛像就是雍和宫的“镇宫之宝”,史料记载,这是雍和宫改庙第二年,西藏郡王的颇罗鼐特地从西藏敬献给雍和宫的。已有近300年历史。

在雍和宫里,胤禛完成了一个普通皇子成为皇帝的蜕变,胤禛在登基三年后正式更名自己的王府为雍和宫。

雍和宫为什么成为喇嘛庙 多选

0

0%

蒙古和西藏等地盛行佛教

0

0%

喇嘛教最为盛行,不可不保护

0

0%

缅怀过去,表示对父亲的思念和一片孝心

0

0%

乾隆帝笃信佛理、虔诚向佛

0

0%

治国安边,怀柔蒙藏少数民族,实现民族团结

0

0%

为父亲胤禛赎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