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海蠣子老肥了~

這海蠣子老肥了~

這海蠣子老肥了~

海蠣子,學名牡蠣,南方俗稱生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等營養成份,其含碘量遠遠高出牛奶和蛋黃,因此又有“海底牛奶”的美稱~

而在這春暖花開之際,正是進補、嚐鮮的時候,這時候海蠣子,雖不如剛開化時那般搶手,卻也是個受歡迎的時鮮~

這海蠣子老肥了~

眼下正是海蠣子肥碩季節,青島當地海蠣子主要有大乳山、紅島等地,其中本地海蠣子不及外地個頭大,乳山的籠養海蠣子外表乾淨個頭大,外表呈灰褐色,剝開的海蠣子肉質飽滿,和青島紅島海蠣子灘塗養殖的方式有所不同,大部分屬於籠養,即放入籠子懸掛到海水裡面養殖。

這海蠣子老肥了~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雖然外地海蠣子個頭大,但本地人總歸還是對當地產的比較認可。

在青島,民間有每年的5-8月份四個月不吃海蠣子的說法,主要原因是這幾個月是繁殖期,天氣熱了後,口感上打折扣;其次是肉體沒有冬天肥碩。

而且俗話說,“冷水的蠣子,熱水的蛤”

老青島人吃海鮮不講究什麼花裡胡哨的烹飪技法,蒸最能保留海蠣子的鮮,伴著暖暖的蒸汽,鮮味更是無孔不入。用小刀撬開緊閉的外殼,露出白嫩的海蠣子肉,先嘬一口湯汁,再將海蠣子肉吸入口中,鮮美的味道、豐富的口感彷彿在口腔中炸開一般,直擊每一處味蕾。

這海蠣子老肥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除了吃,相信肯定還有人看著這海蠣子,感覺像是出珍珠的那個……

這海蠣子老肥了~

其實,珍珠是顆粒物進入牡蠣後,由牡蠣自身分泌的物質而形成的。

若一粒外物侵入牡蠣的殼內,牡蠣即分泌珍珠質將外物層層包起而形成珍珠。食用牡蠣產生的珍珠不光澤,價值不高。只有少數東方的種類,特別是波斯灣珠母貝所產的珍珠質量最高。珠母貝主要分佈於8~20噚(48~120尺)的海水深處。

這海蠣子老肥了~

珍珠多采自5歲以上的牡蠣,用手工方法將小粒珍珠植入珠母貝內,便在其周圍形成養殖的珍珠,大多珍珠養殖在日本或澳大利亞沿岸水域進行。

說完了海蠣子,還是趁這時候趕緊來吃一波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