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真豪“杰”,敢入蜀道行——酥麻入耳的张杰《蜀道难》

最近听了首张杰的歌,央视《经典咏流传》第二季第四期的《蜀道难》,太惊艳了!

唯有真豪“杰”,敢入蜀道行——酥麻入耳的张杰《蜀道难》

一首歌曲折回转,蜿蜒而上,仿佛跟着歌者攀爬于峭壁之上,难也要走,累也要走,痛也要走,死也要走!

张杰声音里独有的不畏艰险,热血少年的特质,与这首歌的氛围融合得天衣无缝。

四川话特有的拧巴死磕的劲儿,传神地表达出了天才诗人的天才诗作。诗仙长于巴蜀,遥想诗仙本人朗诵这首诗,大概就是这个味道吧,瑰丽神奇,鬼斧神工。

唯有真豪“杰”,敢入蜀道行——酥麻入耳的张杰《蜀道难》
唯有真豪“杰”,敢入蜀道行——酥麻入耳的张杰《蜀道难》

很神奇,张杰说四川话的腔调气场,与说普通话时完全不同。

说普通话的张杰,声音偏细偏高,很清亮干净,与我印象中听他唱其他歌的感觉差不多。

而一旦说起四川话,他的声线就要低沉一些,铿锵有力,男人味更浓。

我想这可能就是巴蜀这块神奇的土地养出来的川人味道。忽然想起曾经的两个四川同学,都是重庆出来的美女,性格不同,却是一样的待人热诚,坚韧专一。

唯有真豪“杰”,敢入蜀道行——酥麻入耳的张杰《蜀道难》

还要夸一下央爸爸的编排、舞美。与张杰在台上合作的念白和帮腔,绝对都是牛叉人物。

我一个从不听戏剧的人,被那几句念白迷得如痴如醉,节奏、韵律、声线、顿挫、身姿,无论哪一方面都是绝顶的享受。

总觉得几位帮腔老师应该都是地道的四川人,那纯正的川味没有一丝刻意表演的痕迹,完全是“天然去雕琢”。只要他们的声音一响起,浓墨重彩的巴蜀就扑面而来,烟火缭绕中醉人心底。

唯有真豪“杰”,敢入蜀道行——酥麻入耳的张杰《蜀道难》唯有真豪“杰”,敢入蜀道行——酥麻入耳的张杰《蜀道难》

老实说,这首是我听过张杰的歌里最喜欢的。

干净清亮应该是张杰声音最大的特点吧,他的高音清越,很多歌里的吟唱有如天籁。他的歌唱实力也相当强,是少有的现场宛如CD的歌手之一。

唯有真豪“杰”,敢入蜀道行——酥麻入耳的张杰《蜀道难》

但对于我这种偏好浑厚声线的听众来说,总觉得他的声音偏单薄,力量不足。举个例子,男歌手里我最喜欢的声音是Beyond黄家驹那种,女歌手里是毛阿敏、参加过《我是歌手》的A-Lin黄丽玲那样的声线。张杰的声音与他们不是一个路数。

总的来说,张杰是我喜欢的歌手之一,但他的歌能触动我的比较少。

但这首《蜀道难》真的是打破了我对他的既有印象,单曲循环了无数遍,感慨不知不觉间,张杰似乎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音乐境界。

唯有真豪“杰”,敢入蜀道行——酥麻入耳的张杰《蜀道难》

在这首歌里,他用一种略微沙哑的声线来演绎,听得我心尖都是一阵酥麻,从没想到过张杰抛弃他的招牌清亮后,声音竟然这么磁性,太性感了!

在这里真的要由衷地夸一下,充满变化和张力,这样才能称得上是天籁啊。

清越的底音,沙哑的声线,两者结合,混出一种奇妙的音色。怎么形容好呢?

像一个三十岁的男子,跨过了少年单纯激越的青涩岁月,却还没有达到饱经历练的成熟时分,青春和稳重在他身上融合,少年的棱角倔强犹在,又多了几分世事磨砺的豁达。

将熟未熟,正是最迷人的好时光。

唯有真豪“杰”,敢入蜀道行——酥麻入耳的张杰《蜀道难》

这个阶段,与张杰目前的状态正好重合。

不要被张杰看起来的沉默寡言迷惑,他是热血的射手座。出道这么多年都少年感满满,内心始终都住着一个小男孩,干净执着,定下目标就一往无前,从不畏惧。不管前行路上荆棘密布,还是流言漫天,都永远保持初心,奋勇前行。

音乐于他而言是信仰,是生命,无比神圣尊贵。

看过一个视频合集,张杰从参加选秀,早期舞台,一直到近期演唱会现场,你能听得到明显的变化,长足的进步。

他是一个在唱歌上对自己要求近乎苛刻的人,这么多年一直专注于音乐,心无旁骛、永无止境地学习、成长,所以即使之前他算不上是我的菜,也始终是一个让我敬重的歌手。

唯有真豪“杰”,敢入蜀道行——酥麻入耳的张杰《蜀道难》
唯有真豪“杰”,敢入蜀道行——酥麻入耳的张杰《蜀道难》

曾经的他,带着少年的青涩,在舞台上是紧绷的;

曾经的他,面对流言蜚语,唱歌时是较劲的;

曾经的他,背负重重压力非议,整个人的状态压抑沉郁。

所幸经过苦难的磨砺,现在的张杰,在舞台上自信从容、挥洒自如。他在大众的视线中,由一个毛头小子,成长为一颗“夜空中最亮的星”。

唯有真豪“杰”,敢入蜀道行——酥麻入耳的张杰《蜀道难》

这样少年心性的张杰,这样永不言败的心态,这样数十年如一日的磨练,《蜀道难》这首歌正唱出了他骨子里的坚韧不拔,迎难而上,面对人生这座高峰,走出“我脚下就是坦途”的气魄。

唯有真豪“杰”,敢入蜀道行——酥麻入耳的张杰《蜀道难》

蜀道难,人生难。

没有捷径,只有不停攀登、永不言弃的勇气,才能越挫越勇,蜿蜒而上,领略悬崖峭壁的绝顶风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