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流行的師公戲,是由師公歌舞和古儺儀式發展而成的戲曲形式

廣西流行的師公戲,是由師公歌舞和古儺儀式發展而成的戲曲形式

廣西壯族自治區流行的“師公戲”,是由祭神驅鬼的師公歌舞和古儺儀式發展而成的戲曲形式。廣西古代儺祭盛行,由宋至明,屢見於文獻。陸游《老學庵筆記》說,宋徽宗時“下桂府進面具。比進到,稱‘一副’,初訝甚少。乃是以八百枚為一副,老少妍陋,無一相似者,乃大驚。”儺舞面具如此豐富,足證廣西儺儀之繁榮。廣西以假面裝扮諸神,歌舞禳災祛邪的宗教習俗,一直流傳至今。漢、壯、毛南、瑤等各族,都把跳神的巫師稱“師公”,把師公酬神歌舞叫“調岑頭”、“跳廟”、“唱師” 、“跳師” 。師公們說自己屬於道教的“茅山派”。

廣西流行的師公戲,是由師公歌舞和古儺儀式發展而成的戲曲形式

平話師公戲展演

早期師公戲叫“搬故事”,表演者都是受過戒的師公。師公受戒,要經過神秘的“上雲臺”等儀式。受戒之後,即被認為有了管鬼、捉鬼、治鬼、驅鬼的特異功能。師公戲的演出在師公法事中進行,內容與法事有關,所演都是“神”的故事,如《三元》、《北帝》、《雷王》 等。廣西一些被神化了的地方性的英雄和傑出人物,也進了師公戲,如《莫一大王》、《馮三界》、《甘王》等。後來受儒教的影響,也演二十四孝的故事。

廣西流行的師公戲,是由師公歌舞和古儺儀式發展而成的戲曲形式

廣西師公戲“木面師”

早期師公戲演出戴面具,穿紅衣,稱“木面師”。表演前,先要唱“三元”,謂之“打引”或“忌”。後來改用紙面臉譜,穿戲服,叫“扮面師”。演出前仍要立三元神位,叫“安神插帳”,然後才能開演。正戲演畢,還須有“天官賜福”。演員將事先誰備好的米,分給願主的親戚和在場觀眾,以示“天官”已把“福”賜給願主,並蔭及鄉里。安徽貴池、青陽山區也有儺戲。每年夏曆正月初七和十五日唱兩夜,或加初十、十三,共唱四夜。

廣西流行的師公戲,是由師公歌舞和古儺儀式發展而成的戲曲形式

儺神廟

儺戲班子由宗族成員所組成,演出在宗祠祭祀時進行,因此在巫術和道教以外,有更強的儒教色彩。貴池鄉間有儺神廟,供奉“本境嚎啕要戲之神位”。儺戲演出,謂之“嚎啕神會”。演出的第一個儀式是迎儺神。正月初六晚上,派人去祠堂裡把裝“臉子”的箱子“偷”來,送到儺神廟或社神廟的神臺上。第二天-早,開箱將臉子請出,由四人抬著,旗鑼銃傘開道,燒紙放炮,迎到祠堂,擺在“龍案”上。此謂“迎神下架”。

廣西流行的師公戲,是由師公歌舞和古儺儀式發展而成的戲曲形式

貴州儺戲

接著有“請神”儀式,請天上地下一切神祗,包括龍神、穀神、田公地母、雷公電母、風伯雨師、府縣城隍、橋樑使者,水口、港口、路口、寺廟的“嚎啕耍戲諸神”(包括一末、 二淨、三生、四旦、五醜、六外、七貼旦、八小生在內的藝術神)。繼而是“擺位”,即“請二郎戲神進門安位”。然後將臉子分四排擺好,祭祀一番,才能戴上演出。正月初七夜場,必循序演《舞傘》>、《打赤鳥》、《五星齊會》、《拜年》 、《先生 教學》等小折戲。最後一場結束前,必演《關公斬妖》。

廣西流行的師公戲,是由師公歌舞和古儺儀式發展而成的戲曲形式

正戲中還插演其他小折戲,如《舞回子》、《問土地》等。貴池儺戲還有幾個本戲。正月初七夜演出《劉文龍趕考>》,初十夜演出《孟姜女》。此外尚有《搖錢記》、《陳州放糧》、《花關索》、《平遼記》等。正月十五夜,演完正戲之後,舉行新年齋,然後敲鑼打鼓,燒香放炮,送神——將臉子裝箱 ,恭送到祠堂神臺上,謂之“送神上架”貴池儺戲保持著原始的演出方法,不用絲竹,有時演員喊叫一些吉利話,觀眾隨口應和。

廣西流行的師公戲,是由師公歌舞和古儺儀式發展而成的戲曲形式

池州儺戲

所用面具,為柳木製作,共三十六個。池州儺戲《陳州放糧》的腳本,是詞話體的說唱本。與明代成化年間刊行的“說唱詞話”之《包龍圖陳州糶米記》前半《打查駕》的唱詞對白幾乎完全相同。池州儺戲《花關索》的劇本也是代言體與敘述體參半,七字句與長短句混雜。其齊言體唱詞大都與成化刊本說唱詞話之《花關索出身傳》相同,其賓白則全用代言體。不難看出由行儺祭神的歌舞說唱而過渡到戲曲表演的足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