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醜成那樣,還要天天晒”,寶媽朋友圈晒娃被懟,引發爭議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孩子出生後,曾經特別愛自拍的女性,朋友圈都換畫風了,滿屏都是孩子的日常照。

各種視頻,各種搞怪的畫面,都是媽媽們認為最寶貴的瞬間。

然而,朋友圈畢竟是個展示的地方,有時在寶媽眼裡最正常的舉動,卻會引起他人的反感。

“孩子醜成那樣,還要天天曬”,寶媽朋友圈曬娃被懟,引發爭議

寶媽朋友圈曬娃被怒懟:“孩子醜成那樣,還要天天曬”

小娟(化名)是一名95後辣媽,沒生孩子之前就是個自拍狂,每隔一段時間就愛上傳幾張滿意的自拍照。

生完孩子後,小娟就成了曬娃狂魔,一天早中晚三遍,所有孩子可愛的日常瞬間,都會記錄下來。

“孩子醜成那樣,還要天天曬”,寶媽朋友圈曬娃被懟,引發爭議

原本曬娃是個很正常的舉動,大家都能理解,也樂意看。但小娟曬得實在是太過頻繁了,剛開始還有不少人點贊,後來每次發出去都很“冷清”。

前兩天小娟帶兒子去遊樂場玩了一圈,拍了很多照片,選了九張上傳到朋友圈。

她滿心歡喜地等著點贊,誰知以前一位同事在下面評論道:“你怎麼有勇氣一天發這麼多張照片的?”

這還不算,之後特地發了條朋友圈挑釁嘲諷:“明明孩子醜成那樣,還要天天曬!”

小娟非常生氣,想找這位前同事理論,結果發現被拉黑了。

“孩子醜成那樣,還要天天曬”,寶媽朋友圈曬娃被懟,引發爭議

委屈的她將經歷曬到網上,希望大家評評理。結果評論下方也是兩極分化,引發了不小爭議。

支持小娟的網友認為:她的做法只是出於一個母親對孩子的疼愛,可能發得有點多了,但不喜歡看,朋友圈也有設置權限的功能,屏蔽就好了,沒必要說那麼難聽的話。

反對小娟的網友則認為:天天在朋友圈曬娃,確實有點過了,刷屏看著就太煩了,是自己可能也拉黑了。

“孩子醜成那樣,還要天天曬”,寶媽朋友圈曬娃被懟,引發爭議

其實想記錄孩子的日常,完全不必這樣曬,把照片上傳到雲文檔裡不失為一種好方式。

何況,朋友圈是公開的,萬一發得不對,還可能洩露寶寶的信息,留下安全隱患。

“孩子醜成那樣,還要天天曬”,寶媽朋友圈曬娃被懟,引發爭議

孩子的有些細節,真不能曬

1、名字

朋友圈不一定都是朋友,還可能有一些陌生人。

因此,公佈孩子的名字是非常不安全的,如果有心人想利用孩子做文章,知道名字就非常容易了。

因此,分享時儘量用暱稱或小名代替,比如小可愛、大少爺等等。

2、正面照

對寶媽來說,孩子吃飯、玩耍、笑的瞬間都很可愛,想分享給其他人看看。

“孩子醜成那樣,還要天天曬”,寶媽朋友圈曬娃被懟,引發爭議

這種心情無可厚非,但朋友圈比較雜,經常發寶寶的正面照,可能被有壞心的人利用。

如果真的很想曬,可以加個權限,亦或曬曬寶寶的側面照、背影。

3、學校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因此從幼兒園開始就付出不少。有些孩子也非常優秀,升入了不錯的學校。

父母一開心,可能就會把孩子的學校或校服曬出來,可這種做法直接暴露了孩子的位置,再加上名字、長相等其他信息,很容易給孩子帶來危險。

“孩子醜成那樣,還要天天曬”,寶媽朋友圈曬娃被懟,引發爭議

“孩子醜成那樣,還要天天曬”,寶媽朋友圈曬娃被懟,引發爭議

在朋友圈曬娃,需要注意這幾點

1、重要的信息不暴露

正如前文所說,防人之心不可無,信息時代很多東西都是公開的。

因此,曬娃時涉及到家庭地址、孩子所在的學校,以及自家的車牌號等等,都要進行遮擋。

2、記錄給自己看即可

現在拐賣兒童的實在太多,想曬娃的話,可以設置僅自己可見,美好的回憶也不會丟失啦。

“孩子醜成那樣,還要天天曬”,寶媽朋友圈曬娃被懟,引發爭議

3、設置好權限

朋友圈可以對某些指定的人開放,比如陌生人、客戶等設置為不可見,親戚朋友可見,這樣對孩子而言更安全。

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瞬間都非常珍貴,父母希望將其留下來,也是人之常情。但其實留下瞬間的方法很多,保護好孩子的隱私,儘量不給他人造成困擾,才是最好的。

二胎奶爸一枚,擅長兒童心理和教育領域,跟大家分享我的育兒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