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陽充分考慮各村資源稟賦針對性引入高度匹配產業精準扶貧


惠陽充分考慮各村資源稟賦針對性引入高度匹配產業精準扶貧

平潭鎮以訂單農業模式為扶貧產業“造血”。

引入中藥材金錢草、薑黃、牛大力等種植,發展訂單式農業,以產業提升扶貧“造血功能”;利用環境優勢,建設光伏發電站,貧困村換來“陽光存摺”……農村資源稟賦千差萬別,農民經營能力和脫貧需求也不盡相同,惠陽區在推進精準扶貧工作中,充分考慮當地自然資源、文化資源、人力資源等,有針對性地引入相應產業落戶村莊,讓資源和產業形成較高程度的匹配,謀劃好後扶貧時代的產業振興藍圖。

  平潭鎮

  訂單式農業引進中草藥種植項目

  陽光明媚,微風習習,惠陽區平潭鎮鵲地村生長在地裡的金錢草、薑黃幼苗隨風搖曳,反射出清綠的色彩。

  一個多月前,鵲地村黨支部書記張佔冠把自己承租的13畝土地拿出來,示範種植金錢草、薑黃兩種中藥材,並邀請了省中藥材研究所技術專家到田間,給村民講解種植金錢草、薑黃的技術要點和管理方法。

  這些地原來種植了番薯、葉菜、瓜果等經濟作物,待收成的時候,周邊的蔬菜收購商會到田間地頭議價購買,價錢隨行就市,遇到行情不好的時候往往會賠錢,甚至爛在地裡,農民收入無保障。

  從種植技術要點和成本上看,金錢草、薑黃等中藥材種植與普通蔬果、番薯相差不大,但收成卻不一樣。同樣一畝地,正常年份與市場行情,村民收入6000元左右;而種植金錢草、薑黃,一畝作物的收成可達9000元,且收成有保障。

  種植中藥材如何能保障村民的收入?

  原來,平潭鎮因地制宜整體推進農業產業規模化發展,以“訂單式”農業模式引進中草藥種植,以產業推進扶貧,提升村民“造血”功能。在當地黨委政府牽線搭橋下,合作社提前與企業簽訂回購協議,採取“訂單式”農業模式,先接訂單後生產,農戶只要負責種好作物交付,便可安心收款,這讓農民吃了“定心丸”。

  張佔冠還有一個身份,是村裡大和農業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這個合作社社員共有430多畝土地,除了種植蔬果、番薯外,淮山、粉葛特色農產品也是村裡的主要種植作物,但多年來連續種植,大量消耗了土壤部分種類元素,導致地力下降、蟲害增加,種出來的農產品產量與品質均有所下降。

  平潭鎮黨委副書記李德勉說,引入中藥材作為輪植作物,有助於改善土壤結構,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今年平潭將抓產業扶貧作為助農增收的重要途徑,引進中藥材種植是其中措施之一,這種訂單式農業將成為農民尤其是貧困戶增收的利器,提高了“造血”功能。

  目前,鵲地村正在試種約200畝金錢草、薑黃,待試種成功後,平潭計劃明年通過將新圩村、鵲地村、鶴湖村3個村打造連片中藥材種植區域,以此為主導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進鄉村振興,村民增收脫貧致富。

  良井鎮

  盤活農村荒地引入產業助力增收

  無獨有偶,與平潭僅一江之隔的良井鎮,也是因地制宜推進產業扶貧工作。

  在該鎮圍龍村一塊山坡地上,去年底種下的中藥材牛大力,蔓藤茂盛,葉子在陽光下綠得發亮,長勢喜人。惠州市多寶利農牧發展有限公司在這裡種植了140畝牛大力,以“公司+基地+農戶”模式,輻射周邊地區,帶動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盤活農村荒廢耕地,助力農民尤其是貧困戶增收。

  惠州市多寶利農牧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嚴志強說,中藥材牛大力生長期較長,一般需要5年,但每年平均每畝收益1萬元左右,這是其他經濟作物所不能相比的。同時,牛大力對生產環境要求低,不需要肥沃的土壤,普通土壤也能長得很好,且不怕乾旱,易存活。

  今年初,樓角村農戶陳瑞權到圍龍村學習了牛大力種植技術後,將自家4畝多的荒地開墾出來,種上了牛大力。陳瑞權說,種植牛大力不像種植蔬果類作物那樣需要大量人工管理,村裡大多數人一般外出務工,牛大力很適合在村裡種植。在他的示範帶動下,周邊村民也陸續種植了牛大力。

  為了鼓勵有條件的農戶種植牛大力,惠州市多寶利農牧發展有限公司與農戶簽訂了保護價收購協議,發展訂單式農業。公司為農戶提供優質牛大力種子,免費進行種植技術培訓,由農戶自主發展種植牛大力,保證農戶種植的牛大力有市場、有銷路。這種通過發展訂單農業的方式,解決了種植戶的產品銷路問題,保證了種植收益,極大地調動了農戶的生產積極性。

  據瞭解,良井鎮作為惠陽的農業大鎮,有農業龍頭企業10家、農業專業合作社34家。種植有貝貝瓜、玫瑰、慈姑等100多種特色農產品。盤活農村閒置土地,引入符合當地發展的農業產業,發揮土地最大效益,調動村民積極性是良井鎮在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的重要措施。

  永湖鎮

  建光伏發電站將資源優勢“變現”

  大坑水庫在惠陽區永湖鎮東北部猶如一面長條形的鏡子,大坑村就坐落在“鏡子”的“手柄”邊上。

  與惠陽大多數村莊相比,大坑村滿眼都是鬱鬱蔥蔥的山林,環繞在水庫邊上,恍如進入世外桃源。這裡生態資源優良,但因靠近飲用水源,各種發展受到了嚴格限制。沒有產業,大坑村一直戴著“集體經濟薄弱村”的帽子,無法改變村子落後的面貌,村民依靠原生態的種養模式,難以過上富裕的生活。

  眼看其他村子逐漸過上好日子,從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起,大坑村村民陸續外遷,搬至永湖鎮上居住的人較多,平日外出務工,週末返回村裡打理果樹。

  發展受到諸多限制的大坑村,走綠色發展道路是唯一選擇。如何利用好這裡的山水資源,成為了大坑村人一直思考的問題。

  改變從去年開始,今年初見成效。

  大坑村屬於移民村,可享受國家幫扶政策。在惠陽區移民辦的幫助下,該村去年投入了近90萬元,在水庫邊建設了總面積約700平方米的光伏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為148千瓦時。在大坑村委會大樓和文化廣場的長廊上,一塊塊整齊有序的光伏面板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發光,光伏面板下的蓄電池箱裡實時記錄著光伏電站的發電量。

  “村民很開心,在村裡建設光伏發電項目不佔用耕地,也不會帶來汙染,且能帶來穩定的收益。”大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邱新民看著電錶上的發電量一直往上升喜笑顏開。

  今年1月20日,大坑村光伏發電項目併入了南方電網,平均每天發電500多度,截至目前累計發電2.5萬多度。按照測算,這700平方米光伏面板一年可為大坑村帶來12萬元左右的收益,項目設計使用年限為25年,生命週期內可為村裡增收300萬元。

  光伏發電項目效益不錯,大坑村計劃在今年底前,在村裡文化廣場周邊增建裝機容量為60千瓦時的光伏發電設備。邱新民說,村裡計劃利用好光伏面板支架走廊,打造一條別具特色的廉政文化長廊,喜提“陽光存摺”後再享文化大餐。

來源:惠州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