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穿的可能是“假防晒服”,從釣魚人的角度,談防晒服選擇技巧

夏季釣魚時什麼最重要?防曬!皮膚被紫外線照射後,不僅僅是膚色變黑,更會誘發皮膚疾病。對於釣魚人來說在戶外的時間要遠超過普通大眾,因此防曬問題也是非常突出的。因此具有防曬功能的服裝應運而生,那麼您購買到的防曬服真防曬嗎?價格高的一定是質量好的嗎?本文就來和大家介紹關於防曬服的相關知識,助您選到適合自己的防曬服,那麼需要先了解以下幾個重點:

  • 什麼是防曬服?標準如何定義?
  • 如何選擇防曬服?
  • 釣魚防曬技巧。
你穿的可能是“假防曬服”,從釣魚人的角度,談防曬服選擇技巧

防曬服誕生的時間並不久,2007年前後從美國傳入中國,簡單的理解:通過具有一定防紫外線能力面料製成的外衣,俗稱為防曬服。我國在2011年制定了防曬標準,只有當產品的upf大於40,且uva透過率小於5%時,才可稱 為“防紫外線產品”。防曬服並不是通過加厚面料來防曬,它也是普通的面料,大多是滌綸材質,在製作染色時加入防曬劑來提高防曬能力。

防曬服應該在標籤上標有以下內容:1.標準編號,即gb/t18830;2.upf值:大於40;且需要註明當防曬服在潮溼或者拉伸的情況下,防曬功能會降低。我們通俗的來解釋一下,upf的意思就是,假設upf是40,那麼就是1/40的紫外線可以透過衣服,這個值越高防曬能力越強,但目前我國最高標準是50,因為當到50之後,紫外線的危害可以忽略不計。UVA是長波紫外線,這個值越小,防曬能力越強。

你穿的可能是“假防曬服”,從釣魚人的角度,談防曬服選擇技巧

如何正確選擇防曬服

那麼迴歸到釣魚人關心的話題上來,市場上防曬服五花八門數量眾多,如何進行選擇呢?根據我對防曬服的瞭解,可以使用排除法來進行挑選,也就是說,先把一些不合規的防曬服去掉。

按照國家標準,防曬服要在標籤上註明等級,這一點就可以“唰”下許多防曬服,尤其在電商平臺是重災區,我隨機在20-100元這個價位尋找了10個防曬服,全部沒有在標籤上註明,個別商品在宣傳圖片上標註,我對真實性持懷疑態度,這裡麵包括釣魚領域知名企業,令我汗顏。可以這麼說,以釣魚防曬服為宣傳口號的產品,無論大品牌還是小品牌(代加工),要麼沒有標籤標註,要麼連介紹圖片上都沒有標註,按照倖存者偏差,這些不意味著肯定不合格,但合規率有多高,我持懷疑態度。

你穿的可能是“假防曬服”,從釣魚人的角度,談防曬服選擇技巧

反而在知名戶外品牌的電商、實體店中,我隨機看了5家。迪卡儂、駱駝、探路者、狼爪、始祖鳥全部都有防曬標識,只是限於沒有設備測量,無法驗證真實性,(並非推薦這5個品牌,我只是在商場裡隨機看了這5個品牌而已)但從感官上衡量,還是知名品牌更值得信賴。

無法迴避的尷尬:也就是說,如果購買到防曬能力不足的防曬服,那麼它就是一件簡單遮擋陽光的衣服,防曬能力甚至還不如普通衣物,這點在很多低價防曬服上最容易體現。

初選之後應關注不同防曬服類型

目前主流防曬服為速幹、冰絲兩種,二者各有利弊,速幹穿在身上更乾爽,排汗能力強,但體感上稍熱。冰絲涼爽,但排汗性差,且非常容易“拔絲”,畢竟在釣魚時魚鉤掛在衣服上是無法避免的,因此需要自行衡量選擇哪一種防曬服類型。

我個人的建議是,北方釣友選擇冰絲,南方釣友選擇速幹。依據是南方空氣多潮溼,速幹更容易保持乾燥,冰絲會潮乎乎的貼在身上,非常難受,北方則相反。

你穿的可能是“假防曬服”,從釣魚人的角度,談防曬服選擇技巧

釣魚防曬技巧

哪怕在釣魚時穿著防曬服也並不保險,首先你無法確定你的防曬服是否真正“防曬”,我看到很多釣友在夏天只穿著防曬服在釣魚,這樣防護等級並不高,建議參考一下幾個小經驗。

一、選擇雙色黑膠防曬傘加防曬服,這樣雙層保護的效果更好,防曬傘擋住大部分紫外線,防曬服防止水面反射,其實從釣魚的角度來說,防止水面反射更重要。

二、不要覺得帶帽子的防曬服會熱,有帽子才是最大程度的全方位保護,直接可以將拉鍊拉到鼻子處,再佩戴偏光鏡,幾乎沒有死角。

你穿的可能是“假防曬服”,從釣魚人的角度,談防曬服選擇技巧

三、因為防曬服是通過防曬劑實現防曬能力,所以當多次清洗、拉伸後,防曬能力會下降,這是沒有辦法的,所以這點只能信賴大品牌的防曬服了,建議大家防曬服穿1年後,尤其是釣魚人,基本可以買新的防曬服了,因為再好的品牌,也無法承受多次清洗。

關於最後的總結歸納

綜上所述,詳細介紹了防曬服的材質和選擇技巧,可能很多釣友不以為然,釣魚人哪有不曬黑的,但從健康的角度來看,長期暴露在陽光下確實對皮膚有很大的傷害,釣魚是娛樂,以犧牲健康的代價來釣魚是得不償失的。

希望本文能夠幫助到您,如果覺得不錯歡迎點贊和關注,隨時分享有趣的釣魚小技巧.

你穿的可能是“假防曬服”,從釣魚人的角度,談防曬服選擇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