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從事護理工作24年
把患者當家人、朋友
捧出一顆赤誠之心
面對患者的不理解
她好言解釋,貼心勸慰,冰釋“怨氣”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她重複著“昨天的故事”
在細微和繁雜處,秉持匠心
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極致
用樸實的言行
踐行著“南丁格爾”之愛
她就是天門市第三人民醫院內科護士長鄧素紅,她多次在市裡獲“十佳護士”光榮稱號。她帶領的護理團隊多次被院裡評為“十佳優秀護理服務單元”等稱號。
鄧素紅說:“穿上這身白大褂,就要對得住自己的良心,無愧這份職業!服侍好患者,讓他們開心,有家的感覺,我心裡就踏實了!”
01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
7月25日中午,太陽像火球似的炙烤著大地。官路社區劉爹爹躺在輪椅上享受著電風扇的愜意,一聲親切的“劉爹爹”,讓老人抬起頭來。原來是家庭醫生鄧素紅和她的同事上門服務來了。鄧素紅將額前汗溼的頭髮往後捋了捋,操起血壓器等“傢伙”,幫老人體檢起來。末了,鄧素紅叮囑老人科學用藥、講究清淡飲食。
自2012年以來,鄧素紅所在的科室成立了社區衛生服務團隊,負責官路社區近2000戶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由於科室業務較忙,她每次下社區都是利用中午或晚上休息時間,別人是輪換著,只有她一次不落,而總是走在最前頭,用她的微笑和耐心與居民進行溝通。
無論是櫛風沐雨,還是烈陽暴曬,鄧素紅忙碌的身影,把黨的醫療惠民、健康扶貧政策送到千家萬戶,讓一方群眾受益。她說:“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
02
“如果說醫患魚水情是首歌,我願做她的美妙音符”
鄧素紅對患者傾注著一腔真情。她說:“如果說醫患魚水情是首歌,我願做她的美妙音符!”
有一次,120送來一位70多歲腦出血的患者。老人是一位五保戶,沒有家屬親人,入院時嘔吐不止,渾身大、小便,瞬間他住的病房內瀰漫著奇臭無比的味道,同房的病人紛紛要求更換病房。鄧素紅一邊勸說,一邊帶領護理人員清洗病人,一遍又一遍,直至把病人身上的臭味清除。在住院治療期間,每天堅持為他翻身、做壓瘡處理、傾倒尿液……一個月後,老人神志完全清醒,多處壓瘡也痊癒了。他逢人便說:“護士長就像自家閨女,她貼心貼肝的服務,給了我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氣!”
無獨有偶。前不久,在搶救一病人中,病人的嘔吐物不慎濺到了鄧素紅的頭髮、額頭、鼻尖上,泛起陣陣腥味。她沒有生氣,而是耐心地將病人安頓好後,默默地去將身上的穢物處理掉。有人驚歎鄧素紅的“承受能力”,她淡然一笑:“你把這些病人當至親的人了,你還嫌不嫌他們髒!”
6月29日中午,鄧素紅18歲的兒子騎車摔傷,要她全程陪護。鄧素紅鼓勵兒子“堅強點”,便又去照顧其他患者。兒子不理解。鄧素紅說:“媽媽是所有病人的護士長。媽媽放心不下你,也放心不下所有的病人!”
據鄧素紅的同事們介紹,鄧素紅好像把自己“賣”給了醫院,每天她來的最早,回的最晚,髒活累活搶著幹。從不計較個人得失,遇到臨時需要加班或危重病人,隨叫隨到,有時候一兩個月都不曾休息過。每年“大年三十”的值守,都是她“包”了。
03
“護理中見匠心,我們要打造屬於自己的護理品牌”
作為護士長,優化護理流程,細化服務細節,是鄧素紅和她的團隊追求的品牌效應。她們圍繞“關愛、細緻、專業、貼心”開展優質護理服務,讓患者感到家的溫暖。
改變對病人的稱呼,從過去的直呼其名到現在的“阿姨”、“爺爺”、“王姐”……這是鄧素紅引領的新風尚。
針對不少護士“重專業、輕基礎,重技術、輕服務”,鄧素紅致力於夯實基礎護理,將每週三定為“基礎護理日”。她還利用每天晨會時間,組織護士門進行《基礎護理服務工作規範》、《常用臨床護理技術服務規範》的技能培訓,提升了整個團隊的護理技能。
很多年輕護士,溝通能力欠缺,不知道怎麼和病人交流;接受不了為病人洗臉、洗頭、擦浴等生活護理。鄧素紅“自搭樓梯上高臺”,每天做給護士們看,帶著護士們幹——她一頭扎進病房,躬身為病人洗臉、梳頭、剪指甲等。身邊的榜樣,前行的力量。新手護士們放下往日的矜持,跟著護士長有板有眼地幹起來,熟稔起來,成為習慣。患者們說:“這個護士長真有一套!受惠的還是我們。”
醫院護理部主任馬黎容說:“鄧素紅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蹟,她是平凡的,平凡得像一滴露珠、一聲鳥鳴、一粒草芥。但正是這不起眼的平凡,卻匯聚成了祖國建設的黃鐘大呂,譜就成醫療事業的恢宏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