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了100萬,流水是同行5倍!狂奔下的“移動支付”,還剩什麼?

“行百里者半九十。”


這是《戰國策》裡的一句話,意思是事情越接近成功,越容易麻痺大意。


在商言商,商業經營其實就是一次次百里征途。


在這條路上,我們不會因長途跋涉而氣餒,也不因迷蹤失路而消沉,卻往往在剛走到一半時,誤以為已經抵達終點而停止不前了。


01

因為多做一件事

他的店鋪流水是同行5倍


超盟君認識兩個商家,姑且叫他們A老闆和B老闆吧。兩個人都在深圳開了家餐飲店,店的規模也差不多。


2018年6月份,A老闆因為每天統計店鋪賬目很麻煩,偶然使用了支付系統的“對賬”功能,發現原來需要半小時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幾秒鐘就由系統計算出來了。


賣了100萬,流水是同行5倍!狂奔下的“移動支付”,還剩什麼?


智能核賬的效果讓A老闆很驚訝,後來他又陸續嘗試了門店管理、用戶畫像等功能,每天節省了大筆重複性瑣事,店鋪的經營也越來越輕鬆。


這個時候B老闆雖然也早就接入移動支付,但只是把它當成支付工具,其他的經營手段還是老樣子。當然雖然累點,生意也不差,也沒有特別火,就是正常。


過了半年,每天空出大把時間的A老闆,又開始著手把店鋪搬到線上去.


有次,他還在“超盟金服”公眾號看見超盟正聯合微信舉辦朋友圈廣告活動。


因為是超盟商家,可以免費申請活動。A老闆準備了一些五元、十元的消費券投放到朋友圈,藉助系統的定位,在餐館周圍的用戶朋友圈裡曝光了80萬次。


最後算下來,期間一共有32000多人領券,陸陸續續5000多人進店核銷,貢獻消費額接近100萬元!


賣了100萬,流水是同行5倍!狂奔下的“移動支付”,還剩什麼?


去年年中,超盟U品上線後,A老闆又立刻把店鋪搬到U品上面,吸引了很多流量。


而B老闆這時候還是跟以前一樣,雖然店鋪生意沒衰退,但相比A已經差距挺大了。


其實B老闆也不是不努力,每天朝六晚九,一心想把店鋪做大做強,但精力都陷在一些重複性瑣事上,又不願意多探索新事物,也就始終沒能如願。


也許最開始A老闆和B老闆的店鋪差不多,但是因為B老闆只把移動支付當成了支付工具,A老闆卻開始嘗試增值服務,導入到店鋪裡,兩年積累下來,兩家店鋪已經是天壤之別了。


現在,A老闆已經在籌劃開分店的事情,每天的流水就有五萬多元,而且非常輕鬆;B老闆忙得前腳不沾後腳,一天也只有一萬塊的流水……

他們的差距已經有五倍了。


賣了100萬,流水是同行5倍!狂奔下的“移動支付”,還剩什麼?


02

你已經接入移動支付了

為什麼不願意再進一步?


前面說的是兩個小商家的例子,下面說一點知名品牌的事情。


比如星巴克,移動支付興起後,星巴克曾經誤以為這只是一種新的支付方式,對它並沒有太上心。


在中國,星巴克甚至還想用自己的禮品卡交易體系,推出獨立的移動支付服務。


但結果可想而知:沒多少人願意用星巴克的支付方式。


試想一下,如果移動支付只是一種新的支付方式,那它即使比現金方便一些,為什麼會有那麼強大的傳播力?


中國的傳統四大發明中,火藥顛覆了封建王朝,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地圖,印刷術和紙讓知識迅速傳播。


同樣的,如果僅僅只是一種新的支付方式,移動支付又憑什麼能被列為“新四大發明”呢?


賣了100萬,流水是同行5倍!狂奔下的“移動支付”,還剩什麼?

中國新四大發明:移動支付,高鐵,網購和共享單車


但可惜的是,這些疑問沒有引起我們足夠的警醒。


根據艾媒諮詢的數據,全國7000多萬個體工商戶中,有5000萬商戶支持使用移動支付——


但在其中,有絕大多數人,接入移動支付僅僅只是為了收銀!而沒有,哪怕是嘗試一下增值服務!


在網上,有一個“100分概念”很流行:


100分是個分水嶺。當我們的投入不到100分時,只能按1:1的比例兌換產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但只要超過100分,哪怕是101分的投入,額外的1分,就能帶來500分、1000分的產出!


在實體商業領域,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今年3月份,螞蟻金服CEO胡曉明在支付寶合作伙伴大會上展示過一個案例:2019年1月-11月,漢堡王增加了540萬會員用戶,單店同比營業額增長兩位數。


而原因,只是因為漢堡王在支付寶打通了IoT、點餐小程序和輕會員等數字化營銷鏈路。

賣了100萬,流水是同行5倍!狂奔下的“移動支付”,還剩什麼?

漢堡王-支付寶界面


深圳餐飲品牌“樂山小吃”,很早就接入了超盟智慧支付,之後又把店鋪接入到超盟U品,銷量陡增14032單!


賣了100萬,流水是同行5倍!狂奔下的“移動支付”,還剩什麼?

樂山小吃-超盟U品界面


回到我們開始說的星巴克上面,2017年前後,星巴克驚覺移動支付不只是“支付”,當機立斷在一年內對接了微信支付、支付寶和銀聯雲閃付。又以此為入口:


在微信開通了廣告、卡券功能;

在支付寶獲得了各類數據支持和禮品卡服務;

聯合雲閃付推出了多場消費優享折扣活動吸引流量。


在人人都用移動支付的時代,星巴克放棄自有支付系統,接入移動支付,達到100分是應該的。


但真正產生溢價、產生裂變的,還是那額外的1分!


賣了100萬,流水是同行5倍!狂奔下的“移動支付”,還剩什麼?

星巴克董事長霍華德·舒爾茨(左),馬雲(右)


這次疫情期間,全國餐飲業遭受重創,恆大研究院測算,春節期間餐飲零售銷售額約損失5000億。


啟動線上業務的星巴克,卻得以正常經營,並貢獻了總銷售額80%的業績。


有人斷言,如果沒有線上服務,星巴克在中國的業務將會徹底癱瘓。


03

增值服務

實體商業的“護城河”和“攻城錘”


中國的移動支付發展得非常快,從2011年支付寶從廣州網貸會上推出條碼支付產品算起,距今剛滿十年。


德國《世界報》稱讚說,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這樣如此迅速地告別紙幣。


美國“商業內幕”網站也說,中國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已經遠遠超過了美國和歐洲國家。


這些當然都是事實。


但這些也都屬於外行人看熱鬧的範疇,誰的規模大誰就厲害。真正的內行人看的是門道。


中國銀聯總公司雲閃付事業部高管周明,曾在超盟生態合作伙伴大會上指出,未來的商業模式會表現在新支付方式和商戶做無縫化,由支付做一個嫁接。


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董希淼也認為,除了支付本身,用戶對支付機構的選擇更取決於增值服務。


在一次圓桌對話會上,世界銀行行長金墉也對我國總理說,移動支付在內的數字經濟,讓人們獲得了更多資本和進入市場的機會。


賣了100萬,流水是同行5倍!狂奔下的“移動支付”,還剩什麼?

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左二)


移動支付的“門道”,不在支付,而在支付之外的那些能力!


商戶朋友肯定知道,貸款難一直是開店的大難題。移動支付作為入口後,以此把流水信息和交易行為轉化為數據背書,卻能大大降低授貸門檻。


以超盟經營貸為例,聯合“我來數科”和“新大陸”金融機構,不用商戶抵押也不用擔保,即可完成放貸服務。目前累計放貸金額已達到數億元。


還有流量,傳統商業的獲客邏輯,就是“隨緣”:顧客隨緣進店,隨緣下單。


在《注意!實體將全面迭代,“新商業浪潮”即將開啟!》裡,超盟君就把實體開店比作“抽盲盒”,有興趣的可以點鏈接看下。


賣了100萬,流水是同行5倍!狂奔下的“移動支付”,還剩什麼?

開店就像抽盲盒

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進店的是誰,會不會買東西


移動支付背後的數字化獲客能力,卻能讓商家通過微信好友、微信公眾號甚至獨立小程序,獲得專屬於自己的用戶、粉絲,也就是私域流量。


每一個商家也都是消費者,我們不妨想象一下自己上一次購物是在什麼時候,也許就來自於朋友圈的一個廣告。


在實體店鋪的經營中,增值服務是“護城河”,維繫店鋪的競爭力;

而在整個商業生態裡,增值服務則變成了“攻城錘”,提高店鋪的經營能力。


根據艾媒諮詢的數據,分別有78.6%和76.2%的受訪商戶,在接入移動支付增值服務後,客流和顧客好評有所上升。


同時,運營業績、顧客排隊效率和庫存管理等方面,也都有六成以上的商戶認為有顯著提高。


賣了100萬,流水是同行5倍!狂奔下的“移動支付”,還剩什麼?

圖片來源:艾媒諮詢


此外還有類似於超盟U品的平臺服務,商家以移動支付為入口,對接平臺服務,平臺則建立模型,向店鋪導入流量,並在店鋪周邊展開推薦。


這種推薦是以大數據為基礎,靠高速雲計算的,無論效率還是精準度,都是傳統商業無法做到的。


賣了100萬,流水是同行5倍!狂奔下的“移動支付”,還剩什麼?


很多人說開店難、經營難,其實這個時代通往生意興隆的道路,很清晰的。


最後,回到我們開頭的那幾個案例裡。


A老闆只是因為比B老闆多嘗試了一次增值服務,兩年後每天比人家多賺五倍;

星巴克更是在走錯數年後,果斷回頭接入移動支付、開通增值服務,最後在疫情期“救己一命”。


如果我們一定要從中抽取一點道理的話,那大概就是這句話了:


你已經接入移動支付了,不妨再嘗試一下增值服務吧。


畢竟阿里馬雲就曾經說過: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替換到實體商業領域,增值服務總是要嘗試一下的,萬一有效果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