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孝道和基督教的榮耀父母的比較

中國的孝道

宋代哲學家張載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四句話道出中國人的思想道德,追求和尊嚴。但是所有這些品質是從孝為起點的。根據張載,“清貧,乃讀書人順境。節儉,即種田人豐年。習讀書之業,便當知讀書之樂。存為善之心,不必邀為善之名。”“長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為者,皆不忍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對於孝的重視,是五千年中華文明歷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孝或孝敬,孝義,孝順,是中國儒家家庭倫理的核心。中國人可能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分散在世界不同的地方,接受當地的文化,但孝順的觀念, 對家庭的尊重在華人之間是共通的。孝是中國社會的核心價值,它涉及的層面極廣,從宇宙觀,人觀,秩序觀,道政治,文化,宗教,禮俗,性別,自我認同等各方面。

孝的故事家喻戶曉,但是真正理解孝不是很容易。要有幾個層次。首先是孝順。孝順通常是指兒女和父母的關係。其基本含義是兒女的行為應尊重父母,不至於行差踏錯而使他們蒙羞,是一種穩定倫常關係表現。所以它有兩個重要含義:1)尊重,即重視;2)不使蒙羞。

孝順父母是語言和行為上的一種尊敬,也是對父母的地位發自內心的重視。孝順不僅是對對象個人其特質,也是對其地位的一種尊敬。這就包含了,父母即使不完美也要諒解; 因為這是他們的地位所致。例如,有些美國人可能不同意總統的決定,但他們應依然尊敬他作為國家領袖的地位。孝順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是家裡的長輩以及先人的良心意願。同樣各個年齡段的兒女也應該孝敬父母,不管他們的父母“值得”孝敬與否。儒家稱孝有三級,最高點是使父母受天下人的尊敬,其次是不使父母因自己的行為蒙羞,最基本的是儘自己的力量奉養父母,不使父母凍餓。(大戴禮記)。

中國的孝的涵義要遠不止對父母長輩的孝順和重視。孝順引申出中國的孝義是要有起家治國平天下的目的。“大學”的‘八目’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載:“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 孝者,所以事君也,......”這是為什麼孝悌被統治者利用以統治人民。

更深刻的分析, “孝”本身具有深遠的哲學思想,更成為中國人與人和睦相處, 中國社會和諧基本結構的基礎。“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只一句話表達了親子關係只是一個人社會關係中的一部分。家庭親子關係的重要性最終放大到指導一個人對於工作,社會,國家的行動。然後應是指導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哲學思想。孝的三個層次,在孔子的思想中明確地表達出: “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所以孝,起於尊重父母,是孝順。之後是“以孝治天下”,是孝義, 最後是教化世人,立身揚名為孝道。孝道蔚為風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孝的最高境界。“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

基督教中的孝道

如中國的孝道,聖經對榮耀父母非常非常看重。聖經中摩西十誡是上帝給人律法的開始。在西奈山,摩西與耶和華共處了40晝夜,之後,他將刻有上帝親授的十誡的兩塊法版帶下上。上帝賜下十誡時,西奈山全山冒煙,噴出烈火,遍山大震動。這些令人生畏的景象以戲劇性的方式顯示這十條戒律如此重要,以色列的整個社會基礎就建立在這個律法之上。”

其中一塊法版刻有第5條誡命。該經文的內容是“要孝敬父母,以便在你的上帝耶和華賜給你的土地上享長壽 (Honor your father and your mother, that your days may be long upon the land which the Lord your God is giving you)”(出埃及 20:12)。

從十誡中我們看出三個關係:人和神,人和父母,人和他人。十誡的前面的四條誡命,說到人跟神之間的關係,第五條是人跟父母的關係。第六條之後是人跟人之間的關係。但是神人關係貫穿整個十誡,以及正本聖經。

榮耀父母用的詞是希伯來語kabod, 意思其實是沉重或很有份量。希臘詞孝敬的意思就是尊重、珍視和重視。英語用的是Honor,意思是崇高,尊敬,尤其是在眾人面前。聖經中的榮耀父母就是給予父母在自己的生活中一個主要的地位,或者說是權威。讚頌父母,關懷,尊重和服從父母。尊重,尊敬和服從是反映榮耀的行動和行為。

這個概念的意義層次與中國的孝順父母相同。指的是兒女與父母的關係。中國儒家的孝順的最高點是使父母受天下人的尊敬,其次是不使父母因自己的行為蒙羞,最基本的是儘自己的力量奉養父母,不使父母凍餓(大戴禮記)。

聖經的孝道也在強調正面“光大推崇”父母同時,指出孝道包含“不使蒙羞”的含義。神規定任何羞辱父母會受到嚴厲的懲罰。《摩西五經》定下誡命,任何毆打或“咒罵父母的,必須被處死”(出埃及記21:17)。申命記中,描述了其程序,要求父母通過石刑將一個頑固不服的兒子帶到城市的長者中處死。

“榮耀父母“這一誡命是第一個有關屬世的關係,也是神所賜的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它與其它沒有應許的誡命不同,神賜下這條孝親誡命時賦予了一個具體的應許,即做到這條可以得到神的祝福。這一誡命的後半部說出遵守此誡命的個人利益。因為榮耀父母,才能夠“在你的上帝耶和華賜給你的土地上享長壽“(出埃及 20:12)。使徒保羅在新約中解釋,“你們為人子女的,要按主的旨意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第一條帶著應許的誡命就是:“要孝敬父母,使你在世上蒙祝福、享長壽。”同樣申命記5:16 再次調, “當孝敬父母,正如耶和華你神所吩咐的,使你得福 (應許1),並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的所賜的土地上得以長久(應許2)。”

上帝誡命所要求對父母的尊重(孝順)源於對那些給予自己生命的人的感恩。父母通過愛心和努力把自己的孩子帶到世上,並使他們成長為茁壯,有智慧,可以接受上帝恩典的人。這一行為雖是人為,但是一個神聖的過程。每一個人在世都有上帝的印記在裡面,彰顯上帝對每一個人的愛。

聖經中孝的故事

“廿四孝”是孝道文化中最為知名的故事, 幾乎家喻戶曉。聖經中的孝道也有很多故事。

耶穌小時候就順服了他塵世的父母。當耶穌在十字架上奄奄一息時,他不忘孝敬母親。他向使徒約翰交代他死後,由他照顧他的母親,約翰接受了託付(約翰福音19:25-27)。

一個反面的例子是,大衛的兒子押沙龍,存心悖逆,搶奪王位,追殺父親,結果喪身沙場。據說,他的墳墓在耶路撒冷城外,凡是猶太教徒、回教徒從那裡經過,必扔石頭,以示鄙視,而且告誡後代,不可不孝敬父母 (撒母耳記上和下)。

聖經中一個最經典的孝敬得福報的故事是路得孝敬婆婆拿俄米的故事。

年輕的路得的家鄉是摩押,死海東面的一個小國。主要由樹木稀疏的高原和犬牙交錯的峽谷構成,土壤肥沃,適合耕種。以色列鬧饑荒時,當地也沒有受到影響。拿俄米跟隨丈夫和一家因為饑荒而移居摩押,並認識了路得。路得後來嫁給拿俄米的小兒子瑪倫。俄珥巴嫁給拿俄米大兒子。但是不久拿俄米成為寡婦,她的兩個兒子也相繼死去。在當時的近東地區,寡婦的境況悽慘。據記載,“一般女子在丈夫死後,要靠兒子供養,如果沒有兒子,她也許要賣身為奴,要不就淪為妓女或死掉。” 為了生活拿俄米決定回到家鄉以色列的伯利恆。即後來耶穌的降臨地。拿俄米為兩個年輕的兒媳婦著想,勸她們留在家鄉,可以改嫁,不用和她一起受苦。拿俄米的話說服了俄珥巴, 但是路得卻不離開,選擇“緊緊跟隨著婆婆。” 拿俄米看見說:“看,你的寡嫂已經回到她本族那裡,拜她的神去了,你也跟隨你的寡嫂回去吧。”(路得記1:15)。但是對婆婆說:“不要叫我捨棄你,離開你。你到哪裡去,我也要到哪裡去;你在哪裡過夜,我也要在哪裡過夜。你的民族就是我的民族,你的上帝就是我的上帝。你死在哪裡,我也要死在哪裡,葬在哪裡。除非死亡使你我分離,不然,願耶和華處置我,加倍懲罰我”(路得記1:16,17)。

路得雖年輕,但是婆婆的仁慈,對耶和華神的信仰吸引了她。她與拿俄米的關係不只是孝心,更有忠貞之愛,使得她能堅定地跟拿俄米去共患難,不離不棄。 最後在伯利恆,兩個弱女子相依為命,互相扶持, 千辛萬苦。拿俄米告訴伯利恆多年未見的鄰居自己受的苦。她甚至覺得自己的名字要從“拿俄米”(意思是“我的喜樂”)改為“瑪拉”(意思是“苦”)。路得為了養活自己和婆婆,飽經滄桑和苦楚。之後得到了敬畏上帝家庭富裕的波阿斯的愛,她也沒有離開婆婆,而是帶著她改嫁波阿斯。路得曾疑惑地問為甚麼她一個外族女子,何德何能,竟然值得波阿斯的恩待。波阿斯說,因為他知道路得的品格,她的愛心、信心、忠貞,她孝順婆婆,謙卑和勤勞,忍辱負重,歸信主耶和華。

聖經中榮耀父母的具體準則

聖經對榮耀父母提出具體的準則。

首先是感謝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謹記他們的勸告,就是對他們顯出感恩之心了(箴言7:1,2;23:26)。此外,聖經說我們應該以自己的父母為榮(箴言17:6)。

第二是服從他們。上帝把教養孩子的權柄交給父母,所以做孩子的應該要聽父母的話,孝順他們。歌羅西書3:20說:“要凡事服從父母,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以弗所書6:1-3)。

第三是尊重他們(利未記19:3;希伯來書12:9)。我們應該以尊重的態度向父母說話。中國的孝道講究的是孝敬,原文意思是有“敬“ 和“孝”。 “孝“是聽從、順從父母的意思。“敬“是尊敬父母。因為尊敬父母是尊敬上帝的一部分,所以尊敬與否並不取決於父母的價值和特質,即使父親是邪惡的罪人,他也必須被敬畏服從。假如一個昄依猶太教的人有一個非猶太教的父親,對父親也應該是尊敬而不能詛咒或鄙視。

第四,聽從他們的訓誡,指示和更正。不言而喻,對兒女來說尊崇父母的一個實際的效果就是,父母年長,經歷的比我們多,在很多事情上他們能給我們好多意見和建議。父母願意和孩子們分享她自己的經驗,只是為了讓孩子們能少走彎路,更加幸福。當孩子小或沒有經驗時,他們是不會意識到這些的。等他們意識到又往往為時已晚。所以聖經說,“孩子啊,要遵守你父親的誡命,不可背棄你母親的訓言。你要常常將這些刻在心坎上,系在頸項上。你行走,它們必引領你;你躺臥,它們必護衛你;你醒來,它們必與你交談。因為誡命是燈,訓言是光,管教責備是生命之道”(箴言6:20-22)孝敬父母,有助於我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一個父慈子孝的家庭,一定是個溫暖快樂、和睦同居的家庭,孩子在這樣的家庭中生活,身心靈都能健康地成長,與人和睦相處。

第五,除了尊重及順從外父母外,兒女要在有需要時提供物質照顧及幫助。 “你要用自己的財富和一切初熟的物產來尊崇耶和華“(箴言3:9). 。“奉養父母”也是中國古代二十四孝倡導的。父母年邁時,可能需要我們的照顧。我們孝敬父母,就會盡力滿足他們的需要,向他們提供實際的幫助。(提摩太前書5:4,8)

第六,要向父母傳福音,讓未信基督的父母能夠相信並接受基督的救恩。中國古人講論孝道也包括勸諫。要怎樣勸諫父母呢?古人講,勸諫要“下氣”、“怡色”、“柔聲”、“諫而不入,起敬起孝,悅而復諫。”也就是說,勸諫父母時,臉色不要有怒氣,聲音要柔和。如果父母不聽勸,要格外的敬愛他們,有機會再去勸諫他們。這種思想與聖經中的教訓也是相吻合的。“不可嚴責老年人,只要勸他如同父親……勸老年婦女如同母親……(提前5:1-2)“在年長者面前,要恭敬站立,要敬重年長者。要敬畏你們的上帝。我是耶和華。”(利未記 19:32)。

齊家治國平天下

中國的孝道有三個元素,以重要性排列從小到大是: 自身,父母,他人。宋代哲學家張載的四句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道出中國以孝道為起點的終極目的,即起家治國平天下。這一思想也是貫穿中國歷史的紐帶。孝道是不可缺,也是中國文化的脊樑。

聖經中榮耀父母的誡命有四個元素。以重要性排列從小到大是:自身,父母,他人,和神。生命本身就是個奇蹟,家是構成社會的單元,由家擴展而成了社會。家庭和諧是社會安定的基礎。對父母的孝是社會的基礎文化因素,社會進步的條件。中國文化經久不衰與遠遠流暢的孝文化如以色列人經久不衰的上帝崇拜文化,兩者的文化不同,但是文化底蘊豐厚基礎非常龐大,可以抵禦外部文明的騷擾。在歷史的演化進程中。新和弱的因素被吸納進來,卻不能使其消亡。

孝敬父母的誡命揭示了上帝所期望的慈善社會秩序–上帝,家人父母,和他人。服從或不服從此誡命對於社會的普遍影響歸因於對於家庭作為社會最基礎的組成部分的地位的重視。上帝建立家庭有著神秘的理由。家庭是社會生活的原始細胞。在按上帝意願運作的自然社會中,夫妻被召喚在愛情和生命的禮物中奉獻彼此。家庭的權威,穩定和充滿生機的積極關係構成了整個社會的自由,安全和博愛。家庭是一個社區,人從兒童時期就開始道德觀念,尊敬上帝,並善用自己的自由。家庭生活是社會生活的起點。家庭也是微型的教會,旨在產生積極而深刻的影響。孝敬至此,為的是維護這個社會的基本元素的穩定和諧。

以此延申,聖經教導的家庭的和諧是上帝穩定社會的秩序的手段。因為尊敬父母是尊敬上帝的一部分,同樣的態度也適用於那些履行父母職責的人,如繼父母,年長的兄姐,師長,或是祖父母。誡命的原則還應擴展到直接權威政府上。包括尊敬老師,僱主等,尤其是那些可能將一個人引導到上帝身邊,為其信仰耶穌做出過貢獻的父母以外的人。當每個人最終被視為“想要成為被稱為'我們父親'的那個人的子女的時侯,尊敬父母的誡命就是對他人慈善的基礎。這與儒家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相似。

羅馬書(13:1-7) 是最著名的關於“基督徒對國家掌權者的責任”。保羅開門見山地說:“在上有權柄的,人人當順服他,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上帝的,凡掌權的都是上帝所命的。” 我們不把該經文孤立起來詮釋,它的真正意思是教導“基督徒與世人交往的守則”。歸根結底它勸勉基督徒對政府要存著一個敬畏和尊容的心。好像尊容父母。因為如父母一樣,我們的生命是上帝給的,父母只是紐帶。同樣,政府權柄也是上帝所命我們要有敬畏之心,因為廢王、立王,都在於上帝。一切現實的醜陋、政治的不義和法律的專斷,都顯明瞭耶穌基督的愛才是每個人唯一的拯救。“也顯明瞭真正的盼望和完美的人類社會,並不存在於地上的任何制度和文化的改變中,而單單在於人的罪惡如何被基督白白赦免,得著永生的盼望。”(王怡 2018年12曰14日)

榮耀父母孝之始,榮耀天父孝之終

文化中一般都包含天道和人道兩個構成部分。中國的孝道也不例外。以往的農耕歷史,是天道盛行的歷史,近代推崇的人道文化,在西方盛行,腐蝕天道文化。

中國的孝是關於孝敬(人和父母),孝義(人的世界觀),和孝道(人的道德觀)。 而聖經中榮耀父母的一個特定元素中國的孝道沒有,那就是人與神的關係。人與神的關係是貫穿整個聖經的重要教義。

按照聖經,「孝敬父母」不僅是人與父母的關係那麼簡單,而是有屬靈用意,是要人敬畏神。兒女是出於父母,所以孔子說對一半“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下半部“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不完全。揚名於世,光宗耀祖,不是孝順的終點,神才是我們每個人的父親,生命是神藉父母給的,我們要感恩上帝賜給我們的這個最珍貴的禮物。

以弗所書(3:14)說,神的父親身份是人類父親身份的源泉 。《摩西五經》將對父母的尊敬與對全能者上帝的尊敬比較。“你們每個人都必須孝敬父母,遵守我的安息日。我是你們的上帝耶和華”(利未記19:3)。並且說:“你們要敬畏你們的上帝耶和華,事奉祂,倚靠祂,憑祂的名起誓”(申命記10:20)。孝敬父母就是尊寵上帝。與處死羞辱父母的人道理相似“任何詛咒上帝的人都應承擔自己的罪過”(利未記24.-15)。

所以神如果要在人間所有的關係裡面,表明我們跟祂的關係,是用父母跟我們的關係來表現。跟父神的關係是父母,跟基督的關係是夫妻。最基本的孝敬父母是人神,人人關係的樞紐。所以榮耀父母是我們接受, 感恩,榮耀上帝的開始。

神的愛是生命之本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 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闡明瞭通過孝順父母開始,到事君, 到最後的‘立身’是孝道的精髓。但是孝道思想不管多麼嚴謹都是用人的標準衡量行為準則。中華文化歸納到最後,也是一句話:憑良心做事。孟子曾疑惑人的力量和品質是什麼,人心是什麼,人的善惡標準是什麼?人的良心是什麼?

儒家認為仁愛乃人之天性,只要你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按照忠恕之道的原則,就可以在互愛中同享幸福。然而事實上普及博愛睏難重重,人的私心隨時可以膨脹,如何控制?人的標準常常被篡改亂用。中國的歷史長河,多種文化曾百家齊放,凡有些權勢的,都要為孔孟之道添磚加瓦。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幾千年來,中國的孝道,在步步進入了形式主義的羈絆。比如晉朝的“以孝治天下”,而不是以忠治天下。就是權力集團對孝道的篡改。魯迅指出:“魏晉,是以孝治天下的,……為什麼要以孝治天下呢? 因為天位從禪讓,即巧取豪奪而來,若主張以忠治天下,他們的立腳點便不穩,辦事便棘手,立論也難了,所以一定要以孝治天下。”這是一針見血之論。孝的道德約束力量被篡改,濫用。「五四運動」時期,以「孝」為首的傳統文化更受到極大的抨擊。認為「孝道」是封建社會的糟粕,統治階級壓迫的工具。乍聽有些道理,然而卻是不知「孝道」真正的核心內涵。

當人的靈自立、照自己的意思行,當人的靈有越大的發揮、越大的自由、越大的行動可能性,卻沒有背後的約束和真理的帶領時,就是整個人類社會最危險的時候。所以聖經告訴我們,不是你憑良心做就夠了。良心是否保持在正軌中嗎?良心會不會有受過玷汙?良心曾經有過怎樣的歪曲?良心的標準又是從哪裡取得的呢?

那麼,什麼才是一個爭取的衡量孝悌的標準呢?

孔子用仁的思想,將孝道“為自己”的目的推到一個更高的境界“為他人”。孔子曰「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也就是說,孝,起於尊重父母,是孝順。之後是“以孝治天下”,是孝義, 最後是教化世人為孝道。從“守孝“發展到丁憂,孝道蔚為風氣,達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境界才是孝的最終目的,即仁愛之心的推廣。

“仁愛”是孔子思想的精髓。他把整體的道德規範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結構,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實踐。仁在孝之上,是孝的道德原則和道德標準。

孔子解釋“仁”是人類的普世價值,所以完備了一個以“仁”為核心,孝為體用的思想體系。並將“仁”作為道德原則、道德標準、道德境界來大力推廣。他認為仁從人, 天地相愛有生即為“仁”字。因其有生故“仁”為種子內核中心,也是一切生命的中心。仁代表天、地,指做人要效法天地。三代表天、人、地三才。仁字從二不從三,即要化掉人心,只懷天地心,以天性善良、地德忠厚的心來為人處事,即有博愛心、包容心,自會產生仁愛心。《繫辭傳》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有生即為“仁”。以“仁”為參照是好、壞最初的起源。這是價值觀。仁以為己任。這是人生觀。

孔子的這一教誨與聖經何其相像。如果替換他的“仁”到“愛”,“天地”到“神”那就是聖經的教誨。孔子將天地置於人之上。即神,靈和精神比人間的秩序,人際關係更重要。同時天地是制定善惡標註的準則,而不是人。這個標準是什麼,孔子說的清楚,這個標準就是仁愛。這與聖經的教導不謀而合。聖經教導神是指定道德標準的尺子,而神就是愛。神的“愛”或“仁”才是善惡的真正標準和參照物。

孔子的思想最初強調“天地人”三個元素。但是隨著歷史的演變,對仁的解釋和其約束衡量的標準逐漸偏重到人自身上。而泯滅了“天地”的成分。沒有了“神”的保護傘的孝,正確的含義很容易出現偏差!這就是為什麼如上所述,中國的孝道和聖經的孝道缺少了一個重要元素:神。上帝要求把神放在首位是有深遠含義的。因為如孔子所解釋,也如聖經所闡明,這一元素是人道和天道的重要區別。

人的標準千差萬別,不斷變化。而神的標準只有一個,一成不變。那就是仁愛。因為仁愛來自神,不是人。只有把神放在首位,人的解釋才不會被歪曲;也可以不時回到原位,不偏離標準。

總結

孝道是中國人安身立命的基礎。中國的孝道包括孝敬(人和父母),孝義(人的世界觀),和孝道(人的道德觀)。孔子認為“仁“是孝的道德準則,孝是“仁”的表現方式。孝的最終目的不僅僅使齊家治國平天下, 也不僅僅是修身,而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即以仁愛之心待人。但是幾千年的世態變遷,孔子“仁愛“思想的”天地“已經不是重點了,取而代之的是人的”良知“和”理性“,雖然是不可缺的,但是沒有”天地“或者說沒有”神“的道德標準是相對的。格物致知,我們從中聖經和儒家孝道的比較不難看出,即使中國的孔孟之道如此旺盛,經久不衰,源遠流長,也難逃被不斷添加,篡改,歪曲,消耗的可能。

於此相符,聖經中神告誡我們要“榮耀父母”以使我們明白,“神的愛”是最偉大的,是唯一不變的道德的標準,也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基礎。當上帝在西奈山向摩西發佈這條誡命時,他展示了他要與我們建立真正關係的主權計劃,就像我們要尊重創造我們的那一位一樣,我們也要尊重那些被神選出為我們執行的計劃的人 - 我們的父母!在我們能擺正我們與生養我們的人的關係後,我們也能理解和擺正我們與那個創造我們的神的關係。神愛他的兒女,人榮耀神。

任何人的教導都會出現偏差,人的衡量標準演化變遷。但是“草必枯乾,花必凋殘,唯有我們上帝的話永遠長存。”( 以賽亞書 40: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