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雲評車,希望大家能明辨是非

我是一位網約車司機,最近看許多朋友都在轉發一篇文章,是對比Aion S和帝豪EV的,就算是路人看到,都應該知道這篇文章的說辭是有失偏頗的,更何況是我們這些本身就在開Aion S的司機呢?天天開的車,難道我們的體驗不是更有說服力嗎?

拒絕雲評車,希望大家能明辨是非

一, 自相矛盾的空間與乘坐感受

簡單的車身尺寸對比,Aion S的長寬高數據都要優於帝豪EV。

拒絕雲評車,希望大家能明辨是非

拒絕雲評車,希望大家能明辨是非

從圖就可以看出,帝豪EV的長寬高數據全面遜色於Aion S,而且大家應該都知道,帝豪是油改電車型,而文章中說到的帝豪後備箱比Aion S大出200L,我不是質疑這個數據,我是想知道帝豪是如何做到車身尺寸小,電池佈局不合理,後備箱大的?如果不是上帝給了它隱形的空間,那就肯定要犧牲車內空間了,但是文章還說帝豪的後排乘坐體驗很不錯?我就想問問作者是在雲評車,還是沒機會能夠體驗最新的新能源汽車,這個不得而知,留給你們自己去判斷,但是我的乘客普遍都反應Aion S的後排是網約車裡面最舒適的幾款車之一,有些人甚至還說比得上雅閣和凱美瑞。

拒絕雲評車,希望大家能明辨是非

拒絕雲評車,希望大家能明辨是非

二, 避重就輕,帝豪車身輕的真實原因是配置少

拒絕雲評車,希望大家能明辨是非

拒絕雲評車,希望大家能明辨是非

帝豪EV可以說就是一個工具,僅僅能滿足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需求,反觀Aion S,車上的科技性配置和舒適性配置更多,這無論是對我們司機還是乘客而言,都是更好的體驗,但是那篇文章直接就說成是帝豪車身輕,操控好,讓許多不知道真相的路人產生誤解,帶節奏也不是這樣帶的啊。從汽車之家的配置表可以看到,帝豪EV甚至連藍牙都沒有,2019年了,藍牙都沒有的車真的數不出幾臺了吧,至於一些普通的功能,諸如導航,語音控制,液晶顯示屏,這些帝豪一個都沒有,實在是不知道作者怎麼得出文章中的結論的,這個價位的帝豪應該就跟十幾年前我們的開的桑塔納差不多的配置吧,能不能聽歌都不知道。

拒絕雲評車,希望大家能明辨是非

三, 駕駛體驗各有千秋,Aion S的絕對實力更強

首先,我沒開過帝豪EV,我不太好評價,但是Aion S的駕駛體驗絕對在同級別車中的數一數二,動力輕快且足,響應速度快,懸掛和底盤的調教都是偏舒適的,簡直就是為網約車量身定製的,許多乘客都反應說乘坐Aion S並沒有任何不舒適的感覺,而且特別平穩安靜,這都是新產品新技術帶來的優勢。對比數據也可以知道,Aion S的電機數據無論是輸出功率還是扭矩都是全面領先的。

拒絕雲評車,希望大家能明辨是非

拒絕雲評車,希望大家能明辨是非

四, Aion S輪胎更寬(車身安全平穩),電耗卻更低(技術出色)

話不多說,直接上圖對比。

拒絕雲評車,希望大家能明辨是非

拒絕雲評車,希望大家能明辨是非

拒絕雲評車,希望大家能明辨是非

輪胎更寬,質量更大,按照物理特性,理論上Aion S的電耗也應該更大,可是文章裡面也有對比兩車的百公里電耗對比,Aion S是12.9,而帝豪是13.6,除了Aion S有著更為先進的電控電池技術以外,我實在是想不到別的理由了。還有一個點需要大家注意一下,Aion S的電池容量其實是更小的,但是NEDC的續航卻比帝豪要長,除了因為用了能量密度更大的電池,還因為Aion S有著先進的BMS系統,其實就是電池管理系統,這是現代化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之一,而作為老舊平臺產物的帝豪EV,極有可能並無這樣的先進的技術。而且更寬的輪胎也意味著更好的抓地力,更好的車身穩定性,這些安全方面的配置就足以看出一個車企的良心和責任感,其實我也和別的司機交流過,他們開過別的品牌的車,也試過我的Aion S,雖然說黃婆賣瓜,但其實他們普遍都很認同Aion S的駕駛感受,他們都是老司機,其實一試就知道了。

拒絕雲評車,希望大家能明辨是非

拒絕雲評車,希望大家能明辨是非

拒絕雲評車,希望大家能明辨是非

Aion S是廣汽新能源最新的產品,是基於純電平臺研發的車型,而帝豪則是吃老本的油改電車型,無論是從配置,安全性,乘坐體驗,駕駛感受來說都無法和現在最新的產品相提並論,這裡我作為一位Aion S車主,我就是很不服氣,一篇雲評車就想帶節奏,這在2019年已經行不通了,消費者也不是傻的,有了乘坐體驗的對比以後,相信大家還是能明辨是非的,在廣州和深圳的朋友也應該注意到,如祺出行其實已經投放了許多Aion S車型,一些出租車公司也換上了最新的Aion S,實踐出真知,感受過,我們歡迎大家提出真知灼見,但是雲評車,最好還是不要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