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帝國之崛起 周朝建立(上)

中華帝國之崛起 周朝建立(上)

商朝時期的周方國地處商部落西方

優越的地理位置

商朝時期的周還是一個自治方國,地處商朝的西側,在今天的關中地區。

關中地區又稱作關中盆地,指中國陝西秦嶺北麓渭河沖積平原,平均海拔約500米,又稱關中盆地,其北部為陝北黃土高原,向南則是陝南山地、秦巴山脈,為陝西的工、農業發達,人口密集地區,富庶之地,號稱"八百里秦川"。

中華帝國之崛起 周朝建立(上)

關中地區

周所在的位置對於商朝來說非常重要,甚至已經威脅到商朝的統治。

關中地區在中國的歷朝歷代都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重要地理位置。優越的地理位置也促使它成為了中國幾千年長河中的“強國孵化地”,從周朝開始到秦漢隋唐都是從關中地區慢慢發展起來的。

中華帝國之崛起 周朝建立(上)

影視作品中的范雎

秦國的宰相范雎就曾描述關中地區的重要地理位置,“範睢曰:「大王之國,四塞以為固,北有甘泉、谷口,南帶涇、渭,右隴、蜀,左關、阪,奮擊百萬,戰車千乘,利則出攻,不利則入守,此王者之地也。”,所以才有了“得關隴者,得天下”這麼一說。

商朝晚期,到周候季歷時期(文王昌的父親),穩定的農業使周人迅速發展起來,他們不斷吞併和融合周邊的戎狄部落。

中華帝國之崛起 周朝建立(上)

周方國和商國對比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周候昌時期因廣施仁政,引起商紂王猜忌,被囚禁在羑里7年。

實際上,眾多的史料都記載,周候昌之所以被商紂王囚禁,是因為周人佔領了山西南部的黎城。這裡距離安陽殷墟和朝歌已經近在咫尺,嚴重地威脅到商朝統治,於是商朝和周朝的戰爭第一次爆發了。商紂王派出數萬象軍,擊潰了人數更多、但軍事落後的周人,並俘虜和囚禁了周候姬昌。

周候昌被商朝打敗俘虜之後,武王姬發就退守關中地區穩固發展,7年之後武王姬髮帶兵攻打商朝,商紂王在牧野之戰中敗給周武王。


抵禦外敵

傳說中周人的始祖是舜帝時期的“稷部”,大禹治水時期的四大部族之一,在整個治水過程中稷部主要是負責種植糧食,治水完成之後就被舜帝賜姓“姬”。

由於大禹通過治水取得了空前的權威,就和稷部開始疏遠,夏朝建立以後周部落一直被打壓和排擠,一直被安排在晉東南地區,繼續負責農墾。後來周部落通過一系列的遷徙最終到達了關中地區。

中華帝國之崛起 周朝建立(上)

在關中地區周部落慢慢發展成了周方國,由於周方國一直是從事農耕的,這個時期的周方國和商朝的文明對比是要低很多的,今天我們從周原址發掘出來的青銅器要比同時期的商朝的青銅器要遠遠的落後。

由於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商朝需要周朝抵禦來自西方的外敵。商王武乙時期商朝已經把周國當做是重要的戰略屏障,商王把周方國的首領季歷封做周候,抵禦來自戎狄的進攻。

在當時商王武乙主要的精力是東征對付東夷族,讓周人去抵禦來自西方的蠻族,這個時候商朝已經默許了周方國作為一個國家的“藩鎮”勢力的存在,而這個時候周方國也在慢慢發展壯大自己的力量。

中華帝國之崛起 周朝建立(上)

牧野之戰

史書記載:季歷伐戎有功,商的君主文丁忌憚,先嘉其功而監禁之,把他餓死,至此商周關係破裂。

周候昌和姬發時期,周人表面上一直臣服於商朝。終於,東方的夷人部族發生叛亂,商朝軍隊主力數萬人東征,都城朝歌空虛,周武王等來了機會。微子派人將朝歌的情況秘密送給了周武王,周人聯合羌族等幾十個中小部族,任命羌人首領姜子牙為軍師,舉兵5萬伐商。在牧野之戰中,商紂王無兵可用,釋放十萬囚徒參戰卻被擊潰,朝歌陷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