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醫療引領中醫標準化:從“傳統”中醫到“數據”中醫的飛躍

6月4日上午,國際標準化組織/中醫藥技術委員會(ISO/TC 249)第九次全體大會在滬召開。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許昆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馬建中、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建光、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陳洪俊、國際標準化組織ISO/TC 249主席David Graham等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此外,來自中國、日本、韓國、美國、德國、澳大利亞、泰國、沙特等14個成員體參加本次大會,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標準化組織/健康信息技術委員會(ISO/TC 215)、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WFCMS)、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WFAS)作為聯絡組織列席大會,共有226位代表出席此次大會。

道生醫療引領中醫標準化:從“傳統”中醫到“數據”中醫的飛躍

國際標準化組織/中醫藥技術委員會(ISO/TC 249)第九次全體大會在滬召開

為表彰項目負責人(PL)為ISO/TC249中醫藥國際標準制定做出的貢獻,在本次大會上,由ISO/TC249主席David Graham為《中醫藥-穴位阻抗檢測儀》(ISO 20495:2018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Skin Electrical Resistance Measurement Devices)(項目負責人週會林、邸丹,均供職於道生醫療)等幾項2018年已發佈標準的項目負責人分別進行嘉獎,並頒發榮譽證書。

道生醫療引領中醫標準化:從“傳統”中醫到“數據”中醫的飛躍

《中醫藥-穴位阻抗檢測儀》項目負責人週會林、邸丹獲得嘉獎

一、掌握中醫標準制定,就能引領行業規範

當今世界,誰掌握了標準的制定權,誰就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技術和經濟競爭的主動權。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作為世界最大的國際標準制定機構,其制定的國際標準在世界範圍內對經濟、貿易、交流合作都產生著巨大影響。於2009年9月,ISO成立了中醫藥技術委員會(即ISO/TC249),旨在建立中醫藥標準化新格局。

隨著中醫藥巨大價值和市場潛力的日益顯現,中醫藥向國際化發展已是漸成規模,迫切需要形成通用於整個國際市場的標準與規則,因此對於各個細分版塊標準化的呼聲和需求也隨之高漲。截止到目前,至今,已正式發佈中醫藥國際標準28項,正在制定的國際標準46項,實現了ISO領域中醫藥國際標準的重大突破。本次大會共收到來自中國、韓國以及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共33項新提案。

雖然面臨著同為遠東國家的韓、日以及諸多歐美國家的競爭與挑戰,但中國在中醫世界競爭格局中依然能夠脫穎而出,成為當之無愧的中醫藥國際標準引領者。以《中醫藥-穴位阻抗檢測儀》國際標準(ISO 20495:2018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Skin Electrical Resistance Measurement Devices)為例,該標準由道生醫療於2015年提出並立項,在與國際眾多對手的激烈競爭中,經過3年團隊的努力,終於在2018年成功發佈。至此樹立了中國中醫在經絡檢測設備中的標準與權威。

二.中醫藥標準化:一直在路上

標準化是促進中醫中藥與現代科學的融合、使其真正走向世界的有效手段,對傳承和發展起到巨大推動作用。中醫藥要想實現現代化、科學化發展,整個產業都亟需國際標準的確立與加持:一是設備硬件標準化;二是中藥標準化;三是中醫診療標準化;四是中醫術語標準化。

就國內來說,早在2015年3月發佈的《國務院關於印發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5〕13號]中就首次提出了要培育發展團體標準。在標準制定主體上,鼓勵具備相應能力的學會、協會、商會、聯合會等社會組織和產業技術聯盟協調相關市場主體共同制定滿足市場和創新需要的標準,供市場自願選用,增加標準的有效供給。

在國際標準上,2018年ISO/TC249已新發布了5項行業標準,行業內各大院校、企業、科研機構也為此積極努力,做出了巨大貢獻。以主導《中醫藥-穴位阻抗檢測儀》項目的道生醫療為例,近幾年時間就有6項提案獲成功立項,並且有兩項已經正式出版,樹立了在舌象、脈象、穴位檢測與中醫四診數據採集方面的權威標準。

國際標準的建立對於中醫藥發展的價值巨大:其一,促進客觀化數據採集,為未來發展中醫大數據、中醫人工智能鋪設道路;其二,便於數據規範化傳輸,可異地完成信息的讀取和再現,促進中醫遠程醫療跨區、跨國合作交流,道生醫療所提出的的《脈象波形格式編碼》提案項目就是典型;其三,有利於臨床數據的挖掘與分析,隨著數據體量的累積與維度的完善,中醫臨床數據也能與西醫一樣,在醫療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方面發揮重要價值。

三、中醫四診標準化助推中醫科學化發展

隨著中醫四診信息各項國際標準、行業標準的制定與推出,中醫四診儀也開啟了新一輪的創新熱潮,並呈現出了三大趨勢:

一是數據採集能力的提高。隨著各項指數、標準與編碼規則的確立,中醫診療指標的標準化、數據化也愈發成熟,再配合越來越先進的硬件感應能力和採集能力,使中醫的數據交互和科學化發展有了基礎與前提。

二是數據分析、利用能力的提高。除了傳統的硬件外,藉助互聯網醫療這一平臺,能夠為傳統硬件配套相應的軟件,形成以硬件為抓手、以軟件為服務核心的產品體系,將服務能力和覆蓋範圍無限延伸。同時實現對中醫四診數據採集、記錄、分析、運用的全方位管理。將數據運用於中醫人工智能更是為中醫的發展打開新的大門。

三是提高產品服務能力。產品小型化、便捷化、聯網化、智能化的發展思路,讓中醫輔助診療設備不再僅限於大型醫療機構,中醫下沉至基層和社區、並逐步走進千家萬戶成為可能,從而更好響應中醫“強基層”的號召,助力“健康中國2030”的實現。

道生醫療引領中醫標準化:從“傳統”中醫到“數據”中醫的飛躍

道生醫療所代表的各大中醫診斷設備廠商,也一直在隨著行業發展創新,努力跳脫出固有的“硬件製造”理念,轉而以硬件為切入點,站在“互聯網+中醫”與“中醫人工智能”雙風口上,打造中醫智能服務平臺,實現以設備為核心的“中國製造”向以智能服務為核心的“中國智造”飛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