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孩子不說,而是他們試圖表達的時候,父母粗暴地關了溝通大門

不是孩子不說,而是他們試圖表達的時候,父母粗暴地關了溝通大門


父母對孩子總是滿懷期望,期望孩子的成績好,期望孩子的人緣好,期望孩子的發展好。


當孩子的想法,與父母的期望,出現偏差時,很多父母往往不會去探尋孩子真實的心聲,而是直接予以否定。


順帶還要念叨幾句:“我都是為你好”“我還能害你嗎”“聽我的不會錯”。


電視劇《小歡喜》裡,喬英子酷愛天文學,立志要考上南京大學的天文系專業。


可是當她把自己的夢想和媽媽坦白時,遭到了媽媽的反對。


理由很簡單:離家太遠。


媽媽想讓英子留在北京,報考清華北大。


即使南大的天文系全國第一,即使這是女兒一直以來的夢想,媽媽也絕不讓步。


無奈之下,英子只得瞞著媽媽報名南大冬令營。


不是孩子不說,而是他們試圖表達的時候,父母粗暴地關了溝通大門


很多父母總是抱怨,孩子什麼都不和他們說,不知道孩子每天都在想什麼。


其實,不是孩子不說,而是在他們試圖表達的時候,被父母粗暴地關上了溝通的大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