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蛇傳竟是日漫崛起的必要條件,還成就日漫之神手冢和宮崎駿

熱度極高的動畫電影《白蛇緣起》帶來了極其熱烈的討論,它不僅讓觀眾見識到自來水的力量之大,更將闊別已久的許仙和白素貞的浪漫愛情故事重新帶回了我們眼前。

中國白蛇傳竟是日漫崛起的必要條件,還成就日漫之神手冢和宮崎駿

《白蛇傳》是中國四大漢族民間愛情故事之一,故事的雛形出現在唐宋年間,興盛於清朝。早年就已經輸出至日本,法國等國家。

那麼為什麼會有:“中國白蛇傳竟然是日本動畫崛起的必要條件,還成就了日漫之神手冢和宮崎駿等人”這樣的言論呢?這就要從日本動漫開始崛起時說起。

第二次世界大戰正是日本動漫崛起的時間點。

在二戰以前日本動畫業只有個別人參與製作,規模小,作品少。同時,美國迪士尼出品的作品大量進入日本國內,日本本土動畫業受到排擠,本土動畫行業不景氣。而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日本與美國為敵對國,自然停止輸入美國動畫,日本軍部開始向動畫業投資,原意是創作出富含大量軍國思想,武士道精神的動畫以此來配合軍事侵略行動。

但是,大量軍國思想的作品不能掩蓋戰爭終會導致民不聊生的事實,日本需要真正能夠撫慰受傷心靈的作品。1941年中國萬氏兄弟拍攝的

《鐵扇公主》在日本民眾中廣受歡迎。

日本漫畫之神手冢治虫說,自己就是看了這部片子後才認識到動畫的真正魅力,從而立志投身於動畫事業,並於終於在1985年訪問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拜訪“萬氏兄弟”。

在國家支持的狀況下,日本人大川博於1956年10月成立東映動畫株式會社。

國家雖然在政策上給予支持,但是整個行業不景氣是既定的事實,即便如此大川博還是將美國迪士尼作為自己的競爭目標。

1958年東映推出了第一部取材於中華神話故事的彩色動畫長片《白蛇傳》。全片製作歷時九個月,耗資四千萬日元,動用百餘人工,其中一半以上是新手。大川博的目的是在創作中培養新生力量。

中國白蛇傳竟是日漫崛起的必要條件,還成就日漫之神手冢和宮崎駿

日版白蛇傳封面

就是這部由日方出版的《白蛇傳》,此片可算是開門紅,名利雙收,行銷東南亞德國、中南美洲,海外收入一項就達九萬五千美元,並獲第一屆威尼斯兒童電影節特別獎。

中國白蛇傳竟是日漫崛起的必要條件,還成就日漫之神手冢和宮崎駿

日版白蛇傳劇照

此後,大川博藉此東風,又推出了日本第一部超寬銀幕動畫片《少年猿飛佐助》(1959年)和根據手冢治虫漫畫改編的《西遊記》,也取得了藝術和商業的成功。

此後,東映以每年至少一部長片的速度,為動畫市場提供產品,直至1971年大川博去世。

東映動畫公司是日本動畫工業的搖籃,而大川博常常被比作日本的迪斯尼。因為,正是大川博帶領下的東映動畫,使日本擺脫了手工階段,並滋養出手冢治虫、高田勳、宮崎駿、大冢康生、押井守等動畫大師。從此,日本動畫一躍而起。

中國白蛇傳竟是日漫崛起的必要條件,還成就日漫之神手冢和宮崎駿

日版白蛇傳——手冢治虫——鐵臂阿童木

如果說大川博是日本動畫的開創者,手冢治虫是弘揚者,那麼宮崎駿便可視為日本動畫品格的提升者。

宮崎駿,1941年1月出生於日本東京。從小就迷戀動畫片,愛看也愛畫,1958年日本第一部彩色動畫片《白蛇傳》震動了年輕的宮崎。

1963年宮崎駿大學畢業後,放棄了所學的政治經濟學專業考入東映公司。在東映公司的八年(1963-1971年)間,宮崎得到全方面的鍛鍊,尤其是與著名動畫人大冢康生、高田勳的合作為他奠定了成功的基礎。

中國白蛇傳竟是日漫崛起的必要條件,還成就日漫之神手冢和宮崎駿

宮崎駿——風之谷

就是這樣,日本的動畫產業在東映動畫株式會社帶領下飛速向前發展,回顧過去,《白蛇傳》在其中的作用是無法估量的。

我們不能說,沒有《白蛇傳》的故事,就沒有東映動畫株式會社。

我們只能說正是《白蛇傳》故事的加持,才能讓東映動畫株式會社在那個恰好的時間點,一飛沖天,和手冢治虫一起走過那個時代,讓日本動畫一步一步走向輝煌,並培養出宮崎駿,大友克陽,押井守這樣出色的動畫人,創造出《千與千尋》《風之谷》《阿基拉》《攻克機動隊》等等優秀的作品。

現在想來,回想起這段歷史,我們真是不知該是何滋味。中國的早期動畫影響了日本早期太多的人投入本國的動畫事業,而現在我們則是在深受日漫的影響,於是反過來向這些人學習經驗,以此來建設本國的動畫事業。

中國白蛇傳竟是日漫崛起的必要條件,還成就日漫之神手冢和宮崎駿

中國——白蛇緣起

無論如何,我們都希望著,中國動畫能往前發展。

總有一天我們能超越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時代,繼續用中國人的筆將那些屬於中國的動人故事講下去。


——部分材料來自於《20世紀中國動畫藝術史》 想獲得更多動畫歷史小知識,請關注人衣五動漫雜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