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提醒你,別惹貓咪

早就提醒你,別惹貓咪

紀錄片《別惹貓咪:追捕虐貓者》。網絡時代的“看與被砍”催生了新的犯罪形式,也催生了新的虐殺者。網友們對虐殺者的搜尋和追蹤,又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了他的“共犯”。那些痴迷於網絡暴力的圍觀者,那些稍不如意就喊打喊殺的烏合之眾,成了虐殺者生生不息的土壤。


在寵物中,最喜歡的是貓。貓是袖珍老虎,威武又嫵媚,還特愛乾淨,每天看她洗臉,是一大樂事。


不久前看到一則報道,內心翻滾不已,說的是:2020年4月5日上午,有網友公開爆料:山東理工大學專業數學大四學生範源慶僅兩月就虐殺貓咪80只,方式變態,手段殘忍。這位仁兄不但私下虐貓,還公然在網上叫賣虐貓視頻。他的囂張、快意與貪婪,讓惡行得以曝光。他的個人簡介赫然寫著:虐貓視頻,原創視頻,需要私聊。


範源慶的視頻,令人震驚,驚動了一干愛貓人士。他自述:這些貓咪多數是山東理工大學的流浪貓,他把它們帶回家進行虐殺並拍成視頻影片;他還加入當地領養群,佯裝愛貓人士進行領養,到手之後,加以虐殺。他還揚言:自己手段“到位”,保管讓購買者看了興奮得不得了。愛貓人士下決心找出虐貓者是誰,很快查明收款賬戶與網盤屬於範源慶。這件事,曝光之後,校方經過調查核實,情況屬實。


起初,學校只打算批評教育。範源慶還有三個月就畢業,有教師認為,不能因幾十只貓就毀了一個學生的學業,但這位仁兄氣焰囂張,揚言:“告訴你們這幫貓奴!你們不是現在讓我上熱搜嗎?看你們有什麼本事?看是你們牛逼,還是我家花錢搞定我們校領導牛逼!再有海洋大學只要沒錄取我,我會給你們準備1000只貓屍體來補償我,讓你們看看什麼叫凌遲。國家沒有虐待動物的法律,警察也不能把我怎麼樣,你們這群貓奴又能把我怎麼樣!讓我過不好,我最後也會弄死幾個貓奴,誰都別活。”一口一個“貓奴”,還發出死亡威脅。


早就提醒你,別惹貓咪


4月9日晚9時,劇情反轉:範源慶在網上公開道歉,稱:“我是範源慶,對於本人虐貓及在網上發佈、轉發虐貓視頻的行為感到無地自容,深深懊悔。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將學校的教育和培養置於腦後,做出殘害動物生命的行為,是不可容忍、不可原諒的。


事情發生後,學校對我進行了嚴肅的批評教育,使我深深地認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不可饒恕,內心充滿了自責和後悔,這種行為有損大學生的形象。我誠心接受網友的譴責和學校的批評教育,也願意承擔由此不良行為所帶來的一切後果。今後,我將做一個愛惜動物的人,來彌補自己犯下的錯誤。懇請大家相信我,給我一次改過的機會。再次向大家表示深深的道歉和悔過!今後我將嚴格要求自己,接受大家的監督!鞠躬致歉!”


很顯然,這一道歉,是學校施加壓力的結果,是否真心悔過,只有範源慶本人知道。

果然,與人網上私下對罵,他又露猙獰。有人說:“學校不開除你這事沒完。”他的回應是:“開除你媽……”接著又稱:“還沒虐夠呢,哈哈!”還問:“你想被虐嗎?”他的囂張,終於讓學校下了決心。4月15日晚7時許,山東理工大學發佈《關於對範源慶虐貓事件的處理公告》稱,依據學校學生學籍管理規定,對範源慶予以退學。


這人的行為和心態,令人“細思恐極”。不僅是虐貓的行為兇殘變態且毫無悔意,更重要的是,他的死亡威脅,還真不能當作戲言,等閒視之。美國學者羅伯·雷斯勒等人所著《異常快樂殺人心理》一書指出:“我們有理由相信,人犯在人生各個階段所產生的行為以及所獲之經驗,都是導致他們日後殺戮行為的重要指標,也就是說他們這些行為與經驗是導致他們日後瘋狂行徑的原因。”


在對性犯罪系列殺人者研究統計中發現,“經常虐待小動物”所佔人數比例在29%(童年期)、46%(青春期)和36%(成年期)。令人驚異的是,許多系列殺人者虐待動物的指向是貓,據說是因為貓的叫聲更像嬰兒,即接近人,

“早期的侵略性行為通常是最先發洩在動物身上,一些殺人犯在描述自己兒時種種殘暴、變態的行為時,都會說他們最早是以小動物為下手的目標。


某位人犯在小時候十分看重別人叫他‘醫生’,為了不辜負這個名號,他曾把一隻小貓開膛破肚,然後看看它在死前究竟可以跑多遠。還有另外一位人犯曾告訴我們他殺死一隻貓,以及走丟了他最心愛的小狗之經驗”。令人驚悚的是,“他們那些殘忍而變態的行為,會從小動物身上延伸到其他目標或自己的同伴身上”“由對動物的虐待行為,演變到藉由殺人以滿足自己的謀殺幻想,其中的時間有時非常之短。”


前不久正巧看到一部紀錄長片《別惹貓咪》,副標題是“追捕虐貓者”,記錄的是一起令人恐怖的真實案件:一位身穿深綠色連帽衫的人虐殺兩隻小貓的視頻被傳到網上,看到的人震驚了。一群業餘網絡偵探開始聯手對發佈視頻的人進行跨國追蹤。令人憤慨的是,虐殺貓咪的人還有更多讓人脊背發涼的視頻。業餘追捕者經過不懈的努力和縝密判斷,終於將其鎖定。更讓人觸目驚心的是,

虐貓者並不滿足對於動物的虐殺,而開始轉向對人的殘害。


早就提醒你,別惹貓咪


虐貓者是加拿大人馬格諾達(LukaRoccoMagnotta),這位曾經做過男模特、色情演員、脫衣舞舞者和男妓的人,在2012年5月25日,用一把冰錐,殺害了被捆在床上的中國留學生林俊,並將他的頭顱割下,將屍體分解,並且姦屍,還吃掉了部分屍身。他的謀殺行為正是對美國影片《本能》的模仿。正是由於網絡追捕者的不懈努力,才為順利破案和抓捕馬格諾達提供了條件。虐貓與殺人的關係,通過這部紀錄片的記述,呈現得一清二楚。


早就提醒你,別惹貓咪

  

我們無法預知範源慶經過這次教訓是否真的對自己的行為有所反思和悔改,他的死亡威脅即使當時只是鬥氣,但是從其虐貓行為看,仍然值得公安部門密切關注,人們有理由擔憂這種心理人格會不會向進一步危害社會轉化。


由此再來觀察一些大學對於學生的一些令人髮指的惡行,有著令人髮指的寬容。這種寬容,建立在無知的基礎上,認識不到這些惡行的社會危險性,也認識不到貓狗這種“人類的伴侶”的生命價值,動物權利在他們眼中根本是虛無的概念,他們偏狹的心靈與短淺的見識只會鼓勵一些惡行,併為社會埋伏下危險。要不是範源慶不加掩飾,赤裸裸挑戰社會價值,他會順利拿到畢業證,到海洋大學堂而皇之地充當起碩士研究生。


有一句話,他說對了,我國缺乏禁止虐待動物的法律,警察權也沒有覆蓋這一領域,這提醒我們,作為一個文明國家,保護好動物權利,是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對於人類的伴侶,無論貓也好,狗也好,不虐不殺不食用,而且對於虐殺食用的不容忍,已經是一個國家或者一個社會文明的標誌之一。


“別惹貓咪”,這句告誡所包含的深意,不僅僅是對貓咪的生命的尊重,還有一個重要生命意義,是人。


來源:檢察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