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國家電網體改「2020」 8號文解讀

關注!國家電網體改「2020」 8號文解讀


2020年改革攻堅重點工作安排

國家電網體改【2020】8號

一、改革攻堅重點工作

(一)在更高層面更大範圍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

力爭完成青海-河南特高壓直流工程引戰工作,積極徵集白鶴灘-浙江特高壓直流工程意向投資者。基本完成電動汽車、國康集團、通航公司、新源公司等二級單位混改。在信息通信、綜合能源等新興業務領域擴大混改實施範圍。年內完成國網智能在科創板上市。上半年完成首批金融資產上市。國家部委確定的7家“雙百企業”和4家混改試點企業改革取得標誌性成果。選取浙江送變電公司等部分施工設計單位推進股權多元化改革。研究探索跨區輸電、抽水蓄能、國際業務上市可行性。引資本與轉機制並重,建立混改企業更加貼近市場的激勵約束機制。

解讀

混改力度進一步加大,特高壓工程核心壟斷業務引入社會資本意義重大,有利於輸電成本及收益的清晰;二級單位與新興業務混改、上市提出具體範圍與目標。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自去年底國網826號文提出嚴控電網投資、不再安排抽水蓄能電站投資以及電網側儲能項目之後的三個月,此次國網換帥再次重提跨區輸電及抽水蓄能(具體項目見國網2020年重點工作),彰顯國網履行社會責任的態度和決心,同時電網側儲能是否可以通過政策扶持及股份制市場化參與可密切關注。

新能源企業可探索特高壓輸電工程參股、與國網二級公司及金融企業混改,區域型電網側儲能項目投資機會研究。


(二)建立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

壓實各級法人治理主體責任,選優配強董事監事,強化董事會監事會運行機制。採取“內轉外聘”方式,在市場化單位加快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健全考核、薪酬、退出機制。在上市公司推廣股權激勵。在省電科院、經研院擴大科技型企業崗位分紅,探索試行項目收益分紅。在電動汽車、電商公司等新興業務企業探索開展虛擬股權、虛擬分紅等激勵措施。

解讀

二級公司及省公司非主業單位內部改革、走向市場的重要信號,同時也為新能源企業提供更多技術資源與市場資源共享合作機會。


(三)大力推進集團管控模式變革

按照“15+N”要求,優化總部組織架構,破除部門壁壘,加構、編制“雙降”目標。完善總部權責清單,組織開展第三批“放管服”,壓減審批事項,對省公司實行“戰略+運營”型管控,對市場化產業、金融單位實行“戰略+財務”型管控,提高二級單位自主權。有關二級單位相應調整組織架構,梯次放權授權,優化制度流程。

“放管服”力度空前加大,對國網“三集五大”管理模式進行徹底變革,省公司自主權增加(戰略+運營管控),有利於新能源項目接入審批及外送工程審批建設效率提升。


(四)著力推動監管業務與非監管業務有效隔離

從組織架構、管理方式、財務核算上,對監管業務與非監管業務實施有效隔離、分類管控。夯實產業、金融單位的市場化主體地位,規範開展與省公司的關聯交易,強化內控制度,合規披露信息,促進非監管業務主體以公允價格獲得相關業務,解決“靠企吃企”問題。

解讀

主輔深度剝離釋放信號強烈,電網旗下安裝、製造、服務全面市場化,規範與省公司關聯交易,解決“靠企吃企”問題。


(五)加快推進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

研究提出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方案,加快市場建設步伐。穩步推進現貨市場建設,實現省間現貨市場試運行和6家試點單位省級現貨市場長週期結算運行,具備條件的非試點單位力爭年底啟動試運行。全面完成省級交易機構股份制改造,建立交易機構獨立規範運行的新機制。

解讀

結合2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推進電力交易機構獨立規範運行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及能源局發佈《電力現貨市場信息披露辦法(暫行)徵求意見稿》看,屬於國網響應性攻堅任務,為交易機構獨立運行奠定基礎和總結經驗。


(六)持續做好輸配電價改革

落實國家各項降價降費政策,嚴格執行第二個監管週期輸配電價,持續優化成本結構。做好輸配電價改革與全面放開經營性發用電計劃的銜接,積極推動國家妥善解決交叉補貼問題,探索保底供電的工商業電價與交易電價的聯動機制。加快建立“平臺化”電費結算新體系,在現貨試點省份開展試點。適應輸配電價改革,調整優化公司成本管控、投資運營等經營策略。

解讀

國網近年來在降終端用戶電價方面響應積極,近期針對疫期復工出臺階段性降電價政策,惠及大工業和一般工商業用戶,減免電費額度489億元。另外在國家發改委2月份出臺《省級電網輸配電價定價辦法》和《區域電網輸電價格定價辦法》後,輸配電價要求成本清晰化與合理化。輸配電價改革已到關鍵階段,成本結構優化勢在必行,同時籍此也可以推動國家妥善解決歷史性交叉補貼問題,以及探索市場化交易電價聯動結算機制。

同時終端用戶電價降低及輸配電價改革也對新能源發電(包括整裝與分佈式項目)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機會。


(七)繼續推進增量配電改革試點

配合政府加快推進試點項目落地見效。積極支持社會主體參與試點項目,公平優質高效提供併網服務。健全公司參與增量配電業務全環節長效工作機制,研究試點項目退出保障機制。創新運作模式,建成投運一批公司控股的典型示範項目。

密切關注,增量配電業務近年來進展滯緩不順,前三批試點項目僅有5個項目建成(佔2%),最大的障礙阻力來自電網,此次國網換帥將推進增量配電改革試點列入重點任務,提出“配合政府加快推進試點項目落地見效。積極支持社會主體參與試點項目,公平優質高效提供併網服務”,需拭目以待。

同時提到建成投運一批國網控股的典型示範項目。這雖與之前國家發改委不建議電網及政府投資平臺控股的要求有悖,但也是目前增量配網業務良莠不齊有關係,這也許是國網建一批電網控股、社會參股的典型示範項目起到標杆引領作用的初衷。

根據目前降電價趨勢及用戶用電對服務和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增量配電業務的“價差收益”已顯“雞肋”,需要挖潛“增值”業務收益才能生存,這也是許多小業主會逐漸放棄的原因。


(八)積極培育發展新業務

促進新業務發展的體制機制。落實工業芯片、IGBT、儲能、智能終端、北斗及地理信息等新業務實施方案。推進產業單位與省公司合作,在電動汽車、綜合能源、基礎資源商業化運營等領域成立合資公司,打造公司創新發展新平臺。

解讀:

本報告通篇未見“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字眼,但並不意味著物聯網基礎工作不做,工業芯片、智能終端、地理信息系統等方案實施從業務創新角度賦予了電力物聯網新的內涵。


(九)努力創新客戶服務新模式

推動傳統業務、能源電商、能源金融等跨領域業務的互聯互通、深入融合,構建“網上國網”多元化產品生態。全面優化線上辦電流程,實現線上業務“一證通辦”。健全電網資源、需求等信息公開機制,深度開展陽光業擴服務。主動精準向客戶提供綜合能效服務,提升客戶的體驗感和獲得感。

解讀

提供主動精確的“綜合能效服務”而非“綜合能源服務”,提升服務價值,體現國網開展基於大數據應用的綜合能源服務能力和信心。


(十)穩步推進“省管產業單位”改革

9月份完成“集體所有制”企業壓減、產權關係搭建、產業管理公司規範運營等改革任務,年底前基本完成非核心業務處置。全面開展省管產業單位內控及合規專項提升活動,規範關聯交易、工程分包、物資採購等管理。大力推進“省管產業單位”。


(十一)穩妥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和有關傳統業務

10月份基本完成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深化醫療機構改革,年內完成療養機構改革。有序退出傳統裝備製造、房地產、賓館酒店等業務。基本完成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改革。

解讀:

(十)、(十一)項是(三)、(四)的具體細化,輕裝上陣,專注主業。


(十二)合力推進創建世界一流示範企業

分類分檔細化世界一流示範企業關鍵指標,以關鍵指標引領創建工作。對標世界一流企業,發揮上海、天津等典型弓領單位創新探索和先行先試作用,加大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攻堅力度,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做好經驗總結和交流互鑑,推動公司創建工作再上新臺階。


二、工作要求

(一)壓實改革工作責任。各部門單位務必深刻認識改革攻堅突破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要進一步強化改革擔當,逐級壓實責任。各級主要負責同志作為改革第一責任人,要親力親為,重點改革項目親自對接,重大改革方案親自把關,關鍵工作環節親自協調。要強化聯合攻堅,打破部門專業壁壘,破除上下層級障礙,形成橫向協同、層層負責的工作責任體系,為改革攻堅突破提供堅實組織保障。

(二)健全改革督導機制。各部門各單要健全臺賬管理機制,把改革重點任務逐項細化分解,納入本部門本單位年度重點工作總檯賬,實行動態管理、壓茬推進。要健全督察督辦機制,對照時間表、路線圖、責任書,對改革進展情況及時跟蹤檢查,協調解決困難問題,督導加快改革進度。要健全考核評價機制,把改革推進落實情況的入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按體系,有效激發攻堅突破的積極性創造性。

(三)開拓奮力改革工作新局面。要支持鼓勵各項改革實施單位大膽闖、大膽試,及時總結提煉改革經驗,遊選攻堅突破典型做法,進行重點宣傳推廣,營造奮勇爭先深化改革的良好氛圍。要做好與政府部門的彙報溝通和輿論引導,樹立公司深化改革形象。要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和進度,強化工作統籌和過程管控,確保改革發展穩定的良好局面。

關注!國家電網體改「2020」 8號文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