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還沒有結束,種麥子還早,兩個村民在地裡拿著鐵鍬幹嘛?

國慶中秋八天假期,城裡人南來北往著急著遊山玩水,品嚐各地美食。農民從來沒有這個假期概念,忙完秋收,除了在附近打點零工貼補家用外,還要抽空騰出地,平整莊稼地準備中冬小麥。國慶節第4天,有農民拎著鐵鍬,拿著一盤細繩子,開始進莊稼地。他們的任務就是和鄰居一塊尋找地界橛子,找地邊。

國慶長假還沒有結束,種麥子還早,兩個村民在地裡拿著鐵鍬幹嘛?

有人會問:“自己多少地,還不知道?難道還會把麥子耩到鄰居家地裡?”你還別不信,還真有人這麼幹過。為了不引起糾紛,種麥子前,兩家掌櫃的一起,彼此找找橛子量一下地邊,還是應該啊。如果對地邊稀裡糊塗,說不定,因為地邊不清楚,兩家會鬧矛盾,甚至打起來都有可能。最後還得需要村幹部出面調停,解決問題。

國慶長假還沒有結束,種麥子還早,兩個村民在地裡拿著鐵鍬幹嘛?

一塊地的地邊到底怎麼區分呢,這是當初在分地的時候,已經確定好的。為了長久的保持清晰的地邊,兩家之間的地邊,一般都是在地的兩頭的東西南北四個點,用鐵鍬挖一個50公分到100公分深的坑,放入白石灰,再埋入一個木樁(即木橛子)即可。這樣做的話,即使多年以後,木樁腐爛了,但白石灰還在,還能夠清新的知道地邊的大致位置,然後把這四個點,用繩子一拉,繩子範圍之內的面積就是自己的莊稼地。如果年數多了,埋入的橛子腐爛了,在兩家掌櫃見證的情況下,在原地埋入新的木橛子。

國慶長假還沒有結束,種麥子還早,兩個村民在地裡拿著鐵鍬幹嘛?

還有人會問,多少年找一回象徵地邊的木橛子呢?我的河南老家一年種收兩季,也就是夏收冬小麥,秋收夏天種的玉米。夏收過後,由於農事趕的比較急,幾乎都在搶收搶種中完成的,這個時候按照去年種冬小麥的地邊種玉米,應該不會錯的。秋收收完玉米,種冬小麥的地要上化肥,深耕,還要耙好幾遍,才能平整好。這時候,地邊就不明顯了。耩麥子就容易耩到別人家地裡。這個時候,這時,緊鄰的兩家就要挖橛子找地邊。四個點找好後,然後地兩邊拉上一道線,按照直線插上玉米杆,有的是用鐵鍬隆起一個背就行了。

國慶長假還沒有結束,種麥子還早,兩個村民在地裡拿著鐵鍬幹嘛?

現在,由於氣候的變化,河南的冬小麥最佳種植期,應該在國慶節之後10月15號左右。據村裡的老人講,天氣太暖和,麥子種的早,容易瘋長,影響小麥的後期管理,一旦遭遇強對流天氣,甚至會出現倒伏,這樣來年麥收時,不但麻煩,還會造成小麥減產。

國慶長假還沒有結束,種麥子還早,兩個村民在地裡拿著鐵鍬幹嘛?

不知道你們那裡種麥子是不是也這樣?歡迎留言說說你們那裡種麥子前有哪些準備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