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收結束:大家都說豐收了,看劉叔給你算一筆細賬!

國慶節前,秋收大部分採用機械化,河南漯河、駐馬店、周口等地的秋收比往年快,時間有所縮短,所以今年的秋收已基本結束。和老家的人聊天,他們普遍認為,玉米大獲豐收,畝產平均在1200斤以上。大豆由於遭受多雨季節,淹死的不少,造成減產,畝產也就是2百多斤。但是很多村民還是高興不起來。於是,一個包地種糧大戶給我算了一筆賬。

今年秋收結束:大家都說豐收了,看劉叔給你算一筆細賬!

劉叔從去年秋季開始,以每畝一年500元,承包了5家不願種地的村民20畝地。原本想著自己賺了大便宜。誰知並不如他所想。就拿今年秋收,20畝地的玉米,玉米聯合收割機收回來,就這麼大一堆。如果按照平均一畝地1200斤,20畝地也就是淨收24000斤玉米。按照現在市場玉米收購價,一斤1.05元,20畝地的玉米可以賣25200元錢。如果自己親自拉到糧庫賣,可能會更多一些。我說還行,增產增收了。

今年秋收結束:大家都說豐收了,看劉叔給你算一筆細賬!

劉叔說,行啥呀,你還沒有算細賬呢。劉叔說的算細賬,就是要算種地的成本。包人家一畝地一年租金500元,20畝就是10000元,一畝地上覆合肥一袋40公斤,還有諸如尿素15公斤。20畝地複合肥需要800公斤一袋50公斤的150元,16袋複合肥合計約2400元,尿素300公斤,一袋50公斤的尿素95元,6袋尿素合計約570元,這兩種肥料合計約3000元。玉米聯合收割機一畝地80元,20畝地合計需要約1600元。25200—-3000—1600=20600元。這還沒有算農藥、除草劑和乾旱澆水的費用。細賬算完之後,劉叔感慨地說:“看著是一把錢,可誘人,不敢算細賬啊!”

今年秋收結束:大家都說豐收了,看劉叔給你算一筆細賬!

從六月份收完麥子種上玉米,到九月底收穫,差不多四個月只有2萬多元錢。還是增產不增收啊。還不如出外打工。劉叔說,一個拎瓦刀的老師兒,一天二三百元,一個月六七千元,幹四個月也收入2萬4千元到2萬8千元。跟包工頭出去幹活,一個人,還不用操那麼多心。在家包地種莊稼,旱除草打藥,旱了還要澆水。玉米豐收了,沒地方晾曬,還要找地方。而且農活繁瑣,也不是隻靠一個人就能幹完的。

今年秋收結束:大家都說豐收了,看劉叔給你算一筆細賬!

耳聞目睹劉叔一邊抽菸,一邊算他的莊稼賬。真切體會到了種地農民的不容易。要留住農民,鼓勵並提高農民種糧的積極性,要讓種地農民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讓農民的收入提高,腰包鼓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