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方財政收入TOP30城市,你所在的城市表現如何?

中國地方財政收入TOP30城市,你所在的城市表現如何?

從財政收入看,基本與經濟水平相契合。

第一梯隊(3000億):

上海以7165億高居全國城市第一位,也是唯一一個超過7000億的城市。

北京以5817億位居第二位。

深圳以3773億位居第三位,與上海北京的差距有些大。

第二梯隊(2000億):

天津雖然經歷大起大落,仍以2410億高居第四位。

蘇州、重慶也都超過了2000億位居五六位。

第三梯隊(1000億):

杭州、廣州、南京、武漢、成都、寧波、青島、鄭州、無錫等9個城市的財政收入超過了1000億。

第四梯隊(500億):

長沙、濟南、廈門、合肥、佛山、瀋陽、西安、大連、東莞、福州、昆明、南通、煙臺、常州、溫州等15個城市的財政收入超過了500億。

或許有人疑惑,為何是一線城市的廣州,卻位於杭州之後僅排在第8位?

事實上,2019年廣州的財政總收入高達6336億,但留給自己的地方收入僅有1697億。

相比杭州,2019年財政總收入3650億,而留給自己的地方收入卻有1966億。

問題就出在這裡,廣州的實力毋庸置疑,但自留的比例太低了。而這背後的原因,就在於地區發展的均衡問題。同樣是省會城市,杭州所在的浙江省,各地市的經濟水平差距並不大,與江蘇、山東一樣都是相對均衡的省份。

而廣東省內的21個地市差距太大,珠三角9市創造了省內80%左右的GDP,粵東、粵北和粵西與珠三角的差距實在太大。

作為省內老大哥,廣州就必然要拿出自己的一部分家底上繳省財政,以省級財政轉移支付的方式支持其他“窮兄弟”。

那同樣是省內強市,深圳的地方收入為何是廣州的兩倍左右?為何深圳不來支持其他地市?

原因在於深圳是5個計劃單列市之一,財政與中央直接掛鉤,其上繳財政並不經過廣東省這一級,故而自留的比例也很高。

而作為廣東經濟最強的兩座城市,深圳又不參與省級財政轉移支付,壓力自然就落到了廣州肩上。

此外,長沙、合肥、西安、佛山等近年來崛起的新一線城市爭奪者,地方財政收入尚未超過千億,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