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長陳如桂:深圳人均GDP達到3萬美元,處在國際先進水平

深圳市長陳如桂:深圳人均GDP達到3萬美元,處在國際先進水平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於2020年9月24日(星期四)下午3時舉行新聞發佈會,請中共廣東省委副書記、廣東省人民政府省長馬興瑞,中共深圳市委副書記、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長陳如桂,中共珠海市委副書記、珠海市人民政府市長姚奕生,中共汕頭市委副書記、汕頭市人民政府市長鄭劍戈介紹廣東省經濟特區發展成就,並答記者問。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紅星新聞記者:

英國經濟學家週刊網站曾發文說全球4300個特區中,深圳是最成功的一個。我們同時也注意到,深圳也成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請問深圳成功的經驗是什麼?目前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有何進展?下一步邁向全球標杆城市怎麼走?謝謝。


陳如桂:

謝謝您關心深圳,最近去過深圳嗎?歡迎到深圳來走走。深圳經濟特區是習仲勳同志主政廣東期間向中央提出建議、鄧小平同志親自決定建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40年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深圳經濟特區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發展史上的奇蹟。剛才馬省長也說了,深圳從一個邊陲農業縣,發展成為現在一座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成為中國最重要的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創新中心之一,也是國際樞紐城市。我們有組數據,讓大家感受一下深圳的滄海鉅變。

40年前,深圳人口不到3萬人,發展到今天成為國際化的大城市,現在實際管理人口超過2000萬人。40年前,深圳的經濟總量不到2億元,去年底深圳經濟總量已經接近2.7萬億元,經濟總量位居亞洲城市前五。40年來,年均增長20.7%,高速度、高質量。現在深圳人均GDP達到3萬美元,處在國際先進水平。特別是深圳作為一個外貿大市,40年前深圳進出口不到2000萬美元,現在超過4300億美元,深圳的進出口佔全省40%,佔全國10%左右。現在深圳有8家世界500強企業,有436家上市公司,境內A股上市公司數量居全國第二。特別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圳發展有速度有質量,經濟平均以9%的速度增長,財政收入翻了一番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翻了2番。經濟發展生機勃勃,特別是深圳創新令世界矚目。40年前,深圳只有2名有職稱的技術人員,現在深圳有600多萬人才。深圳的創新、特別是在電子信息產業方面引領全球。我們也培育了一批骨幹企業、龍頭企業、創新企業,像華為、平安、騰訊、中興、比亞迪、大疆等等,在推動中國科技創新,在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方面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中央出臺了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明確了深圳的發展定位和發展方向,要求深圳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方向前行,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成為全球標杆城市。我們把握機遇,推動了一系列改革創新,各項工作有序推進、進展很好。特別是包括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等一大批改革舉措在落地實施。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5G、光明科學城等一批創新平臺在加快推動建設,發揮更多引領作用。深港合作親如兄弟,也取得了很好的發展成效。特別是前海開發開放,推動了深港的現代服務業合作,在金融、物流、信息、國際化專業合作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承接、延伸和發展。

我們攜手香港謀劃了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四平方公里的園區,發揮“一國兩制”優勢,出臺一系列創新政策,推動國際化的創新資源、人才、機構、資金在這裡創新合作,現在進展非常順利。站在新的起點上,深圳將牢記黨中央創辦經濟特區的戰略意圖,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圳的殷切期望,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的重大機遇,堅持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在推動改革開放創新發展方面,繼續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方面,展現深圳新的擔當作為。我們要通過先行示範區的建設,把深圳打造成為高質量發展高地、法治城市示範、城市文明典範、民生幸福標杆、可持續發展先鋒,以新的作為創造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業績。在這裡,我們歡迎各位媒體記者、各位朋友多來深圳走走看看,講好深圳故事。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