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庭院,成全生活的理想

一方庭院,成全生活的理想


一方庭院,成全生活的理想


鄭板橋說:“吾畢生之願,欲築一土牆院子,門內多栽竹樹花草,清晨日尚未出,望東海一片紅霞,薄暮斜陽滿樹,立院中高處,俱見煙水平橋。”

一方庭院,成全生活的理想

一方庭院,成全生活的理想

▲望月庭


人們最理想的生活,大概就是在一個庭院之中,“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雲捲雲舒”,閒時看一本書,喝一杯茶,以片刻閒暇,暫避生活的喧鬧與急躁,讓我們得以禪思,放緩腳步去觀察事物的自然構成,幫助我們理解和應對無常的真相。這一切,皆以庭院為要。


一方庭院,成全生活的理想

一方庭院,成全生活的理想

▲望月庭


在浮華的晚明時代,物質空前繁榮,士人歸隱之後,熱衷於營造庭院和園林,以此來安放自己的身心和靈魂,在中國人看來,與山水為友,才是最好的修行法,以此可以親近林泉,身入幽谷,這大概是中國人最理想的生活狀態。而現在生活於喧鬧都市中的人們,被周圍的塵囂與浮躁所裹挾,每天朝九晚五,按照既定的路線,過著固定的生活,心中嚮往名山大川,卻囿於現實的束縛,不能親身前往,於是人們紛紛寄情於生活之中的一草一木,一竹一石,中國人對於山水的歸崇,一直根植於內心,亙古未變,庭院成了人們最大的奢想。


一方庭院,成全生活的理想

一方庭院,成全生活的理想

▲望月庭


最理想的庭院環境,林語堂曾有過這樣的描述:“園中有宅,宅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上見天。天中有月,不亦快哉。” 有一方庭院,院裡種上松柏,四季長青,以充目觀;種上各色花卉,四季花香,以作鼻觀;然後引來流水,四季泠泠,以作耳觀。晴天,可觀素牆上的日影,幻化成奇巧的畫面;夜幕,可觀院落中的月色,彷彿清澈的流霜。當城市化的進程,如洪流般湧入每個人的生活時,我們都在其中漂流,無一人可倖免,人們住進高樓,便再也無法感受那份接近自然的親切。


一方庭院,成全生活的理想

一方庭院,成全生活的理想

▲望月庭


木心先生說“現代人住的房子,一人一套,平安富足的苦渡光陰。” 在城市中,當庭院不能成為每個人都擁有的住所之後,一座公共庭院的出現變得極為重要,它可以成為每個人的精神理想國,於是,格調藝術館以城市公共空間的面目,向世人傳遞著一座城市在精神層面該有的思考,其中包括望月庭、24小時書房、露天美術館,甚至還有一間茶室。


一方庭院,成全生活的理想

▲格調藝術館


一方庭院,成全生活的理想


望月庭所在的天津市河東區屬於舊城,一條津塘路寬闊綿長,道路兩側老房眾多,充滿濃郁的人間煙火氣。地鐵在高架上穿行,周遭的事物無一例外都指向速度、喧鬧與樸素的市井生活。望月庭就靜立在這片鬧市中,主庭面向津塘路完全開敞,是屬於公眾的隱逸景觀。


一方庭院,成全生活的理想

一方庭院,成全生活的理想

▲望月庭


望月庭取法於日本庭園,但又區別於日本庭園。提起日本,人們的腦海中便會浮現“精緻” 兩個字,比如和服、茶道、浮世繪和日本料理,日本庭園也不例外,日本庭園的造園手法非常複雜而精細,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都經過精心設計,但給人的感覺就像T臺上炫目的時裝,精緻又昂貴,難以走近大眾。

事實上,日本庭園並非只可遠觀,它完全能夠被走進、被理解、被討論,無論是佛系青年還是髦耋老者,無論是專家學者還是普通遊人,都可以身臨其境,感受日本庭園之美和禪宗文化內核。當下,我們似乎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候都需要庭園。庭園作為一個可居、可遊、可賞的空間,它讓我們更明白自然本來的面目,時間在這裡變緩,生活在這裡漸漸地變慢,我們迴歸內心,在草木竹石、園池水榭中,尋回最真實的自我,也許只有在庭園中,以最接近自然的方式,去禪思,然後入定,才能明心見性,“覺宇宙之無窮,識盈虛之有數”,獲得一份超逸化禪的心境,以此來抵禦萬物無常。


一方庭院,成全生活的理想

一方庭院,成全生活的理想

▲望月庭

因此,以傳統日本庭園為藍本,再因地制宜加以調整,將其轉化成更加符合公共景觀特點的形式,消減日本庭園“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的拒人感,使其真正成為公共的、免費的、觸手可及的慰藉人們心靈的空間,成為適宜的選擇。


一方棲息心靈的庭園,營造出美感,便是唯一的標準。望月庭的主庭是日本庭園的常見類型——池泉庭園的樣式,由水池、綠島和白砂組成,主庭依循“一池三山”的中國古典園林模式,佈置了一泓淺池,春夏秋冬,景緻都不一樣。望月庭的主庭以青白兩色為主,白砂漫地,油松各具姿態,或剛勁、或挺秀、或橫逸,從不同角度看去,層層疊疊、錯落有致。主庭被細細鋪上佛甲草,毛茸茸的佛甲草顏色嫩綠具有生氣,給人治癒之感。素雅、靜樸、玄深,望月庭的營造,與中國的禪宗審美不謀而合,每一位從旁經過的行人,都會駐足、觀賞、感受,這大概就是庭園的力量。


一方庭院,成全生活的理想

一方庭院,成全生活的理想

▲望月庭

在高速發展的中國,忙碌是一種常態。人人都在趕路的時候,能夠偶爾慢下來,卸下壓力,把自己交給一片禪境,何其誘惑。於是日本庭園,特別是枯山水禪庭,作為抽象的禪文化與美學的具象體現,很有存在的必要。它是接近、理解禪文化的入口,給予人們暫時逃離塵世喧囂的機會。


一方庭院,成全生活的理想

▲望月庭

一方庭院,成全生活的理想


望月庭的一側,是露天美術館。它以格調藝術館的主體建築——圓廳為起點,向東鋪展,綿延300餘米,成為整個公共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白紙”和“淨島”為靈感的白色畫廊,地面依然滿鋪白砂,視覺效果十分震撼。

一方庭院,成全生活的理想

▲格調藝術館 露天美術館


常聽人言,“在博物館裡養孩子”,而在露天美術館中,則能滋養自己。露天美術館是一個流動的世界,觀者是心,藝者是物。時間不一樣,每次展出的畫作都不一樣,但不變的是露天美術館作為呈現美的載體的本質,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東方的唐風宋採、明清筆墨,也可以看到西方的抽象派、印象派、現實主義,古今中外的藝術品都將在這裡呈現。藝術對於人的陶養,其作用毋庸置疑,書法家林散之便說:“人生不易,懂點藝術是安慰。”一地白砂,純白幕牆優雅,當置身於純淨的空間,藝術之美展現得更為純粹,看一場展覽,賞幾幅畫,大概能抵十年塵夢。觀展之人,在移步換景的行進中,也自然成為別人眼中一道流動的風景線。

一方庭院,成全生活的理想

一方庭院,成全生活的理想

▲格調藝術館 露天美術館

一方庭院,成全生活的理想

擁有一間書房,大概也是很多讀書人夢寐以求的。梁實秋在《雅舍》中寫道:“我有一幾一椅一榻,酣睡寫讀,均已有著,不復他求。”一個書房,就是一個世界,它能讓我們尋回內心的自在與瀟灑,網絡碎片化的時代,能安心地讀一本書,看幾篇文章,已經是一種奢侈,“讀書不獨變氣質,且改精神”,在紙張的世界裡,完成自我的內省,身心得以棲息,靈魂得以安放,這大概是“大自在”的另外一種形式。

一方庭院,成全生活的理想

▲格調藝術館 24小時書房


在格調藝術館的圓廳之內,是一間24小時書房,書房內有500餘種、4000餘冊雜誌,包含超過160種時尚類和110多種生活類雜誌。其中,有75%以上是國內難以訂閱的外版雜誌。另有圖書6000冊,包含1000餘冊購買和維護成本很高的藝術類書籍,大量畫冊與繪本涵蓋多個語種和類別。

一方庭院,成全生活的理想

▲格調藝術館 24小時書房


讀書讀倦了,起身穿過一排排書櫃,來到玻璃幕牆前,望月庭的侘寂之美便映入眼簾,它像極了舊日的讀書人書房之外的庭園,松影,池水,還有點點頑石,書房裡滋養精神,遨遊萬卷,書房外的庭園,為建築帶來光與風,山與水,清寂與唯美。令人“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一方庭院,成全生活的理想

▲格調藝術館 24小時書房


庭園,成就了中國人的詩性,它是晏殊的“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也是歐陽修的“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即使不會作詩的人,在那些閒暇禪思的片刻裡,也會見花樹則心喜,聽林泉則心安,見日月則心定。一方庭園,讓人們把普通的日子過成了詩,以此抵禦歲月中的庸碌與平凡。


一方庭院,成全生活的理想

一方庭院,成全生活的理想

▲望月庭


在格調藝術館中,有園,有書,有茶,有畫,包含了中國人最理想的生活。望月庭將精雕細琢的日本庭園變成公共景觀,從“一個人的庭園”到“一群人的庭園”,從“不可進入之園”到“心靈棲居之所”,從幽玄隱秘到溫潤開敞,這座身處鬧市的庭園,在城市街道旁敞開懷抱,不拒絕任何人的觀賞,向行色匆匆的人們傳遞著靜美的力量。


一方庭院,成全生活的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