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陶瓷行業:隨著兩國交流逐漸密切,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向

中日陶瓷行業:隨著兩國交流逐漸密切,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向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中日雙方雖然是鄰國,但是兩國卻各有各的文化特色,這種差異也導致了陶瓷產品的不同,中日陶瓷交流經歷了初期日本對中國陶瓷進行的學習

在我國各個朝代兩國在陶瓷上的交流都非常頻繁,受中國茶文化的影響日本的陶瓷行業開始逐漸發生變化,兩國在陶瓷上的變化也逐漸具有各具特色的發展,兩國在陶瓷上的風格差異也逐漸變大,本文將探討文化視角與歷史觀照下的中日陶瓷交流。

中日陶瓷行業:隨著兩國交流逐漸密切,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向

一、相互交流,相互成長

中日陶瓷文化的交流,受古代中國的影響,日本的陶瓷有非常濃厚的中國風,但是在日本陶瓷業中也一直保持著大和民族特有的精神傳統,在吸收中國陶瓷的同時,也在不斷加入自己本國的元素。

隨著中日兩國的交流逐漸密切,兩國的陶瓷行業也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向

中日陶瓷行業:隨著兩國交流逐漸密切,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向

1.陶瓷發展各有千秋

中日兩國陶瓷的製造行業都發展的比較早,在早期兩國的瓷器也相差無幾,隨著朝代的發展中國已經完成了從陶器時代向瓷器時代的過渡,已經具有生產優質瓷器的水平。

中國瓷器在隋唐時期也呈現出空前的繁榮狀態,在裝飾圖案、燒製、做工都做的非常完美,造型優美受到了世界各國的喜歡。

中日陶瓷行業:隨著兩國交流逐漸密切,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向

但是日本在陶瓷方面的進步卻不如中國,日本直到七世紀仍然處於一種低工藝的陶瓷生產水平,但是這時期的陶瓷卻十分具有日本的本土特徵,直到日本進入技術革命時期,大量的外來的匠人來到日本,給日本的陶瓷行業帶去了全新的技術,其中就包括中國的陶瓷生產技藝。

日本陶瓷業逐漸崛起,進入到外銷的行列中,與中國形成競爭關係。雖然日本的陶瓷技藝已經相對成熟,但是相比隋唐時期的陶瓷燒製,還是有較大的差距,但是卻標誌著日本陶瓷技術已經基本完善,一些技術層面的問題在日本已經基本不存在,為日本之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日陶瓷行業:隨著兩國交流逐漸密切,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向

2.陶瓷服務於茶風

在隋朝時代,中國的陶瓷行業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程度,隋朝的"南青北白"瓷器更是享譽大江南北,也是唐朝茶風最盛行的時候。

當時唐朝的嶽州窯青瓷因為製作茶器而盛行,被世人稱為茶窯之首,因為嶽州窯與橫河比較近,當時嶽州窯的瓷器很多都是從這裡發出,跟隨日本的商隊到達日本。

中日陶瓷行業:隨著兩國交流逐漸密切,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向

隨著商隊的來往,嶽州窯的青瓷也搭建著日本對飲茶之風的喜愛,大量的瓷器流入日本。

日本對於嶽州窯的青瓷也是非常喜愛,開始大量的增加需求量,嶽州青瓷與日本商隊之間也達成了密切的合作,成為一種商業貿易,每次都會帶來大量的訂單,嶽州青瓷在輸入日本的瓷器中也是佔據絕大部分

嶽州青瓷不僅被日本愛茶人士喜愛,同時嶽州青瓷的輸入也對日本的陶瓷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一時間日本陶瓷製藥業也都爭相恐後的模仿嶽州青瓷。

隨著日本對於飲茶風尚的興起,人們對於青瓷茶器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加強,日本就出現了嶽州青瓷的替代品"平安綠釉陶瓷"

中日陶瓷行業:隨著兩國交流逐漸密切,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向

二、日本流行的中國風

中國的陶瓷水平領先了日本很長一段時間,但是隨著中日雙方交流越來越密切,日本的陶瓷水平也逐漸縮小與中國的差距,中國的瓷器在日本仍然受歡迎,也引起了日本陶瓷行業的一股中國風,日本這個時期也被成為全面吸收中國風的階段。

1.日本盛行的中國風

隨著日本與周邊鄰國的交流越來越頻繁,日本的燒陶技術也已經遍佈日本各地,其中須惠器便是其中的一項重要代表,日本的陶器也已經充斥著日本的禮儀、陪葬和生活用具,質量也優質。

此時的中國也已經進入了大唐盛世階段,"南青北白"的陶瓷業也分別代表中國製瓷行業的最高水準,唐三彩憑藉著獨特的色彩和造型贏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喜愛。

到了日本的奈良時代,中國大唐文化也進入日本,日本的貴族非常喜歡中國的陶瓷,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唐三彩,奈良時期的陶瓷也迎來一種中國風,大量的陶瓷行業開始模仿中國瓷器的色彩和造型,成為日本陶瓷業普遍的現象。

中日陶瓷行業:隨著兩國交流逐漸密切,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向

唐三彩表現出的富貴華麗正好是日本貴族階級想要展現的狀態,自然非常受歡迎,唐三彩傳入日本之後,也讓日本貴族非常傾慕。

這種外在刺激和內在的需求,讓日本陶瓷開始模仿中國的唐三彩,本在模仿過程中加入自己本國的元素,燒製出由綠、褐、白顏色為主導的"奈良三彩"

雖然奈良三彩是模仿唐三彩進行燒製的,但是卻和唐三彩有較大的的差異,唐三彩靠著亮麗的色彩和較高的光澤而展現,日本的奈良三彩比較暗淡,色彩並不是那麼光麗,這也是兩個國家和民族之間的差異所改變的。

中日陶瓷行業:隨著兩國交流逐漸密切,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向

唐朝的唐三彩憑藉著,華麗的造型和亮麗的顏色毫無保留的展現出唐朝的氣度,奈良色彩則是在表現大和民族的高貴華麗以及含蓄內斂的氣質,從而形成集聚日本色彩的陶瓷製品。

2.日本瓷器對中國的仿製

當日本進入平安時代時,唐朝的唐三彩已經開始逐漸衰弱,在日本的唐風也逐漸暗淡,平安時期的貴族們開始逐漸新興起一種全新的唐風形式,就是受唐朝的嶽州青瓷影響的。

恰好趕上中國茶道盛行的時期,當時唐朝的嶽州窯青瓷因為製作茶器而盛行,被世人稱為茶窯之首,因為嶽州窯與橫河比較近,當時嶽州窯的瓷器很多都是從這裡發出,跟隨日本的商隊到達日本。

中日陶瓷行業:隨著兩國交流逐漸密切,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向

青瓷進入日本之後,又再一次受到了貴族階層的喜愛,嶽州瓷窯對日本的輸出量也日益劇增,到了唐朝末期這種現象已經成為主流,加上日本興起的茶道越來越多,對嶽州青瓷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

嶽州青瓷對日本的陶瓷業再一次產生了重創,引起了貴族的驚歎,加上平安貴族飲茶之風的興起,以茶器為代表的青瓷成為日本需求量最大的陶瓷器物。

因為有奈良三彩的技術工藝,日本開始這種情況下,再一次模仿嶽州青瓷,這個時期日本的"平安綠釉器"就這樣產生了。

中日陶瓷行業:隨著兩國交流逐漸密切,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向

跟奈良三彩一樣,平安綠釉器也加入了大和民族的審美觀念,在日本貴族階層流傳開來,人們開始用"平安綠釉器"代替嶽州青瓷,但是日本的飲茶之風卻因嶽州青瓷的造型所改變,平安綠釉器也在跟隨這種風尚在造型上一直延續嶽州青瓷的造型。

三、中日陶瓷互助成長

隨著日本陶瓷業的發展,日本的陶瓷已經具有相當獨立的水平,也開始逐漸根據自己的審美來創造新的瓷器。

雖然日本陶瓷已經與中國有較大的差別,但是日本對於中國文化的吸收卻是主動的,日本在取捨之間成立了自己的陶瓷特點,不可否認的是,日本陶瓷業的根基是來自於中國的。

中日陶瓷行業:隨著兩國交流逐漸密切,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向

日本陶瓷對陶瓷風格的吸收

日本此時的手工業已經從農業中分離出來,開始直接進行商品生產和售賣,日本的陶瓷行業也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門類,日本各地的瓷窯開始紛紛崛起,形成了日本陶瓷行業最鼎盛的時期,日本陶瓷行業也在不斷摸索著符合大和民族的審美標準,和使用習慣,在造型上也開始逐漸注重實用性。

在宋朝時代,德化白瓷和景德鎮白瓷開始進入日本,日本的瓷窯開始對這兩個白瓷的特徵進行模仿和吸收,到了鎌倉時代,日本的瓷窯開始模仿宋朝的梅瓶和水注造型,在裝飾方面則是以日本裝飾圖案為主,開始在日本流行起來。

中日陶瓷行業:隨著兩國交流逐漸密切,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向

日本也並非所有瓷窯都在模仿中國,只有其中一兩個在模仿唐宋的陶瓷,日本對於中國陶瓷的學習也一直停留在技術層面,在裝飾風格上仍然以自己國家為主。

從眾多陶瓷商品中可以看出,日本陶瓷一直在不斷摸索著自己的風格,在造型上也開始以實用性為主

2.中日雙方的陶瓷差異

日本的陶瓷開始具有本土特徵,對於審美層面的追求開始逐漸減少,在一些茶器上可以看出,陶瓷多以純色為主,注重實用性。

中日陶瓷行業:隨著兩國交流逐漸密切,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向

與中國追求審美的愉悅不同,日本的陶瓷開始帶有大河民族的性格特徵,開始注重與自然界的聯繫,並在造型上以大自然中真實出現的狀態為主,注重感受大自然的變化,散發出寧靜的韻味。

與日本不同,中國開始注重審美的發展,從圖案中表現自己細膩的情感,開始在陶瓷上表達自己的感受,中國的制瓷工藝也開始為審美所服務,開始注重整體的感覺,形成了以審美為表現的中國色彩,

日本的陶瓷創造表達的是對自然的一種反射,不把情感加入到陶瓷當中,把陶瓷創作交給大自然,遵循這種隨機性,此時的陶瓷業最具有藝術魅力。

中日陶瓷行業:隨著兩國交流逐漸密切,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向

結語

日本的陶瓷已經從最開始的模仿開始進入自己的領域,自從清朝以後兩國的陶瓷交流就開始呈現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向,中日陶瓷的特徵也開始逐漸分離開來,兩國的陶瓷都在為本國的變化而服務,雖然兩國不同的審美特點和民族性格造就了不同的陶瓷水平,但是卻都是本國精神的一種展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