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這就是荷蘭!

沒錯,這就是荷蘭!

荷蘭位於歐洲西北部,東與德國接壤,南與比利時相鄰。西部和北部是海岸。荷蘭國土海拔很低,很多地方地勢甚至低於海平面。當提到荷蘭,大多數人就會與運河、藝術、風車、木鞋、鬱金香、奶酪和華夫餅等相聯繫。

在荷蘭90%以上的英語普及度,使你的交流更加方便。熱情友好和多元文化的社會與冬暖夏涼的氣候,使荷蘭的生活極為舒適。同時,這裡也是世界上博物館密度最高的國家,擁有悠久歷史和神奇魅力的藝術作品,兼具歷史感和現代感。

作為世界上最安全和最幸福的國家之一,荷蘭不僅擁有豐富的文化和歷史,還有著優質的教學資源、豐富的學生福利和相對低廉的學費與生活費,這都對你有著極大的幫助。以合作、分享、自學和自律為中心,你將培養寶貴的技能和創造性的思維。今天,Chrome就帶來了12個荷蘭標誌性的符號,讓你感受這個國家的友好和你的無限可能!

運 河

在荷蘭許多城市都是圍繞著運河而建的,如阿姆斯特丹、烏特勒支、多德雷赫特、呂伐登、格羅寧根和萊頓等城市裡都有優雅的運河穿城而過,成就美麗的都市景觀。其中,阿姆斯特丹的運河最為著名。十七世紀荷蘭的“黃金時代”,這座城市經歷了一次大規模的變遷,在此期間最大的項目就是這些被稱為de Grachtengordel(運河帶)的水道。乘坐遊船感受運河之美,也能從不同的角度瞭解荷蘭。

沒錯,這就是荷蘭!

沒錯,這就是荷蘭!

自行車

荷蘭許多城市的自行車數量已超過當地人口,基本上每個荷蘭人都會有一輛自行車。如此龐大的數量,證明著自行車文化在荷蘭的普及性,他們已將騎自行車視為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習慣。與此同時,政府對自行車道和指示牌等公共建設的積極規劃,也促使著自行車生活與文化的發展。在荷蘭尋找風景優美的鄉村自行車道非常容易,而且大部分地區都可以騎自行車到達,你甚至可以帶著自行車上火車、地鐵或遊船。

沒錯,這就是荷蘭!

沒錯,這就是荷蘭!

藝術史

荷蘭的每個時期都產生出許多藝術先鋒者,他們用自己的畫筆永遠改變了繪畫和藝術,當提到倫勃朗·範·萊因(Rembrandt van Rijn)的《夜巡》、約翰內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的《杏花》和皮特·科內利斯·蒙德里安(Pieter Cornelis Mondriaan)的《Trafalgar Square》等享有國際盛譽的畫作時,我想荷蘭在藝術領域的成就就不用我多言了吧。

沒錯,這就是荷蘭!

© Rembrandt van Rijn

沒錯,這就是荷蘭!

© Johannes Vermeer

畫廊&博物館

多元的文化體現在不同地區,文化的差異以及外來文化所帶來的影響,使得勇於探索的荷蘭人,在輝煌的歷史中創造出了無數引以為豪的藝術佳作。然而當提到藝術,另一件不得說的就是荷蘭的畫廊與博物館,在荷蘭僅博物館就擁有1000多個,這是世界上博物館密度最高的國家,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每個博物館或畫廊都講述了不同的文化和歷史。所以在荷蘭尋找欣賞優秀、創新和影響力的藝術品非常容易。

沒錯,這就是荷蘭!

Rijksmuseum

沒錯,這就是荷蘭!

Foam

風 車

荷蘭的第一座風車建於遙遠的古代,來源於德國。荷蘭人與這個木質巨人一拍即合,在荷蘭全國三分之一的面積只高出北海海平面1米,近四分之一的面積低於海平面,一年四季都吹著風,風車如雨後春筍般在地上發芽,用來鋸、壓和研磨。木板、油漆、油、紙、麵包和芥末等的生產也依賴於風車和風力。此外,風車還被用來抽出湖泊中的水分,保持圍海造田的乾燥。小孩堤防風車群、斯希丹風車、阿德里安風車和德·法爾克風車等都已成為荷蘭標誌性景點。

沒錯,這就是荷蘭!

沒錯,這就是荷蘭!

木 鞋

木鞋(clogs)是荷蘭最具民族特色的工藝品之一,是民族風俗文化的縮影,它的原料為白楊,不易劈裂、不變形和不滲水,冬天在鞋內填進稻草,即可禦寒防凍。荷蘭最古老的木鞋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紀,在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如今,荷蘭木鞋的實用價值大減,已少有人穿了,倒是遊客們喜愛不已。所以,你來到荷蘭除了節日都不太可能會在街道上遇見穿木鞋的人。不過,荷蘭的農民或漁民們仍然保持著穿傳統服裝的習俗,有時候你會在斯塔普霍斯特和賓斯霍滕等地看到。

沒錯,這就是荷蘭!

沒錯,這就是荷蘭!

鬱金香

原本種植在奧斯曼帝國(土耳其)的鬱金香於十六世紀進口到荷蘭。隨著荷蘭“黃金時代”的發展,鬱金香也持續受到追捧,成為油畫作品主角,節慶活動必備。到十七世紀中葉,鬱金香人氣繼續大漲,引發了第一個經濟泡沫,即“鬱金香狂熱”(Tulipomania)。人們大量購入鬱金香,導致價格迅速升高,甚至被用來當做流通貨幣,最終導致市場崩潰。今天,荷蘭仍以鬱金香、水仙和風信子等花卉而聞名,被稱為“世界花店”。

沒錯,這就是荷蘭!

沒錯,這就是荷蘭!

代爾夫特藍陶

1550年,來自班牙和意大利的馬略爾卡陶器開始流行,安特衛普的陶工大量複製這種流行陶器。到1585年,西班牙侵略迫使他們逃亡。陶工在代爾夫特匯合,從1602年開始集中生產流行的中國瓷器。而舉世聞名的代爾夫特藍陶(Delft Blue)也就是在這一時期開始生產,代爾夫特藍陶不是以典型瓷土製造,而是在燒製後塗上一層錫釉。它極受歡迎,大戶人家熱衷於彼此炫耀代爾夫特藍陶藏品。不幸的是1800年後,代爾夫特藍陶漸漸過時,陶工不得以停止生產。

沒錯,這就是荷蘭!

沒錯,這就是荷蘭!

帆 船

十七世紀被稱為荷蘭的“黃金時代”,其歷史一直為學者所重視。荷蘭,面積僅4萬多平方公里,自然資源貧乏,按理並不足道,但卻在歷史上有著一段耀眼的輝煌。十七世紀上半葉,它擁有商船1.6萬艘,是法國、英國、西班牙和葡萄牙四國商船總噸位的四分之三。荷蘭人壟斷了世界的貿易,荷蘭商人的足跡遍及五大洲各個角落,因而荷蘭人也被稱之為“海上馬車伕”。擁有著悠久航海傳統和海上探索精神荷蘭人,在1975年阿姆斯特丹建城700週年的慶典期間,組織了一次無以倫比的帆船節(Sail Amsterdam),至今在仍持續。作為世界上最大規模航海活動每5年1次,下次帆船節應該是在2020年8月舉行!

沒錯,這就是荷蘭!

沒錯,這就是荷蘭!

奶 酪

荷蘭是最早的奶酪產地,幾千年前的荷蘭土地上就已經有了奶酪(cheese)的存在。凱撒大帝時期的軍方報告提到,凱撒大帝對五花八門的奶酪感到驚喜不已,也對奶酪生產感到十分驚異。奶酪起初只用於個人食用,直到中世紀才開始出口。現在,荷蘭乳品廠負責奶酪的生產和出口,每年有數億噸的荷蘭奶酪銷往世界各國。阿克馬、豪達和艾登奶酪市場為遊客重現奶酪貿易的繁榮景象。

沒錯,這就是荷蘭!

沒錯,這就是荷蘭!

啤 酒

荷蘭精釀啤酒現在正在蓬勃發展,新的啤酒廠不斷湧現在全國各地。這些啤酒廠中的許多都沿襲著傳統的釀造工藝,生產出具有現代優勢的傳統荷蘭啤酒。其中,位於阿姆斯特丹的Oedipus Brewing、哈勒姆的Jopen、泰瑟爾島的Texelse Bierbrouwerij和鹿特丹的De Kaapse Brouwers等,都是最受歡迎的荷蘭啤酒。在炎熱的夏季一杯清爽的啤酒,可以洗刷掉一天的疲倦。

沒錯,這就是荷蘭!

沒錯,這就是荷蘭!

華夫餅

荷蘭華夫餅(Stroopwafels)由兩片薄且脆的鬆餅,夾著含有紅糖的麥芽糖漿,最早出現在荷蘭的豪達。荷式華夫餅的傳統吃法為泡一杯熱茶或熱咖啡,在杯口蓋上一片荷式華夫餅,讓熱氣將餅中的糖漿融化,再配茶與咖啡食用。不想讓水蒸汽泡軟鬆餅的話,也可以利用烤箱或微波爐略微加熱,亦有同樣的效果。一個清涼的午後,坐在位於阿姆斯特丹運河環中心的Cloud Gallery,品嚐著美食,欣賞運河的美景。

沒錯,這就是荷蘭!

文章來源:克羅姆(Chrome)

沒錯,這就是荷蘭!

官微:BSN荷蘭商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