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茶|人在草木间 心至天地和

人在草木间

草木即自然

茶事:万般功夫磨一字

“一芽一叶一抹香,一人一篓采茶忙。”清明前后,建阳区将口镇回潭村周边的茶山上分外忙碌。茶农们身背竹篓,头戴斗笠,三五成群在茶丛中穿梭,摘取芽尖的嫩叶,争分夺秒,只为留住一抹蕴藏春天的清香。

水仙白的制作便是周众斌的茶企——福建武夷天地和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新一年制茶的开始。

以水仙茶茶青为原料,将鲜嫩的叶片采摘下来后,经过日晒或者阴干,自然萎凋并干燥制成水仙白。不揉不炒,按照白茶的制作工艺,保持水仙茶原有的清新香气和鲜爽滋味,同时具有白茶醇厚绵滑的优势,观之汤色透亮,嗅之清香甘美,品之清冽醇厚,是周众斌今年花了大力气打造的新的优势茶品。

前几年,天地和以制乌龙茶为主。乌龙茶茶青采摘时的嫩度对品质影响颇大。采摘过嫩,不能满足焙制技术的要求,成茶香气低,味苦涩。相反,采摘太老则味淡香粗,不利于精制环节,成茶正品率低。从采摘、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干直到加工成毛茶,工序繁多,耗时却不宜长,每一个步骤都必须紧锣密鼓地开展。受人工采茶效率的局限,很多茶青无法及时采下制茶,浪费在茶山上。

对此,周众斌深感惋惜。经过反复考量,决心发扬建阳人制作水仙白的传统,错峰采摘茶青分别用于制作白茶和乌龙茶。2019年,天地和新制的1000斤水仙白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令他备受鼓舞。白茶与乌龙茶的分时段制作,延长了制茶期,茶农多了一份收益,茶青的利用率也大大提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试水成功后,周众斌组织人员开展了水仙白市场需求调查和茶企加工能力评估。2019年末,他投入更多资金建成新的高标准白茶制作厂房,采用专业设备、专人管理、无尘化操作。每一批次的茶青都详细登记产地、采摘人、采摘时间、制作时间,做到源头可溯,品质可控。

田艺蘅的《煮泉小品》有云:“芽茶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周众斌的白茶制作厂房内,尤其重视自然萎凋工序,6楼的阳光萎凋房配有专业抽湿、升温设备,精准控制不同天气、不同茶种所需的萎凋温湿度,进而提升水仙白品质。

茶人 :十二余载修其身

初见周众斌,他穿着一身略微发白的藏蓝色麻布短衫,黑色布鞋,黑框眼镜,不似商贾之人,倒是一副做学术研究的老派学人模样。

谈起他的创业初衷,总绕不开一颗爱乡爱家的赤子之心。

回顾上世纪70、80年代,福建白茶出口量占全国的85%,其中过半源自建阳,畅销东南亚各国。回潭村村集体经营着500多亩茶山,周众斌自小在一丛丛茶树间嬉戏长大,耳濡目染,深爱着这一片孕育灵气与生机的绿水青山。然而由于制茶技术含量低,生产成品链短和茶山的过度开发,最终被市场淘汰,成片的茶山抛荒闲置,周众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家乡山明水秀生态好,又与武夷山一衣带水,共享茶产业发展优势,不能空守着‘金山银山’还喊饿啊!”2008年,而立之年的周众斌跳出局限思维,回归本心,立足武夷山脉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温光水气土”的生态优势,着手重拾断代的制茶传统。

流转土地、栽种茶树、兴建厂房、购置设备、招募员工、技术培训,2011年,集茶叶种植、生产、销售、科研、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茶企,福建武夷天地和生态茶业有限公司落地回潭村。

每年从开茶到收官,周众斌都要亲自参与,把控各个环节。正如《茶经》中记载,严苛的采茶标准是“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最佳的采摘时机是“凌露采焉”。每逢采茶,周众斌早上7点就上了茶山,查看当日准备采摘的茶树,叮嘱茶农注意手法和时间。一直以来,以点工制雇佣茶农采茶,只为能够摘取更为饱满、新鲜的茶青。

先进的设备、科学的管理、严格的品控,造就卓越的品质。在历年政府举办的斗茶赛和民间斗茶比赛中,天地和的茶品多次获得“茶王”称号,周众斌欣喜之余,也把更多时间花在琢磨提升品质,开拓市场上。

周众斌的办公楼里摆放着钢琴、古琴、吉他等乐器,闲暇之时聊以自娱,访客赞他是修身养性的“百事通”,他却摆手笑叹自己“百事不会,只会做茶”。

从三十余岁,到如今年过半百,多年的潜心制茶给了他许多思考与感悟,也给了他更多继续向前的果敢与底气。

茶心:茶和万心功愈精

“一茶和万心”,这是天地和成立之初,周众斌定下的企业宗旨,意在“以和为贵”中追求“和而不同”,在差异中坚持本色,知来处、明去处,在待人处事上,和纳四方、坚守初心。

“天地和”既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寄语,也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希冀。步入天地和的茶山,最直观的感受便是一个“美”字。天色美、茶色美、茶农的笑脸美、周边的环境美,美美与共。

一直以来,周众斌始终坚持以“有机、生态、美丽”为目标打造高标准生态茶园,在茶山周围种植油菜花、杜鹃花、桃树等植物,既可美化风景,又能保持水土,还能与茶树形成良性生物链,减少虫害发生,提升茶青产量。

“头戴帽、腰束带、脚穿鞋”,茶山“漂亮”了,才能出好茶,才能长长久久地出好茶。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高标准生态茶园不断丰富增加经济效益和保护生态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生动的现实。

不仅是坚持打造生态茶园,近年来,契合“以茶促旅、以旅带茶”的茶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抢抓南平市行政中心的搬迁红利,建阳区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扶持,着力打响建阳茶叶品牌,周众斌顺势而为,要求团队精进制作流程、保存工艺,制定企业标准,在种茶、采茶、制茶等每一个环节精益求精。

“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把企业标准定得高于行业标准,高于地方标准,才能催生企业成长的动力,由内而外地高质量发展下去。”周众斌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