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研究院李義舉:銀行業不斷加大金融支持 助力中小企業復工復產

2020年4月22日,銀保監會公佈了銀行業保險業一季度運行發展情況,並回應銀行不良率、房抵貸等熱點問題。主要關注點如下:

第一,金融機構支持中小企業是助力“六保”的重要抓手。自疫情暴發以來,金融機構積極響應政策的號召,加大了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受疫情衝擊較大的中小企業已成為金融機構支持的重點對象。從數量上看,一季度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長25.93%,其中近5191億元續貸資金投向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佔總續貸額的90%左右。針對疫情實施延期還本付息政策,目前已對約8800多億元貸款本息實施延期還款,有效減輕了企業和居民還款壓力。從價格上看,一季度五家大型銀行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為4.3%,同比下降了0.3個百分點。隨著近期貨幣政策逆週期調控的增強,LPR出現了較大幅度下降,預計未來貸款利率會進一步下降,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也將同步下降。商業銀行對於中小企業信貸數量和價格的雙重支持有助於經濟加快恢復,維護“六穩”,促進“六保”。

第二,銀行不良率小幅上升屬於合理現象。受疫情的影響,部分中小企業出現經營問題,導致信貸市場上信用風險增大,銀行的不良率有所上升。一季度銀行業不良貸款率為2.04%,比年初僅上升了0.06個百分點。其中餐飲、住宿等行業違約數量上升較快。隨著銀行對企業的信貸支持不斷增加,二季度銀行業不良貸款率或將繼續微升,但這並不會帶來較大的金融風險。主要因為:一是商業銀行撥備充足。2019年四季度我國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為186.08%,撥備總量為6萬多億,風險抵禦能力較強,能夠應對疫情帶來的短期衝擊。二是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處置能力不斷增強。一季度,監管政策拓寬了不良貸款的處置渠道,商業銀行共處置了不良貸款4500多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10億元,力度比去年更大,有效降低了銀行不良率的提升。三是商業銀行不良率會隨著經濟的企穩回升出現回落。疫情對於我國經濟的衝擊總體來看是有限的,當前商業銀行主要對基本面較好的企業進行支持,雖然不良率有所提升,但隨著未來這些企業發展的恢復,商業銀行的不良率會出現回落。商業銀行短期的支持能夠換來長期的利潤,長遠來看金融風險並未有不斷積聚的趨勢。

第三,中小銀行的發展是支持中小企業的關鍵。中小銀行是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主力軍。當前宏觀政策在加強中小銀行公司治理建設的同時也在積極支持中小銀行發展。貨幣政策方面,3月以來連續兩個月定向降準使得中小存款類金融機構準備金率降至6%。此外,人民銀行還開展了央行票據互換(CBS)操作,換入債券既有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發行的永續債,也有農商行發行的永續債,體現了對中小銀行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的支持。監管政策方面,銀保監會加大了股東股權違法違規亂象治理力度。未來也將對中小銀行實行差異化的監管政策,為中小銀行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監管環境。隨著中小銀行經營環境的持續好轉,其與中小企業將形成良性發展循環,有助於提升我國經濟發展的活力。

第四,堅持房住不炒的調控主基調。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因疫情積壓的住房需求呈現出逐步釋放的勢頭,房地產市場價格出現微漲。3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上漲5.4%。由於部分經營性貸款以各種方式違規進入樓市以及個別城市出臺了支持房地產市場發展的政策,個別城市出現樓市交易火爆、房價虛火的情況。2020年3月份,深圳新房成交數量強勢反彈,新房住宅成交3152套,環比上升279.8%。深圳的新房、二手房價格分別環比上漲0.5%、1.6%,漲幅高居全國第一。房價過高易導致城市競爭力降低,貧富兩極分化加劇,也會引發資金脫實向虛風險,降低金融去槓桿的政策效果。監管機構已採取措施確保貸款資金運用的方向,未來會及時糾正貸款違規流入到房地產市場。這表明監管政策進一步強化房住不炒調控主基調,打消了市場上關於放鬆房地產監管的預期,有利於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未來,監管政策的重點將放在更大力度支持經濟恢復上,積極助力 “六保”。一是進一步促使金融資源向中小企業配置。鼓勵金融機構要充分發揮綜合經營的優勢,通過加大各類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對暫時遇到困難的中小企業進行支持,為中小企業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例如鼓勵銀行與保險公司合作,採用向企業免費贈送僱主責任險等方式幫助企業,激勵企業招聘工人進行復工復產,也有利於緩解就業壓力。二是為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創造充裕的操作空間。在符合監管原則的條件下,監管政策應簡化疫情相關業務的監管流程,增加宏觀調控政策的有效性。同時通過窗口指導、預期管理等溝通手段,降低商業銀行為應對監管留存的流動性,增強其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三是多措並舉降低疫情帶來的金融風險。監管政策要積極促使商業銀行通過發行優先股、可轉債、永續債等方式多元化補充資本,並進一步計提撥備,持續夯實損失吸收的能力。同時嘗試通過金融科技手段加強對金融機構的風險監管,利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實現對金融機構交易行為的覆蓋,提升監管效率。(作者系 中國銀行研究院李義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