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有個泉水,喝一口就會產生貪念?吳隱之這首詩諷刺了歷代貪官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鑑賞古代經典詩詞。

右上角關注王老師,每天與你分享經典詩詞,體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本文原創,嚴禁抄襲!

廣州有個泉水,喝一口就會產生貪念?吳隱之這首詩諷刺了歷代貪官


酌貪泉

吳隱之

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
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

石門位於廣州西北郊二十多里,這裡山旖旎,景色壯麗,自古以來,不知吸引了多少騷人墨客和羈旅商賈。尤其是南下入粵到廣州的官鉛,必經石門古水道,達官貴人多登岸遊覽。古時石門交通要衝有一泓清洌的泉水,清澄澈底,歷代進人廣州的官吏路經那裡都照例品嚐一杯,以示風雅。但是,進入廣州以後,那些自詡為廉潔奉公,聲稱造福子民的官吏,都一個個貪贓枉法,愛錢如命。於是人民便在這個清泉旁邊刻石立碑,把這清泉命名為“貪泉”,以此來嘲諷那些貪官汙吏。

晉安帝時,深孚眾望的廉吏吳隱之出任廣州刺史,路經石門,特意來到這個“貪泉”。他掬起泉水喝個痛快,然後凝神思索吟誦了這首《酌貪泉詩》。其詩情真意切,含意深遠,尖銳地針砭了腐敗的封建政治,所以後來能迅速地在老百姓中廣泛流傳。

“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意思是:古時的人都說,誰只要喝口這個泉的水,心裡便會產生貪取千金的邪念。一落筆就給這個泉塗染上一層神奇的色彩。古時廣州地區已經以富饒著稱,盛產各種奇珍異物。


廣州有個泉水,喝一口就會產生貪念?吳隱之這首詩諷刺了歷代貪官


那些貪官如蠅逐臭苦心鑽營,爭著來廣州做官:著名詩人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說:“無論官之大小,一持粵符靡不歡欣過望,長安親友,舉手相慶。其人至官,未及視事,即以攫金為事。”詩中用“古人云”來明示官吏之貪贓枉法,並非一人一事,也非一吋一地,歷任官吏一到廣州衙門,便拼命去搜刮民膏民脂,中飽私囊,所謂“經城門一過,便得三千萬”。所以,詩人便說這貪泉“一酞懷千金”。這是對歷代貪官有力的揭露和深刻的諷刺。

“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伯夷和叔齊是商朝孤竹君的兩個兒子,周武王滅商以後,他倆隱居在首陽山上,直至餓死,也不肯食周粟,歷史上認為他倆是最能忠貞守節的典型人物。詩意是說,不管是貪官還是廉吏,與飲貪泉笑在無關,完全取決於個人自身的品德

詩人吳隱之以清廉著稱於時,但他在字裡行間一點也沒有流露凌厲自負的情調,他極其巧妙還極其謙厚地喑暗以伯夷叔齊白比,誓要像他們那樣廉潔自奉。事實上這兩句詩後來也就是他為官施政的真實寫照。“及在州,清操蓋後”過著儉樸的生活,日常正餐只吃蔬菜魚乾。他的屬吏進餐,用切去魚骨的淨肉做菜,也受到他的責罰。後來他離廣州北還依然兩袖清風。

史書記載他“裝無餘資,其妻劉氏齎沉香一斤,隱之見之,遂投湖亭之水”。沉香原名香木,是廣東海南名貴的薰香料。吳隱之不想因此而玷汙自己的品格,不顧夫妻情面,毅然把它投入江水。後人為了讚美吳隱之便把這種香木稱為“沉香”,把石門江面的一塊綠洲稱為“沉香浦”。

確實,石門的貪泉並不能改變吳隱之的廉潔操守,他成了晉朝的伯夷、叔齊。

廣州有個泉水,喝一口就會產生貪念?吳隱之這首詩諷刺了歷代貪官

《屍子》一書載:“孔子過於盜泉,渴矣而不飲,惡其名也。”晉陸機《猛虎行》:“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陰。”吳隱之與陸機他們筆下的命意是一樣的都是要提倡和讚頌廉潔自守的高尚品格,但陸機立論於“渴而不飲”,吳隱之立論於“試使夷齊飲”;前者直陳其人其事,後者憑藉歷史人物。題意類似,而構思各異,手法有別。

可見,吳隱之的《酌貪泉詩》雖在《屍子》和《猛虎行》之後,但他並不簡單地摹仿前人,而是獨闢蹊徑,甪鑄新詞,不願落入前人窠臼,致使這《酌貪泉詩》意境清新感人肺腑,千百年來廣為流傳。

每天一首古詩詞,本文由“王老師讀唐詩”原創發表,喜歡中華古典詩詞的朋友,歡迎右上角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參考資料:

《酌貪泉詩》

《屍於》

《猛虎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