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亞太國家“解禁”需謹慎漸進

世衛組織西太平洋區域主任葛西健21日說,亞太地區國家如要放鬆或解除目前實施的隔離、封城等政策,需秉持謹慎和循序漸進態度,否則可能引發疫情反彈。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同日宣佈,把代號“斷路器”的抗疫舉措延長至6月1日。

現在不到鬆懈時候

葛西健當天在世衛組織西太平洋區域辦事處主辦的視頻發佈會上說,亞太地區很多國家已實施隔離或封城等管控政策,事實證明類似政策在遏制和減緩疫情擴散方面是有效的,也為各國醫療衛生系統減輕了負擔。但新加坡等國近期確診病例快速上升令人擔憂,也證明應對疫情是一場持久戰,現在還不到鬆懈的時候。

世衛組織建議亞太地區國家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如計劃放鬆或解除管控措施需秉持謹慎態度,並遵循以下原則:政策制定要以事實和數據為基礎;政策放鬆或解除不可一蹴而就,要循序漸進;政府要建立健全風險管控機制,密切監測政策鬆動或解除過程中是否會出現大規模感染。

疫情呈現兩線趨勢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當天發表電視講話,宣佈把代號“斷路器”的抗疫舉措延長至6月1日。

李顯龍分析,新加坡疫情呈現兩線趨勢:病毒主要在外籍勞工宿舍傳播,政府已經採取多項舉措遏制病毒傳播;外籍勞工宿舍以外社區平均每天報告20至30例感染病例,顯示防控舉措取得一定成效。因此,政府將確保外籍勞工宿舍疫情可控且不向外擴散,同時讓社區病例大幅減少。

為實現上述目標,李顯龍要求民眾繼續居家,非必要不得外出;政府將進一步收緊現行防控措施,包括加強人流管控、暫時關閉更多工作場所。

“斷路器”抗疫措施原定5月4日到期。李顯龍說,從疫情發展看,新加坡無法在那個日期前實現預定目標,因而延長防控措施至6月1日。

管控外籍勞工宿舍

新加坡衛生部21日發佈的數據顯示,新加坡累計確診9125例,過去24小時新增確診病例1111例,連續兩天新增確診病例數破千。20日新加坡新增確診1426例,創單日最高增幅,新加坡也成為東南亞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

曾作為“佛系抗疫”典範的新加坡,近來疫情防控形勢日漸嚴峻。外籍勞工宿舍的聚集性感染頻發,是目前新加坡疫情防控的最大挑戰。數據顯示,居住集體宿舍的32.3萬名外籍勞工感染率為1.46%,而不住宿舍的外籍勞工感染率僅為0.05%。

新加坡2月初發現首例外籍勞工感染病例,政府採取多項舉措防控疫情,包括設立專門應對外籍勞工宿舍疫情的工作組、免費為正在隔離的外籍勞工提供一日三餐、派軍醫進駐出現疫情的宿舍、轉移部分身體健康的外籍勞工至臨時安置點。

喬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