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復性存錢”來了?

疫情延續,宅家隔離,但中國人的存款卻大增了。


央行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居民存款一共增加了6.47萬億元,同比多了4000億元。
3個月,6.47萬億元,什麼概念?平均下來,每天也要存錢約710億元。以至於網友們發明了“報復性存錢”的說法。
到底發生了什麼?這麼多錢哪裡來的?我們該怎麼辦?


“報復性存錢”來了?

天量新增存款哪來的?

信貸增長是重要資金來源

要想知道居民存款從哪來,就不能不先看看企業存款。
一季度,非金融企業(普通生產經營企業)存款,增加1.86萬億元。企業賬上的錢明顯多了。
企業的錢從哪來?
央行調統司司長阮健弘解釋了原因:

1、貨幣政策有效支持了金融機構增強存款派生能力,實體經濟的存款明顯增加;

2、財政政策加大支持力度,財政存款向實體部門轉移較多。

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兩方加持,企業兜裡漸漸就鼓起來了。
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劍認為,企業拿這錢去發工資,於是錢又跑到了個人存款賬戶上去了,體現為個人存款的增長。


這還沒完。更主要的是,錢在個人手裡,卻花不出去。


“報復性存錢”來了?

王劍分析,疫情期間,投資、消費等經濟活動受到抑制,個人獲取資金後,存在銀行賬戶中,未動用出去,因此存款增量創出歷史新高。
實際上,存款大增也是個季節性規律。

2019年一季度,個人存款大增超過6萬億元;

2018年一季度,個人存款增加超過4萬億元;

王劍認為,按照習慣,在春節前後發放年終獎、結清貨款,然後歡度春節,這期間大家都持有存款。
拿了工資卻花不出去,是存款大增主要原因。

“報復性存款”能帶來消費嗎?報復性消費短期夠嗆
看來,老百姓手裡的積蓄還是挺厚實的。那麼,“報復性存款”會不會轉為“報復性消費”?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分析師周茂華認為,居民出現修復性消費反彈可期,主要是國內就業市場基本穩定、居民儲蓄大幅攀升,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


不過,周茂華也認為,短期難以出現“報復性消費”,原因很簡單:

1、全球疫情拐點未到,國內疫情防控還不能鬆勁,使得居民消費活動仍受抑制;

2、海外疫情蔓延,導致全球經濟前景不確定性上升,這對國內消費者心理構成一定負面拖累。


“報復性存錢”來了?

那就沒有辦法了?並不是,政府正通過各種途徑促消費
比如,發放消費券。武漢、南京、寧波、溫州、深圳、杭州等地均向居民發放了數額不菲的消費券。
再比如,促進汽車消費。目前,已有佛山、廣州、長沙、重慶、珠海、寧波、南昌等地先後出臺了鼓勵汽車消費的措施。
報復性消費會不會來不知道,修復性消費遲早要來

我們該怎麼辦?

強化儲蓄或許成為不少人的選擇

存款多,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一方面,存款多或者說是高儲蓄,意味著可以有更多的資金,轉化成投資,拉動經濟增長,是一種巨大的潛能。
另一方面,高儲蓄也會導致短期內較難通過刺激消費來幫助經濟恢復。當然,目前更多體現了對暫時性困難的無奈。


“報復性存錢”來了?


專家表示,隨著疫情得到控制,民眾對經濟前景信心恢復,大家就會出來消費、投資。因此,預計後續企業存款增量會回升,居民存款也將出現一定程度的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經過疫情考驗,可能會刺激人們的理財意願和存款意願,特別是疫情正在恢復階段,未來會持續什麼狀況並不確定,

抑制消費、強化儲蓄或許成為不少人的選擇
那麼問題來了,疫情面前,你是選擇存錢,還是會選擇消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