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那個穿裙子的男人和他超越時代的眼光

張國榮的父親張活海是香港著名的洋服裁縫,早在上世紀30年代,他已於香港的中環德己立街開設洋服店,由於當時售賣的款式都以好萊塢為標準,因此特別受到影劇界藝人歡迎。希區柯克、加里·格蘭特、馬龍·白蘭度、威廉·霍爾登等好萊塢明星,都曾經光顧過這家裁縫店。

彼時,新的西裝款式還沒普及,香港的經濟已經開始騰飛。戰後出生的張國榮13歲到英國留學,回來時正逢西方流行文化大量湧入香港,加上偶像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的深刻影響,反叛和浪漫的青少年風格——牛仔褲、T恤、夾克成為了他早期的服飾標誌。不過,對於剛剛出道的張國榮來說,這身行頭所表現出的超前與隨意並不討人喜歡。

張國榮:那個穿裙子的男人和他超越時代的眼光

黃霑曾經批評他穿件背心、牛仔褲上臺唱歌。在相對保守的70年代,歌手登臺表演的服裝相當正式,藝人們大多會穿上西裝,甚至打起領帶。於是,張國榮只好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了件西裝外套,戴著海軍帽站在臺上唱歌,唱到盡興時,他將帽子丟向觀眾席,引來一片噓聲。曾有人在他的電話答錄機中留言說:“請回去多讀些書,這樣真丟人。”

80年代初期,憑藉著《Monica》等流行金曲,張國榮與譚詠麟在樂壇平分秋色,然而張國榮的時尚觸覺總是領先一些。80年代末期,在譚、張歌迷不斷矛盾激化的狀況下,譚詠麟宣佈不再領獎,張國榮一方面承受失去對手的落寞,一方面還要承擔譚詠麟歌迷的謾罵、指責甚至侮辱,終於在1989年9月宣佈告別歌壇。

MONICA張國榮 - 精彩音樂匯

此後的張國榮卻在大銀幕中給觀眾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形象,他的衣著服飾也常常引起“粉絲”的追隨和競相購買。在電影《春光乍洩》中,他所穿的杏黃色DKNY夾克曾一度引起年輕人的效仿。張國榮的銀幕形象多以穿西裝為主,從電影《喝彩》時期的Gigo,到《縱橫四海》中穿黑領結禮服的阿佔,他的穿著似乎總在掩飾著這位演員本身的某種特殊氣質。

張國榮:那個穿裙子的男人和他超越時代的眼光

在喬治·阿瑪尼於80年代引入香港後,張國榮也習慣穿著襯衫和西裝外套。或許是因為畢業於英國利茲大學紡織管理系的關係,張國榮經常別出心裁,穿一整套全黑的西服,或是在阿瑪尼西裝外套內搭配他標誌性的圓領衫或高領衫。1988年,張國榮曾為參加東京音樂節的影星柏安妮做過形象顧問,那一年,他在香港的紅磡體育館開了23場演唱會。在演出中,他不停地更換衣著,不少觀眾至今聽到“胭脂扣”還能想起“十二少”的扮相,聽到“倩女幽魂”時也能想起寧採臣的戲裝。

張國榮:那個穿裙子的男人和他超越時代的眼光

90年代中期,隨著事業和人生目標的調整,張國榮的著裝風格也有了相應的改變。“我已經過了只穿名牌的階段。在過去,如果不買一些喬治·阿瑪尼、範思哲、唐娜·卡倫、拉爾夫·勞倫或普拉達的衣服,我會覺得自己少了些時尚元素。”因與服裝品牌Esprit的老闆娘林青霞私交甚好,他開始穿起該品牌的一些風格簡單舒適的T恤、針織衫。

張國榮:那個穿裙子的男人和他超越時代的眼光

進入21世紀,迪奧·桀傲(Dior Homme)倡導的未成年人“窄瘦輪廓”成為男性西裝的新風尚,身材精瘦的張國榮又穿起同類西裝,成為“都市美型男”的代表。當張國榮不再揹負著偶像包袱,開始拒絕一些商業賣座片時,他的衣著品味也變得更加自我。雖然早在張國榮之前,羅文已經在演唱會上大膽穿上了藝伎裝,但“跨越97”演唱會上,穿著紅色高跟鞋與男舞者共舞的張國榮還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更是玩笑般地向臺下的觀眾發問:“我漂亮嗎?”優裕的家庭背景加上特殊的時代背景,使張國榮成為一些香港人穿衣打扮的參照。香港專欄作家陶傑也曾將張國榮比作賈寶玉,說他即便穿戴寒酸,扮相邋遢,也掩飾不住光芒。

張國榮:那個穿裙子的男人和他超越時代的眼光

在2000年“熱情演唱會”上,張國榮戴著女人一樣性感的長假髮,臉上貼一顆閃亮的假痣,當他撩起裙子時,又露出男人粗壯的小腿。曾經因緊身束身胸衣和黑色尖頭胸衣的招牌設計而使麥當娜1990年歐洲巡迴演出成為典範的法國設計師讓·保羅·高緹耶(Jean Paul Gaultier)受到邀請,為張國榮設計了全部服裝,並表達了“從天使到魔鬼”(From Angel to Devil)的創意理念。

張國榮:那個穿裙子的男人和他超越時代的眼光

在開場時,張國榮身著一襲全白色西裝,從全白色若隱若現的燈籠狀圍幕中冉冉上升,身上和肩袖上綴飾著細密有致的白羽毛。

當演唱會開場曲《夢死醉生》的音樂響起,張國榮以天使的形象從舞臺上方緩緩降下。隨著歌曲的轉換,他脫下白色西裝外套,露出結實的胸膛和背部,散下盤起的長髮,隨著動感的節奏舞動。

張國榮:那個穿裙子的男人和他超越時代的眼光

之後,他穿著古董貝殼裙、古埃及圖案的銀片透視衫、珠子流蘇牛仔褲、拉鍊式皮帶連衣褲一一亮相,最終以全黑色貼身衫褲出現,再披上一襲玫瑰紅絲絨拖地斗篷,整個舞臺隨即充滿了魔鬼般的魅惑。高緹耶認為這是一個有起伏的“音樂故事”,時裝的轉變有序地與音樂結合在一起,使現場變得充滿層次感。

張國榮:那個穿裙子的男人和他超越時代的眼光

張國榮在舞臺上的表演是輕鬆的,但演唱會後不久,他便藉著酒勁表達了對媒體的不滿。香港媒體對於這場演出中的裙裝與長髮表現出嘲諷與驚訝。當時高緹耶發E-mail表示了憤怒,他認為香港對高級定製服裝的認識有極大缺失。與此同時,《時代》雜誌對張國榮與高緹耶的合作發出正面肯定,將這場演出評價為“熱情與時尚的高質量結合”(Top in Passion and Fashion)。當張國榮在順利完成了17場世界巡迴演出返港後,香港媒體對兩場收官演出的評價也發生了轉變。

張國榮曾經是人們熱愛香港的因素之一,他追求居住環境、時裝與傢俬的品質,人們相信,他對自己的形象塑造一直沒有放鬆。儘管他偶爾落魄、抑鬱的形象也會出現在報紙上,但是在流言蜚語消失後,人們記住了他的反叛和笑容,記住了一個穿著裙子的男子和他超越時代的眼光。

張國榮:那個穿裙子的男人和他超越時代的眼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