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薪10萬,到創業開小飯店,農村青年這樣做底氣從哪來?

車水馬龍的城市裡,是農村人逐夢的好地方,來自安徽省亳州市魏崗鎮孟三所樓村的趙萬里,也是其中一員,夜幕降臨,也到了生意最為忙碌的時候,他站在前臺,熱情地招待前來就餐的客人。


從年薪10萬,到創業開小飯店,農村青年這樣做底氣從哪來?


​這家小餐館剛開業沒兩天,雖然規模不大,卻承載了他創業的夢想,想想當初,自己從15歲的時候,就從農村進城跟著親戚幫忙賣包子,按照他的話說,那時他一隻腳踏進了繁華的城市,一隻腳踏進了陌生的餐飲業。

對於一個懵懵懂懂的農村娃來說,城市是充滿嚮往的,卻又是完全陌生的,幫親戚賣包子,也算是父母為自己選擇的一條出路,那個年代還沒流行外出打工,農村孩子如果不努力上學,大部分都選擇跟著父母在家種植莊稼。當時,個頭還沒包子籠屜高的他,怎麼也沒想到,進入這個行業,一堅持就到了現在。


從年薪10萬,到創業開小飯店,農村青年這樣做底氣從哪來?


對農村人來講,在城裡做廚師,也是一件極其有面子的事兒,工資高待遇好,還沒什麼風險,就拿趙萬里來說,雖然工作辛苦,但收入也是可觀的,在當地廚師界,年收入10萬元,也是個非常令人滿意的數字了,在農村,即便是攜家帶口在外打工,一年能掙這個數字也算是幸運了。

對於農村人創業這個話題,有人創業是為了換個謀生方式,有人是為實現心中的夢想,在趙萬里的心中,多年前就想擁有一家屬於自己的餐館,每天忙前忙後招待客人,雖累也甜。


從年薪10萬,到創業開小飯店,農村青年這樣做底氣從哪來?


他這種想法,往往都是剛說出口,就遭到家人和朋友的一致反對,對農村人來說,他的收入既穩定又滿意,若是打破現狀,去拿錢投資創業,失去穩定收入不說,看看如今的飯店,像是雨後春筍般湧出,又像晴後積雪般慢慢消失,真正能做得好的,貌似並不多,投入了大量資金和精力,到頭來卻也是空忙碌一場。


從年薪10萬,到創業開小飯店,農村青年這樣做底氣從哪來?


對此,趙萬里說:“咱農村人底子薄,這點我清楚,對於創業,能賺得起,卻賠不起,我也知道這條路上充滿了風險,但我還是要嘗試,雖然開餐館風險性較大,但以我在餐飲業混跡20餘年的經驗,也是掌握了一定竅門的。

比如,咱們可以先從小做起,雖然我會烹飪各種菜餚,但我如今主打的卻只有椒麻雞和酸菜魚,在外賣的基礎上,再做一些散客的生意,店面小,投資不大,咱可以慢慢來,用生意推動發展,比上來就搞大手筆相對穩妥得多。


從年薪10萬,到創業開小飯店,農村青年這樣做底氣從哪來?


再者,我選擇的地理位置特別好,大隅首本就繁華,對面還是曹操運兵道景點和譙城中學,人流量是不用擔心,為啥很多餐館火爆超不過三個月?這就和地理位置有很大關係,有的餐館做的是附近居民的生意,新店開業,鄰居們想嘗新鮮,當味道失去新鮮感後,不再光顧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這邊的流動人口多,可以緩解這個弊端,當然,經常改進口味,也是每個廚師要做的基本工作,再一個就是等開學後,把學生餐做起來,在乾淨衛生的基礎上,分量搞大一些,價格便宜一些,讓學生們吃得好、吃得起、吃得滿意,這樣就能有個比較穩定的客源。”


從年薪10萬,到創業開小飯店,農村青年這樣做底氣從哪來?


腳踏實地的農村青年,能放棄穩定的收入,這需要莫大的勇氣,不顧身邊人反對追逐夢想,這同樣需要莫大勇氣,本著從小到大的原則,從以外賣、散客和學生餐為目標的三大消費群體的基礎上,再聚焦到少量精品主打菜式上,並致力做出名氣、做出招牌,單單這幾點,無論是思路還是定位,都已經做得非常到位了,下一步,就要靠著他的拼搏精神和經營技巧,勤勞勇敢地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