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的玩具被搶了:99%的父母犯的錯,將是孩子一生的陰影

“媽媽,我的玩具被搶了……”

孩子成長路上,難免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

父母要給他們面對問題的底氣和力量,孩子才能在磕磕絆絆中慢慢成長。


早上,我在家辦公,我媽就帶著孩子到小區中庭去溜達。

可是不久,就聽到了我媽邊責罵兒子邊開門的聲音。

還沒等我出去看,兒子已經衝過來撲進我懷裡,委屈地大哭起來。

我媽看到孩子這個樣子,一臉地恨鐵不成鋼:“你還有臉哭,人家小朋友比你小,都能搶走你的玩具,也不知道去搶回來,真是太沒用了……”

勸走我媽,然後好一頓安慰,孩子才平靜下來。

但是之後孩子的一句問話,卻讓我忍不住心疼。

他怯怯地問我:“媽媽,我是不是真的很沒用?”

孩子心愛的玩具被搶,正是他無助痛苦的時候。

然而他得到的不是安慰與幫助,而是逼迫與責怪。

不善於爭搶的他,因為最終沒有達到外婆的要求,開始委屈、內疚,並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

孩子被搶玩具是常有的事,作為家長,常常會很糾結。

教孩子搶回來吧,怕人家說自家孩子小氣,同時也怕孩子搶不過受傷害;

不教孩子搶吧,又擔心孩子不知道維護自己權利,以後處處退讓不懂競爭。

然而比起教孩子如何做,其實我們的態度對孩子影響更大。

我們在應對時,一句無意的話,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可能就會被孩子牢記,並影響孩子一生。


被逼著謙讓,是孩子最深的痛

在電視劇《兩個女人的戰爭》裡,好友家兒子搶了勝南手裡的玩具小汽車。

勝南追討不成,便大哭著向媽媽求助。

勝南媽媽雖然心疼孩子,但是礙著面子,還是勸女兒讓她讓出玩具。

媽媽,我的玩具被搶了:99%的父母犯的錯,將是孩子一生的陰影


“他喜歡,就把這個給他,媽媽再給你買……”

許多父母,在孩子玩具被搶,尤其是被認識的人搶時,都會勸著孩子“謙讓”和“分享”,去遷就對方、息事寧人。

因為,在爸爸媽媽的眼裡,面子和人情更重要,而玩具大不了重新買一個就好。

然而,普普通通的玩具對孩子來說,卻往往有著特殊意義。

他們會通過玩具更好地確認自我。

在孩子心裡,玩具就是他們的夥伴和親人,同時,他們通過對自己玩具的維護,來獲得安全感和力量感。

而當我們逼迫孩子謙讓,其實就是在阻礙和破壞孩子物權意識、邊界意識、是非觀念的發展。

親子觀察類節目《放學後》裡,在嶽駿熙的生日聚會上,同學搶了他的生日禮物。

他很不高興,要求同學歸還。

結果,這一行為,卻受到了爸爸的呵斥和教育。

爸爸逼著駿熙將玩具“謙讓”給同學。

憤怒不服氣的駿熙,在房間裡,向媽媽委屈哭訴:“我的生日,為什麼我的生日禮物要送人?”

媽媽,我的玩具被搶了:99%的父母犯的錯,將是孩子一生的陰影


像駿熙一樣,被搶卻被逼著謙讓的孩子心中都會疑惑:明明是別人不禮貌,為什麼需要忍讓的是我?

在傳統觀念裡,謙讓是美德、不爭才大氣。

於是,無數的孩子,被父母哄勸著、呵斥著、命令著要出讓自己的權利,要隱忍和謙讓。

然而,一個人,如果在孩提時候,學不會拒絕和維護自己,那麼長大後,也很難在遭遇不公和不法侵害時,去保護自己。

逼孩子勇敢,是傷害不是愛

幾乎每一個孩子都有玩具被搶的經歷。

但是,比起保護不了自己心愛的玩具,孩子最怕的,是來自父母的傷害。

親子真人秀節目《育兒大師》的一期節目裡,有一個叫沖沖的男孩子,玩具被搶,只會無措地哭泣。

沖沖的爸爸媽媽對此又失望又無奈。

在一次幫助兒子搶回玩具,兒子卻再次護不住玩具時,沖沖爸爸一把拉開想到媽媽那裡求安慰的沖沖,並粗暴地將兒子壓在牆上。

他氣急敗壞地呵斥:“哭吧,你就站這兒哭吧,哭能解決問題嗎?”

媽媽,我的玩具被搶了:99%的父母犯的錯,將是孩子一生的陰影


孩子委屈地想向媽媽求助時,爸爸再次態度強硬地把孩子壓回牆上,命令道:不許動,站這兒,哭!繼續哭!哭到玩具給你為止!

在受到傷害時,沖沖沒有從爸爸媽媽那裡得到安慰和支持,迎接的反而是一連串咄咄逼人地指責、推搡、命令和嘲笑。

父母想逼著孩子勇敢,然而這種逼迫,卻是在孩子受傷的心上,再狠插鋼刀。

一位網友對小時候父母的“插刀”行為,曾經這樣感嘆:

“那真真是一種痛到心底的痛!我很傷心,卻不知道跟誰說;

我很氣,卻又不知道該氣什麼;我很恨,又不知道恨的是誰。”

傷心、害怕、內疚、無助、焦慮的孩子們,在父母的攻擊和自我攻擊中,更加無所適從。

哭泣是他們唯一能做的發洩。

當連哭的權利都被剝奪和禁止,積壓的情緒便有可能成為壓垮孩子的稻草。

很多被搶的孩子,在兒時沒有得到父母支持時,或是變得更加自卑懦弱,或者就是變成一個攻擊性極強的人。

而不管是哪一種,他們內心住著的,都是那個害怕且不敢哭的小孩。

暴力維護,是孩子最大的陰影

今年1月,廣西南寧“4歲男孩被扔摔“的新聞引起熱議。

視頻顯示,一名白衣男子衝入兒童遊樂區,一把抓起男童往外甩,男童瞬間被甩至數米開外,摔倒在地。

男孩被摔懵在地上,這位爸爸依然用手怒指著男孩,口中在罵著什麼。

旁邊帶孩子的兩位女性家長,看到這一幕,無不恐懼地帶著孩子躲往一旁。

媽媽,我的玩具被搶了:99%的父母犯的錯,將是孩子一生的陰影


孩子小的時候,常常會有玩具被搶這樣的事發生。

我們作為父母,很難時時刻刻守在孩子身邊,幫孩子處理問題,所以,最重要的是給到孩子支持、力量與方法,讓他有勇氣、有能力去自己處理問題。

1. 當孩子玩具被搶,站在孩子一邊。

當孩子玩具被搶,需要讓孩子知道搶別人玩具是不對的,我們可以說“不”,也有權去把玩具要回來。

問問孩子,尊重孩子的決定,我們無需逼迫孩子謙讓,也不必一定要逼迫孩子奪回。

我們的尊重會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意見很重要;我們的站隊,則是告訴孩子,父母是他的依靠,愛著他,也會護著他。

這樣在孩子遭到欺負時,才能無所畏懼。

2. 鼓勵孩子表達,維護自己權利。

前不久一個叫泰勒的幼兒園小女孩,控訴自己的“全勤獎”鉛筆被搶了的視頻在網上火了。

媽媽,我的玩具被搶了:99%的父母犯的錯,將是孩子一生的陰影


泰勒控訴的整個過程邏輯清晰,推理嚴謹、表達流利。

這個視頻,是媽媽在傾聽泰勒講述的時候錄的。

像這位媽媽一樣,當孩子被搶玩具後,鼓勵孩子表達,讓孩子學會講清問題,學會自己去權利主張,非常重要。

泰勒後來不僅通過自己和朋友的幫助,拿回了自己的鉛筆,還獲得了脫口秀節目的特別禮物和獎學金。

3. 適時幫助,提供方法並示範。

當孩子玩具被搶,孩子雖然內心可能想做一個巨人,去堅決保住自己的東西。

但是在行動上,可能會出現沉默、退縮、無措等表現。

育兒師蘭海建議家長,我們給孩子最好的幫助,就是提供方法並示範。

媽媽,我的玩具被搶了:99%的父母犯的錯,將是孩子一生的陰影


手把手教會孩子,學會如何運用如“這是我的”、“我先玩,待會給你玩”、“你必須還給我!”等語言來主張權利,並通過強語氣、高聲調來提升自信,以及必要時要學會像大人求助等。

古語有云: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當孩子出現問題,給孩子力量和勇氣,去做自己的救火隊,讓孩子自己學會滅火,孩子才能真正學會解決問題,走向更好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