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共鑑 吉州窯

吉州窯在今天江西吉安永和鎮。因吉安從隋到宋稱為吉州,故名吉州窯,又有永和窯之稱。創燒於晚唐五代時期。北宋時燒製青白瓷和黑瓷,南宋時達到頂峰,元代吉州窯走向衰落。

宋代吉州窯木葉盞直徑15cmRMB 1,725,000

聯合共鑑 吉州窯

南宋 吉州窯鷓鴣釉梅瓶35.8 公分拍品已售 3,700,000

聯合共鑑 吉州窯


聯合共鑑 吉州窯


聯合共鑑 吉州窯

南宋 吉州窯鷓鴣釉梅瓶35.8 公分拍品已售 3,700,000


宋代吉州窯褐彩繪蓮花紋梅瓶

聯合共鑑 吉州窯

宋代吉州窯釉褐彩開光鴛鴦紋梅瓶

聯合共鑑 吉州窯

吉州窯梅花紋梅瓶直徑20.5cm368000.

聯合共鑑 吉州窯

南宋 吉州窯奔鹿紋蓋罐一對高 18 cm.437,000

聯合共鑑 吉州窯

南宋 吉州窯玳瑁釉梅瓶

聯合共鑑 吉州窯


聯合共鑑 吉州窯

南宋 吉州窯玳瑁釉梅瓶圖2

南宋 吉州窯窯變釉剪紙貼花鹿鶴紋 注壺連蓋22cm330,400

聯合共鑑 吉州窯

南宋 吉州窰玳瑁釉碗

聯合共鑑 吉州窯

南宋 吉州窰玳瑁釉碗1

聯合共鑑 吉州窯


聯合共鑑 吉州窯

南宋 吉州窰玳瑁釉碗2

南宋 吉州窰黑釉褐斑碗

聯合共鑑 吉州窯

南宋 吉州窰黑釉剪紙剔鳳凰瓶

聯合共鑑 吉州窯

南宋 吉州窰黑釉剪紙剔梅花紋長頸膽瓶

聯合共鑑 吉州窯

南宋 吉州窰黑釉剪紙剔折枝梅花紋梅瓶

聯合共鑑 吉州窯

南宋 吉州窰剪紙貼花梅花紋碗

聯合共鑑 吉州窯

南宋 吉州窰剪紙貼花雙鳳紋碗

聯合共鑑 吉州窯


聯合共鑑 吉州窯

南宋 吉州窰剪紙貼花雙鳳紋碗2

南宋 吉州窰醬釉蓮花紋長頸瓶

聯合共鑑 吉州窯

南宋 吉州窰外玳瑁釉內剪紙貼花碗

聯合共鑑 吉州窯

南宋 吉州窰外玳瑁釉內剪紙貼花碗

聯合共鑑 吉州窯

南宋(1127-1279) 吉州窯黑釉褐斑盞口徑16釐米 足徑3.4釐米 高5.5釐米成交價 413,000

聯合共鑑 吉州窯

南宋・吉州窯木葉盞高:5.2cm 口徑:14.8cm成交價RMB 690,000

此盞敞口,斜直壁,淺圈足,作斗笠式。內外施黑釉,碗底內有木葉紋,木葉呈青黃的暖色調,呈曲捲折迭姿態,充滿著禪意,圈足及底露胎,胎呈深米黃色。木葉盞可能為禪寺僧人們訂製的特殊專用品種,其所表現出來的意境,也頗近於“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聯合共鑑 吉州窯

宋 吉州窯剪紙漏花盞 直徑11.4cm;直徑6cmRMB 425,600

聯合共鑑 吉州窯

宋 吉州窰黑地玳瑁釉梅瓶

聯合共鑑 吉州窯

宋 吉州窰黑釉木葉紋碗

聯合共鑑 吉州窯


聯合共鑑 吉州窯

宋 吉州窰黑釉木葉紋碗圖2


聯合共鑑 吉州窯

南宋 吉州窰剪紙貼花雙鳳紋碗

吉州窯成交價格,老窯瓷器吉州窯精品很受市場的關注。未來可期。

吉州窯胎質相當粗松,呈米黃,淺黃,米白,灰白等色。胎內含有沙粒,有氣孔。瓷質實屬於半陶半瓷,瓷土來源於贛江對岸的雞崗嶺和窯場周圍,生產場地就在贛江邊的沙丘地上,由於含砂量大,使胎質粗松吸水力強,粗看極為似陶器,但敲擊有金屬聲。其胎質不細膩,地方特色鮮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