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慘寶寶”打針畫面火了,寶寶哭得撕心裂肺,爸爸笑得合不攏嘴

作者/萌媽

編輯/萌媽

最近網上流傳了一組趣味盎然的圖片火了,圖片內容是一個寶寶在打針的照片,因為十分逗趣的表情被網友封了個"最慘寶寶"的頭銜。

“最慘寶寶”打針畫面火了,寶寶哭得撕心裂肺,爸爸笑得合不攏嘴

這個照片起初是一個爸爸帶著自己的寶寶去打針,大家都知道打針是寶寶面對這個現實殘酷的第一步,因為針頭的威脅和刺入皮膚後的酸爽可謂讓諸多寶寶"退避三舍",然而寶寶又不會走路,還不是讓爸爸媽媽拎著去打針,所以自然而然的每次到了醫院前,這些寶寶都會趕緊用哭鬧來表示自己的不情願。

“最慘寶寶”打針畫面火了,寶寶哭得撕心裂肺,爸爸笑得合不攏嘴

只不過健康的事情還是父母說了算,所以寶寶們還是被自己的爸爸媽媽拎進了醫院,就像圖片裡這個寶寶一樣。

既然木已成舟,這個寶寶乾脆就接受爸爸遞過來的奶瓶開始借奶澆愁,反正事情就要發生了不如轉移一下注意力還能更痛快一些,然後這張喝奶的淡定照片就被別人拍了下來。

“最慘寶寶”打針畫面火了,寶寶哭得撕心裂肺,爸爸笑得合不攏嘴

然而就在下一秒,針頭扎進皮膚的酸爽還是讓寶寶沒忍住哇的一聲哭得撕心裂肺,看來靠奶瓶維持鎮定的計劃是失敗了。

與寶寶哭得撕心裂肺截然不同的表現是爸爸的表情,此刻看得他笑得合不攏嘴,看來他也識破了寶寶的強壯鎮定,現在正開著寶寶的表現開懷大笑。

其實,通過這些圖片各位家長都知道寶寶們對打針有多麼怕了,那麼到底是為什麼讓寶寶這麼害怕打針?

寶寶為什麼害怕打針:

1, 環境陌生

“最慘寶寶”打針畫面火了,寶寶哭得撕心裂肺,爸爸笑得合不攏嘴

因為寶寶身體抵抗力的緣故,平時可以說很少出門過,爸爸媽媽除了偶爾帶寶寶出去呼吸新鮮空氣感受陽光的沐浴以外,也都會在小寶寶這個年紀儘量少帶他出門。

所以當他來到陌生的環境裡還要排隊等待他們打針,這段時間裡已經積滿了一些恐懼,這時候醫生還要出來按著他的手"刺"他的手臂,可想而知寶寶的心裡有多麼苦了。

2、 害怕尖銳物體

“最慘寶寶”打針畫面火了,寶寶哭得撕心裂肺,爸爸笑得合不攏嘴

顯然,寶寶對針頭的害怕不是天然就有的,起初也好奇這是什麼東西,不過等到醫生把針頭打進手臂的時候,寶寶就知道這個東西會讓人疼,不是個好東西,在這樣的恐懼當中寶寶自然而然對打針有了這麼一個明確的認知,那就是針不是好東西,會讓自己的受傷,所以寶寶也就害怕起打針了。

那麼,家長要怎麼讓寶寶習慣接受打針呢?

如何讓寶寶接受打針:

1、 陪伴在孩子身旁

“最慘寶寶”打針畫面火了,寶寶哭得撕心裂肺,爸爸笑得合不攏嘴

因為是陌生的環境,所以家長可以直接抱住自己的孩子讓醫生打針,這樣的話能減緩孩子的恐懼,知道在這樣陌生的環境還有自己最親近的人把自己抱住,然後如果孩子哭鬧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打罵孩子,因為這會起相反的效果,會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背叛"了自己。

2、 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最慘寶寶”打針畫面火了,寶寶哭得撕心裂肺,爸爸笑得合不攏嘴

寶寶這個時候還是一張白紙,他們只知道打針是個恐怖的東西,所以家長可以在這個時候幫助寶寶樹立起信心,告訴他們只要克服這個恐懼,身體不僅會棒棒,還是很勇敢的小戰士,非常了不起,這樣鼓勵孩子讓孩子建立起信心"對抗"打針的恐懼。

3、 提前告知孩子

“最慘寶寶”打針畫面火了,寶寶哭得撕心裂肺,爸爸笑得合不攏嘴

很多家長帶孩子去打針都是猝不及防的,怕的是孩子提前逃避,然而這樣其實不如直接告訴孩子要去打針了,讓他們提前建立起一個心理防禦機制,在這個過程裡孩子會先幻想打針有多麼恐怖多麼糟糕,然而等打的時候發現也就是輕輕的一刺痛,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致,這個時候就可以坦然接受打針了。

結語:

對孩子來說,打針確實是人生第一個門檻,所以家長不要急著去打罵孩子讓他們接受,相反應該去幫助和鼓勵孩子去面對,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並且克服這個難關。

我是@萌媽經驗說,一名職場媽媽,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學習更多的育兒知識,幫助寶貝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