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C·管理」 阿里巴巴管理真相大揭祕

「MPC·管理」 阿里巴巴管理真相大揭秘

管理公司,就像在治理社會。把人性最自私的一面,引向了群體最共贏的結果。阿里巴巴的核心競爭力是注重管理,能源源不斷地生產幹部。如何培養好的人才,阿里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1 阿里三板斧:核心競爭力:就是生產幹部

首先必須要知道一件事,為什麼幹部是一家公司的核心資產?企業最大的競爭對手是誰?阿里唯一生產的產品就是生產幹部,曾經有一家公司,他說他的核心競爭力是產品。產品,從來不是一家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MPC·管理」 阿里巴巴管理真相大揭秘

假如你有一隻鵝,每天下一隻蛋,把鵝蛋賣了,每天能賺不少錢。那麼,你的鵝每天下的那隻蛋,是核心競爭力嗎?當然不是。鵝蛋從不是核心競爭力,那隻鵝才是。下蛋,是鵝的工作;養鵝,是公司的工作。阿里,關注鵝,而不是鵝蛋。

所以當提及阿里時,你會想到誰?當然會想到馬雲,還會想到張勇、衛哲、蔡崇信、關明生,想到很多人。阿里在培養將才甚至帥才這件事情上,做得特別好,良將如潮。所以才有這樣一句話,阿里巴巴唯一生產的產品,就是幹部。


2 阿里三板斧:招聘

為什麼員工流失率高?為什麼員工業績總是完不成?為什麼員工和公司不匹配?大部分公司招人,常常犯了一個大忌:輕易下放招聘權。病症的具體形式之一是,新幹部招新人來了,馬上允許他去招新人。新人招新人,就是不斷摻水稀釋自己的公司,幾次之後,公司就四不像了。

「MPC·管理」 阿里巴巴管理真相大揭秘

阿里完全信任管理層,財務上完全授權,前期實施老員工示範招人,新進人事專員分析自己的招聘和他們以往的不同並總結。新進人事專員自己嘗試招人,由阿里管理層盯著,面試結束,分析招聘的角度和方法,學會招聘反思。技巧可以用十六個字總結,“我做你看,我說你聽。你做我看,你說我聽。”馬雲在公司規模四五百人的時候,不管再忙,每個人進公司都必須親自面試。因為招聘權,不能輕易下放。


3 阿里三板斧:培訓

企業如何培訓新進人員?新人第一課,必須是老闆親自來講。只有最瞭解公司的使命願景價值觀,才能更好的瞭解公司文化,讓新人知道自己加入了一傢什麼樣的公司,培訓就是演習,不是演戲,更不是兒戲。

「MPC·管理」 阿里巴巴管理真相大揭秘

阿里有一句話,“凡培訓必有考核,凡考核必有淘汰。”不僅是“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更是“平時多流血,打仗不死人。”為什麼每年雙十一阿里的效益如此驚人,背後是成千上萬名工程師48-72小時不睡覺共同維護的結果。阿里真正打仗的時候,在阿里的西溪園區,有四五千張行軍床,全是熱床,四五千張床睡上萬人,大家輪流睡,這個實例告訴我們:“

平時多流血,打仗不死人”。

4 阿里三板斧:考核

企業應該如何考核呢?考核“策略”和“價值觀”對公司的管理要求能力比較高,要根據公司的具體發展階段來確定,可以先考核“團隊”。

「MPC·管理」 阿里巴巴管理真相大揭秘

具體怎麼考核?比如阿里面向江蘇、浙江兩個大區都完成了預計的銷售額,業績達標。那麼,獎金池就有了。但是,江蘇大區今年貢獻了5個城市經理給集團,而浙江大區沒有貢獻,“團隊”考核江蘇就加分了。另外一種情況是,江蘇大區完成了業績,但是年底的時候,有3個優秀銷售跳槽去競爭對手那裡了,那麼“團隊”考核江蘇要扣分了。

簡單來說,團隊分就是看“輸出幹部,流失幹部”。阿里能源源不斷能生產幹部,和考核“團隊”有分不開的關係。

5 跨級瞭解情況:逐級佈置任務

管理上有個著名的原則:“上級只能越級檢查,不能越級指揮;下級只能越級投訴,不能越級請示。”上級可以隨時隨地對下級的工作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只要不是特別緊急,不馬上解決有可能釀成巨大損失,上級一般都不應越級向下發號施令,而是找到與此事有關的自己的直接下級,調查瞭解,弄清真相,尋找辦法,然後向其下達解決問題的指示。

「MPC·管理」 阿里巴巴管理真相大揭秘

至於你的指示是否需要向下傳達,向誰傳達,傳達些什麼內容,則完全由他自己來決定,作為上級領導你只要定期關注這個問題的改善情況就可以了。上級越級指揮的危害很大: 首先,會挫傷直接管理者的積極性,既然設定了一級組織層級,就要尊重這個層級管理者的權益,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這樣才能保證組織的有效運轉。


6 總結

很多管理出發點都很好,但是藥三分毒。最大問題是,藥效大,毒性也大。對每一家公司來說,人才是最重要的資產,注重管理能力的培養,決定了這家公司能做多大,能走多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