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985大學,遭遇人才流失困境,三次南下,實現完美逆襲

隨著國內高校的不斷變革,有的大學能夠把握機遇,憑藉地域優勢或政策傾斜一躍成為行業內的佼佼者;也有的大學難以突破自身困境,最終落入沉淪。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一所老牌工科大學,曾經是叱吒風雲與一流學府齊駕並驅,隨後的幾年卻面臨地域劣勢,實力不斷下滑,轉而南下尋求突破,最終完成了一場漂亮的逆襲。

百年985大學,遭遇人才流失困境,三次南下,實現完美逆襲

哈爾濱工業大學創建於1920年,建校之初就形成了土木建築、電氣機械等學科的辦學基礎。在1954年教育部確定了國內首批6所重點大學,哈工大赫然在列,也是唯一一所北京之外的高校,可見實力是多麼強悍。

在此之後,“國防七子”、“C9高校”、“工程師的搖籃”、“211工程”、“985工程”,這些萬眾矚目的光環也悉數收入囊中。

百年985大學,遭遇人才流失困境,三次南下,實現完美逆襲

後來,哈爾濱工業大學依託東北重工業基地的建設,一躍成為高校界當之無愧的佼佼者。

在進入2000年以後,國內眾多老牌名校不斷進行擴張,也伴隨著東北地區的逐漸沒落,哈工大的排名也開始下滑,最慘的時候已經跌出20名以外,這時質疑聲不斷蔓延開來,常被人們調侃是C9高校裡的墊底。

百年985大學,遭遇人才流失困境,三次南下,實現完美逆襲

地區經濟不行必然導致高等教育投入的缺失,進而影響人才的吸引,在錯失了一批又一批的生源之後,哈工大招生遇冷,一度和蘭州大學、吉林大學並稱為性價比超高的985大學,因為錄取分數低,考上就是賺到。

其實,這不僅是哈工大面臨的困局,也是整個東北地區所有高校都會面臨的問題。這時的哈工大深深地明白自己的地域劣勢,也沒有選擇坐以待斃。

百年985大學,遭遇人才流失困境,三次南下,實現完美逆襲

於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將眼光投向了經濟發達的沿海省份,並三次南下建校,最終完成了一場逆襲。

1985年,哈工大與山東威海簽訂合作建設威海校區的協議,大力發展船舶、海洋、生物、汽車等特色學科;

2002年, 哈工大與深圳市創建了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與清華、北大集中建設,共享圖書館與食堂。

2014年哈工大與深圳市再次簽訂合作協議,共建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就這樣一所本碩博教育體系完備的校區應運而生。

百年985大學,遭遇人才流失困境,三次南下,實現完美逆襲

在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的首屆本科畢業生招生中,11個省份的錄取分數線超過了一本線80分,8個省份超過了一本線100分,在黑龍江錄取分數線超過了一本線140分!

隨後的幾年裡,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的高考錄取分數線也水漲船高,也在多地力壓校本部,出現校本部錄取分數落後分校現象。

如今的哈爾濱工業大學走過了100年,也形成哈爾濱、威海、深圳“一校三區”格局,不得不說這三次南下不僅挽救了哈工大,也讓哈工大再次迸發出耀眼的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